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事实证明原主这秀才父亲的眼光确实没错,原主丈夫生前是很疼自己媳妇的,从不用原主做什么。

而且还让孩子们要孝顺自己母亲,听母亲的话,公公婆婆也是好的,更别提受什么新儿媳的磋磨,大哥大嫂更不用说了,几个孩子大哥大嫂可没少帮忙拉扯。

但是原主原本有一相好,是个读书人,善会花言巧语的还骗原主钱,说什么考取功名后一定会娶她。

原主父亲见惯了这种专骗闺中女子的书生,不同意自己女儿继续和他来往。便给原主找了这门亲事。

原主当然不满意这门婚事,嫁进林家后极其怨恨自己娘家,就算生了孩子,娘家人来看望也是恶语相向,后来娘家人便不再凑过来。

最让人寒心的是前几年秀才病逝,临走前想看自己女儿一眼派人来请原主,原主居然将人骂了出去,从此娘家那边彻底寒了心,再无往来。

宋安心忍不住在心里臭骂原身,为了个穷酸秀才这样对自己父母,最后一面都不去见,真是绝情寡义,脑子有泡!

很快宋安心一行人就到了原主娘家门口,但却被告知房子早已被原主人卖了,一家人也搬走了。

“那这位嫂嫂可知这房主人搬去哪了呢?”宋安心问道。

那妇人倚着门讲道:“这我倒是不晓得,不过你可以去永安巷那里瞧一瞧,说不定能找到。”

宋安心道谢后,便跟自己儿子几个来到了永安巷,永安巷在县城的最边上,来的路上打听宋安心才知道永安巷是县里贫穷人口的聚集地。

相比于县里其他街道永安巷的街道显得很窄很窄,一排排房子也是密密麻麻的没有空隙,整个巷子幽幽暗暗的显得非常潮湿。

宋安心等人站在巷子口,林丰收见此说道:“娘,要不我先去打听打听。”

“好,你外婆叫杨秀娥,你们还有一个舅舅叫宋安邦。”宋安心嘱咐道。

这路实在太窄,拉个牛车进去连头的掉不了,只好让林丰收先去打听了。

林丰收林丰年兄弟俩也是才知道外祖家人的,没想到还有个舅舅,她娘从来就没有提过外祖一家,问大伯娘大伯娘也只说关系不好,不来往。

还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林丰收便喜滋滋的从巷子里走了出来“娘,娘,你看我把谁带来了!”

随后林丰收身后就出现一个老妇人,穿着浆洗发白的粗布衫,花白的头发梳的一丝不苟。

老妇人步子小却走的很快,一张沟沟壑壑的脸充满着急切,浑浊的眼睛尽是激动又有几分不确信,

“心儿,心儿,是你吗?!”

宋安心一听就听出来来了,虽然不似年轻时候声音了但她肯定就是原主娘。

许是亲情的渴望,许是原主那父母温暖的记忆触动了她的心,她连忙小跑过去。

“娘,是我,是我!”

母女俩终于相见,老太太顿时失声痛哭:“哎哟,我的儿啊,你怎么才来,为娘想你想的好苦啊。”

宋安心也泪眼婆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一直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心儿来晚了。”

林丰年几人虽不明就里但心里都有些动容。

永安巷不少住户人家都探头出来看终究发生了什么事。

“哟,那不是宋童生的娘嘛。”

“是啊,那几个站在巷口的是谁呢,怎么让童生娘哭成这样,是不是欺负童生娘啊?”

宋老太太这才觉得自己在几个外孙面前有点失态了,赶紧擦擦眼泪道:“不是,不是,这是我女儿一家人,唉!我这是高兴的高兴的。”

说着又忍不住抹眼泪。

“哟,女儿来看你是喜事啊,童生娘就别哭了,您眼睛本就不好,到时候别看不到你儿高中了。”一位妇人劝道。

宋安心这才知道自己母亲眼睛不好,赶忙转移话题道:“娘,您怎么搬到这来了?可让我好找,还有他们怎么都叫你童生娘啊?”

听到这话宋老太太满脸褶都舒展了许多笑道:“因为你弟弟已经考上童生啦!”

“是啊,娘,我进去打听一说舅舅的名字,他们就知道了,还说舅舅是童生,很热情的给我指路呢,这不迎面就碰上了外婆,我就给带来了。”林丰收在旁补充说道。

宋安心脑子回忆着原身这位弟弟的模样,原身和这位弟弟相差十岁。

出嫁时这个弟弟也才刚满六岁,还是副小屁孩的样子,没想到那一点小屁孩已经是童生了。

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谁让原身的父亲是个秀才呢,小时候原身的父亲也教她读书,但原主实在是没什么学习天赋又没有耐心,对读书厌烦的很,秀才老父亲也拿他没办法。

“哎呀,你看我一高兴就老糊涂了,不要在这里杵着了,心儿我们回家慢慢说。”宋老太太带着自己女儿外孙几个就往里走,脸上是止不住的高兴。

牛车不好牵到里面去,只好寄在刚刚那位劝自己母亲的妇人那,她家在巷子外围,在院子边上弄了个侧门,刚好牛车可以进去。

宋安心还给了她一文钱让她给牛弄点水和草吃,起初妇人不肯要,一番推辞后才肯接下。

宋安心母亲家靠近巷子最里面,房子很小,只有两间房。

一间原主母亲住,另一间还有些字画书籍一看就是他弟弟宋安邦在住,还有一间破烂茅草屋是灶房兼堂屋,条件实在是不怎么好。

几人站在院子里就没什么位置了,显得很拥挤。

好在林丰年几人也都是从乡下来的倒不觉得有什么,村里比这破的地方多得是。

宋老太赶紧招呼让几人坐下,又端来了茶水。

“娘,您别忙活了,都是自家人不用那么客气。”

宋安心赶紧扶老太太坐下。

随即又说道:“我还没给您介绍呢,这是您大外孙林丰年,他刚出生时您见过,这是您二外孙林丰收,这是您新大外孙媳妇张梅。”

“外婆好,外婆好....”几个孩子也赶紧叫人.

宋老太太一边认着一边点头说着好好好,目露慈光道:“真好,心儿你的孩子也长这么大了,还当了婆婆,你爹要是能看到就好了。”

说着眼神里闪过一丝悲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