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 第119章 蓝玉及同伴们的震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9章 蓝玉及同伴们的震惊!

辽东地区,朝鲜和女真的阴谋笼罩而来

此刻蓝玉之所以如此兴奋,并不仅仅是因为看到陈寒即将动工修建道路,而且修路计划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尤其是第一条从聚宝门外通往外面的五百米水泥路已经得到了批准。这些都让他感到极其欣慰。

但他最为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呢?

他在王弼的信中看到,在陈寒建立的五大工厂之一的纺织厂,棉布的生产速度极快,比普通手工棉布的效率高出数百倍,这让他的内心乐开了花。

因为在辽东,他们最缺乏的就是防寒用品。

既然陈寒那里已能大量生产棉布,那么他们向上级申请的军备物资或许就能得到许可。

这一瞬间,他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立即把惠宁侯张温、鹤庆侯张翼以及景川侯曹振三位侯爷都召集到了帅帐之中。

当三位侯爷走进帅帐,见到大帅蓝玉竟在此等严峻时刻依然面带喜色,不禁有些惊讶。

景川侯曹振直接问道:“大帅,我们现在刚遇到这般严重的问题,北方女真人因大雪封山无法狩猎生存,竟然开始南下骚扰我们的边境,您怎么还能这么高兴呢?”

惠宁侯张温这时也发言道:“在鸭绿江边,李氏朝鲜的军队似乎也在蓄势待发,虽然不清楚他们有何企图,但我们总觉得他们来者不善,此事也需要您尽快处置。虽然我们赐予了他们国号,但这李成桂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们绝不会因为我们希望与他们缔结盟约,就不再对我们辽东虎视眈眈。自从我们来到辽东,您让我们四处打探消息。我们也了解到一些非常重要的情况:李氏朝鲜现在的国君李成桂有意向吞并我们铁岭一带的大片领土。所以我们推测,李氏朝鲜此刻在鸭绿江边陈兵,再加上女真族频繁挑衅,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难以言表的关联……”

可能就是李家的朝鲜王朝故意指使女真人南下侵犯,让他们有机会坐享其成、捡便宜。大帅,这件事您千万不能不查啊。”

听到三个副将这么用心地搜集情报,也让蓝玉感到十分欣慰。这次他会被贬到辽东来,一方面是由于他确实在北方打了不少仗,算是专业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那在军队里飞扬跋扈的性格,加上广泛收养义子,并且随随便便就给义子安排官职,这使得他在朝廷内外得罪了不少人。幸亏这一次皇上没把他脑袋砍掉,一方面是因为陈寒的保护,另一方面更是因为皇上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这才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因此,他更加珍视这个机会。

到了辽东后,他才发现原来明朝在辽东的军队过得如此艰苦,也难怪他们很难坚守阵地,甚至无法全力对付小小的女真部落。起初他认为那些戍守辽东的将士们不够格,还认为宁王、辽王这些藩王都是些光吃饭不干活的人。但当他亲自来到这里,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只能说辽东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确实不适合来自中原的大明军队作战。在这满天飞雪之中,寒冷就是最大的障碍。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蓝玉也开始积极备战,调整战略。现在他最缺的就是御寒物资和充足的粮草,不过从陈寒的行动中,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看到曹振、张翼、张温三人脸上流露出的忧虑,蓝玉便把手中的书信递给他们说:“你们看看吧,这是京城的王弼刚送来的信,上面详细记载了先生在京城里这段时间的所有作为。看过之后,你们应该就不会那么担心了。”

说着,蓝玉将信交给了景川侯曹振。曹振读完后,越看眼睛瞪得越大,越看越是震撼。看完之后,手中的信纸跟着他的手开始颤抖。“大帅,这是真的吗?真的能做成这样吗?先生竟然如此厉害?”

蓝玉肯定地点点头:“王弼这个人以小心谨慎出名,不然当年在捕鱼儿海上也不会帮我立下那么大的战功。他绝不会在信里掺杂一点虚假的信息,这都是真的,连皇上的反应也是如此,所以不必怀疑。”

随后信件传到了鹤庆侯张翼手中。张翼看完之后同样感到震惊。紧接着,会宁侯张温看完之后更是睁大了眼睛,惊叹道:“真是神了!老天爷啊,真能做成这事吗?我们从京城到辽东这一路走来,除了少数几个重要城市的路面稍好一些外,其他的路况简直不堪入目。如果先生真的能让水泥路面铺到辽东来,那么从京城或其他地方向辽东输送粮食和增援部队,效率岂不是能大大提高?尤其是粮饷供应一旦到位,辽东就能大规模调兵了……”

如今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困扰莫过于粮饷问题。

辽东这个地方离中原实在是太远太远了,而且道路状况极其糟糕,满是泥泞。

在这条运输粮草的路上,谁也无法预知会遭遇何种困难。

就算选择走海路,现如今海上海盗倭寇横行,同样不安全。

要是真的能修筑一条平整大道,从京城直达辽东,那么以后的局面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

哪怕是让我们攻打李氏朝鲜,那时候也将变得轻而易举。”

景川侯曹振惊讶不已,同时也深感意外:“如果真的能达到这个程度,辽东地区就不会再成为大明王朝中原以外孤立无援的地方了。

它将能与中原地区紧密相连,拥有更大的军事发展潜力。”

惠宁侯张温关注的是陈寒纺织厂的生产效率:“大帅,如果先生的纺织厂真的能做到比传统手工织布效率高出几百倍,一夜之间就能产出海量的布匹。

那样的话,我们辽东最紧缺的御寒物资,也许就有了稳定的供应源。”

蓝玉点点头,表示理解了之前在离开京城时先生说过的话。

“他说了什么?”

“先生曾经告诉我们,在辽东坚守的时候,他会全力在后方支持我们。

无论是粮食、衣物,还是武器装备,都不会让我们短缺。

起初我还以为至少需要四五年时间,没想到才过了半年,已经有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