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他村民也没什么意见,考官老爷他们哪里敢想哟,要是孩子真有那个命那他们祖坟上真是冒青烟咯。

宋安心又道:“不过我家没那么大的地方给这么多孩子读书。”

宋安心话不作假,她前院堆放了许多鸭蛋,还有菜地兔子窝。后院全是满满当当的培育菌种的木盆,以至于几人在那腌制咸鸭蛋都有些挤,灶房堂屋更是放置了几十坛子的咸鸭蛋。

而进行接种菌丝的培养基院子边上也已经堆了好几堆,而且也已发酵好了,她现在急需买地建作坊和菌菇房,刚好现在收秋完家里人也都空出时间来了。

林里正开口道:“那不成问题,可以将孩子们放到林家祠堂里读书,自家自带桌椅去,待会我们各家派人去打扫下就行。”

妇人们也都没什么意见,农村的无论大小孩子都要承担家里的活计,因此只在傍晚的时候来上课,宋安心和宋安邦商量了一下,决定今天傍晚就正式开课,算第一天。

因着之前想将林丰禾送到书院去,这下宋安邦又留了下来了,还承担起了林家村教书的事项,这样林家村也算是有一个学堂了。

她征询林丰禾的意见是去县里书院还是留在这,最后林丰禾选择了继续让宋安邦单独辅导他。

宋安邦越教他这个三外甥越是惊奇,他这阿姐的四个儿子怎么一个比一个聪明,这老三简直是读书的奇才!

因着家里秋收前后那一段时间很忙所以晚上的讲故事时间也没继续了。

待晚上宋安心重新给几个孩子讲过后,宋安邦觉得林丰禾这么聪明应该的,他阿姐居然将兵法当故事讲给他们听。

宋安邦惊叹,看来他跟阿姐学的还有很多。

林二婶子家宋童生留下来教书这消息一传出去,宋安心家连着几天都收到了不少村民陆陆续续送来的束修。

有些人家里有病人需要银钱看病,家里余粮也不多,于是就砍了几担柴火送过来还有人送了一些蘑菇野菜之类的。

宋安邦也不是什么贪图之人,就算村民不给束修,想来学习他都是愿意教的,但耐不住村民们的生性质朴。

在村民们散去后,宋安心将里正叫住了:“里正叔,你等等。”

林里正回头:“丰年娘可是有什么事,你尽管说,我老头子能办到的一定给你办。”

林里正现在对宋安心心里那就是一个崇拜加感谢,这丰年娘就是他们村的大贵人啊。

宋安心笑道:“也没什么大事,里正叔,我想买我后院那几亩荒地,你也看到我家院子因这营生都有点被挤的下不下去脚了。不知这荒地的价格咋算的?”

林里正一顿,这年成不好,鲜少有村民来买地开荒的,十几年前也就是村里逃荒外来的卖了一些。

那些钱用来添置修补村里一些公共用物还有散养一些孤寡老人早就花光了,公里已经许久没有进账了。

他想了想道:“荒地我们自己村里的人是卖八钱一亩,但那些荒地搁在那已经很久没人买了,叔也不占你便宜,算你五钱一亩你看成不?”

宋安心笑道:“那就谢谢里正叔了,不过具体要买多少亩暂且我还不清楚,到时候我让丰年给您去说成吗?”

她对亩没太大概念,到时候让老大估量一下。

“成,丰年娘想好了随时来我家跟我说。”林里正道。

宋安心最后定了五亩地,其实光盖菌菇房和作坊是多了,但以后她还有其它用处,索性就一起买了。

林里正过来丈量了地,宋安心交了二两五百文,昨儿个林丰年丰收给酒楼送了货,因着加了天轩酒楼所以这次共得了十二两六百四十文。

现在宋安心手上一共有三十多两银子,因此这二两银子对现在的宋安心来说还是负担的起的。

林里正道:“丰年娘,你看看这地契没有问题的话你就签字吧,明个我拿到县衙里去盖章。”

地契是县衙里统一准备好放在各个村里正那里的,只需写好亩数和银钱签字就行了。只不过那张地契似乎是被压了许久,纸张泛黄上面的字也有些模糊了,不过好歹还能看清。

宋安心签完自己的名字,就给里正了。

林里正这还是头一次见村里有人能签上自己的大名呢,村里人多是按个手印就完事,林里正看着,觉得自己让几个孙儿来读书更是正确的决定。

买完地就要着手盖作坊了,自家房子的屋顶也要修缮,昨儿个下雨还真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啊。

下雨过后地上泥泞也打不了地铺了,最后只好让张梅过来跟她和两个小的一起住,林丰收和宋安邦三个大男人住一个屋。

决定盖房子后,宋安心就着手带着一家人开始打土坯。作坊当然也是盖土坯房,宋安心规划好了,后院开个口子直通那五亩地,一共要盖七间房,三间用来作为咸鸭蛋的做场,两间作为菌菇培育房。

还有两间盖在林丰年屋旁边给林丰收和林丰禾丰耀住。

虽她是想盖青砖大瓦房,但手里这三十多两银子还真不够看的。

此时,宋安心在和林丰禾丰耀正一起将那模子里的土坯给倒出来,搬到空地处晾干,林丰年和林丰收宋安邦就一起摔打土培,再放置到模子里。

一家人劳作了大半天这土坯出产的数量还是少的可怜,还要打地基呢!不行,一家不能将时间都浪费都在这上面。

她道:“丰收,你去问问村里谁家还有土坯,我们家买,十块一文钱,越多越好。”

这东西多了放在那里下次还可以用。

林丰收应了声就去了,其他几个也没什么意见,他们知道家里现在也挤的挪不开,娘还要种蘑菇。还有那些鸭蛋,虽是有丰收守着,但天天放在院子里他们也不放心。

宋安心交待完起身洗手,跟几个小的打到招呼就去里正家了。

一路上宋安心碰到了不少村民都热情的跟她打到招呼。

“丰年娘,出来了啊。”

“林二婶子这是去哪啊。”

“二嫂子,我家铁子今儿个上山摘了不少野果子,待会让他送你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