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 第91章 愚蠢!提高效率几十倍的新技术不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1章 愚蠢!提高效率几十倍的新技术不要?

陈寒没直接回商务司,而是中途转向了浙江商会。

商会会长正好在,接到他后立即亲自迎接。

“大人,您怎么还亲自跑一趟,

有什么事您只要吩咐一声,

我去您府上,或者去晋商商会也行,不必劳您大驾。”

陈寒微笑着说:“也不是特地来的,

刚好路过这里,有点事想和您商量。”

浙江商会会长为陈寒泡上顶级的雨前龙井茶。

陈寒闻了闻,果然清新宜人。

商会会长这里,无论是茶叶、茶具,甚至水,都是最上乘的。

品一口,满口留香,他不禁称赞:“还是你们懂得享受生活。”

会长呵呵一笑,“我们这些做生意的,在官场上无法像您那样运筹帷幄,

只好在日常生活中过得精致些。

大人若喜欢,明年我给您带点。”

其他官员可能这时会婉拒,以防受贿嫌疑。

但陈寒并未推辞,喝了口茶后,转入正题:“你们江浙一带,应该有不少专门种棉花的吧。”

会长给陈寒添茶,回答:“大人您说得对,松江棉布闻名天下,自然带动了周围很多棉农,

您真打算发展松江棉布产业吗?”

见会长面露不忍,陈寒放下茶碗问:“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会长放下茶壶,“其实,您要和江南走私团伙打价格战,我很支持。您的纺织厂机器运作起来,确实比手工工场和浙江各地的所有大小工厂都强,

但是……但是……”

会长一时语塞。

“李会长,有什么尽管说,本官都在听!”

李会长思量许久,终于找到合适的词:“我觉得,如果您真的把棉布价格降低九成,

那无数以此为生的老百姓都会遭殃。”

李会长的顾虑也有道理,毕竟许多人依赖这个行业生活。

一旦价格压得太低,棉农的利益首当其冲受损。

那时,他们的棉花卖不出好价钱,一年的辛劳可能化为乌有。

而且政府的税收不会因棉花收购价下降而减少。

既然每亩地的棉税已定,就必须缴纳那么多。

百姓们指望棉花高价卖出,能交完税还有盈余。

陈寒颇感惊讶,没想到这位商人还挺有责任感,说的话也很在理。

确实,如果棉农在棉花价格下降九成后,他们的损失会非常大。

如果棉花的收购价全面下降,他们的生活肯定要受波及。但假设陈寒没考虑过这些,他就不会提出这个建议。在和茹太素讨论这个计划时,他已经构思出一套补偿百姓的方案。他还考虑过如何应对江南走私集团的挑战,不能牺牲百姓的利益,也不能让他们卷入这场纷争。

陈寒放下茶杯,说:“我倒没想到你们商人还有这样的仁慈之心。现在像你这样考虑周全的商人可不多。”

浙江商会会长微笑道:“您过奖了,只是见过太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当年官员们为了推动百姓种棉花,用尽手段,那些情景实在常见。现在百姓好不容易将稻田改种棉花,再来一次那样的情况,他们会吃不消。我家也曾经历过类似的灾难,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也无法深刻理解。”

陈寒听后明白了其中缘由。看来他们家也有不少往事。于是他对会长坦白道:“如果棉布价格降低九成,棉花收购价自然也会降。但我已经考虑了补偿百姓的办法。我一直主张提高十几二十倍的商业税,相应地降低同等比例的人丁税。人丁税降下来,最受益的就是百姓。有钱人不会在意这点税,而人丁税减少,棉花税也得相应调整。既然百姓卖不出高价的棉花,就让他们少缴点税吧。”

会长听完,觉得这个提议很合理。他们支付十几二十倍的商业税没问题,毕竟大商人不在乎这点钱。况且如陈寒所说,若能通过高税换取官府减少刁难,减少交易过程中的时间损失,实际上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可以抵消商业税的负担。同时,由于官府不再刁难,商税提高,百姓对商人的看法也会改变,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收益。总比现在被官府不断盘剥,耽误商机要好得多。

陈寒的策略确实能减轻种棉百姓的损失。他又接着说:“我们不能因为同情百姓,就停滞新技术的发展。当年织布机出现,小作坊效率跟不上,许多人被迫转行,这也是技术进步的一部分。”

如今我们能够比提花机速度还要快,效率还要高。

现在,我们的能力已经超越了提花机的速度和效率。

说服浙江商会会长后,陈寒离别时直言:

“召集江左商会的人,连同直隶、山东、浙江、湖广、江西等地的棉花全都买下,

花费多少,商务司都会承担,

这次必须搞个大动作,

我要让大明商会的第一桩生意就开创新局面。”

松江棉布的兴盛得益于黄道婆从崖州带回的先进纺织工具和技术,推动了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历经元明两朝,棉纺织业普及南北。松江的制作工艺尤为精湛,产品畅销全国,甚至远销倭国和朝鲜,被誉为“衣被天下”,确是个优质的产地。

然而,陈寒的目标是推动整个大明王朝的机械化生产。

他要让世人知道,大明的棉布不只是松江产,不只是小作坊的形式,而是要推广到工厂模式。

他不会独占技术发展。

在为大明商会的纺织厂树立名声后,

他会普及这些技术,让松江带动整个大明王朝的纺织业更进一步提升。

到时候产量增加,棉纺织业就需要寻找更大的市场。

那时推动开放海洋,开拓海外市场,便会顺其自然。

但这之前,首先要清除江南的走私集团。

江南的走私集团具有垄断性,对市场发展极其不利。

就算有技术,陈寒也不会与走私集团合作。

因为与走私集团合作只会使少数人受益,而无法让大多数百姓获益。

这不是大明王朝应选择的道路。

因此,现在摧毁江南走私集团成了当务之急。

陈寒离开后,浙江商会会长在那里愣了半天,无言以对。

谁能料到这个年轻人会有如此震撼人心的言论。

他竟然打算一举买断所有棉花的生产,这是何等的魄力。

只有像朝廷支持的大型商会,才能做出如此气势磅礴的决定。

就连江南走私集团在行事时,也要顾虑成本问题。

但陈寒做生意从不先考虑成本。

他首先要做的是打开政治格局。

要让大明百姓都知道,现在的纺织厂效率比提花机高出十几二十倍,且品质更优。

小作坊、小工厂、小家庭式生产,已不适合未来的殖民发展。

所以陈寒必须打破这种垄断,打破小作坊的形式。

这必然会让某些个人利益受损,但无可避免。

他知道松江棉布畅销天下的关键在于那些技艺高超的小家庭和小作坊,它们承载着工匠们的辛勤努力。

十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在这短短的十天内,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迅速引起了吕本他们的警惕。毕竟,随着陈寒一声令下,上千的商人开始大量收购棉花。还没等他们制造恐慌,陈寒这边已经发动这么多人一起行动,一起帮忙散布谣言。甚至直接告诉那些手中握有棉花的小商人,如果不尽快出售棉花,一旦陈大人的纺织厂启动,棉布价格大幅下跌,棉花收购价怎能不跟着下滑?最好赶紧出手,趁着棉花还未降价。

吕本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局面,更没想到陈寒这次的举措如此大胆,一下子涉及五十万贯的资金。他们不明白这些商人们为何愿意提前垫资,当然,吕本也低估了陈寒手下这些商人的实力。二百多位商人加入了大明商会,共同持股,这次全力以赴。

十天的时间里,河南、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和直隶六省都开始了大规模的棉花收购。这个浩大的行动连朱元璋听了都心惊胆战。他并非愚笨之人,清楚如此大规模、高效率的纺织,一旦产出大量棉布投入市场,必将打乱整个市场秩序。那些原本有些积蓄和棉布的小工坊、小家庭,岂不是要遭受重创?

还没等朱元璋去找陈寒的麻烦,那些监察院的御史言官们已经开始对陈寒发难。此刻,在朱元璋的书房中,督察院的左右副都御史带着十几位御史前来。特别是山东道、河南道、浙江道、福建道、江西道的御史,一个个情绪激动。

他们收到消息,由于陈寒的行动,多个省份的棉花生产商哀鸿遍野。一听说棉布价格将大幅度下降,现在就开始大量抛售。甚至陈寒还未开始纺织,棉布的价格就已经下跌了三成。这搅动了整个棉花市场,棉布市场一片混乱。

浙江道御史上前直言:

“陛下,陈大人的举措已引起天下动荡,

松江棉布是我大明王朝的经济根基,

现在陈寒这般扰乱,松江地区棉花生产停滞,

朝廷的棉花税将从何而来?

再者,他的举动致使百姓哀鸿遍野,

许多家庭因此破产,实为祸国殃民,恳请陛下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