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盛世大柱国 > 第4章 食珍馐如熊掌,烹佳肴乃羊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章 食珍馐如熊掌,烹佳肴乃羊羹

齐遂良虽仅为六品起居郎,但他声名远播,身为书法界泰斗,且肩负记载帝王言行重任,可谓是皇室近臣,无人敢轻慢。

这些学子虽然傲气十足,但并不愚蠢,能让齐遂良如此恭敬对待的,显然绝非常人。即使未曾目睹李世民的真容,他们也明白对方是自己招惹不起的人物。

“齐大师……”学子们羞愧万分,无颜以对。

齐遂良并未多加理会,而李世民本欲训斥一番,但考虑到正在微服出行,不宜暴露身份,也就不再追究,径直步入李记餐馆。

“有什么拿手好菜,尽管呈上。”那些学子只能呆立门外,既不敢离去,又不敢造次。何署丞这时才瘫坐在地,面对他人询问李世民的身份,他自然不敢透露半分。

“贵客请稍候,我这就亲自操办。”说完,何乐为取出自家珍藏的一套茶具。

此时的大唐盛行食用茗粥,即将茶叶研磨成末,再混入葱姜蒜及各类香料熬煮成糊状,茗粥便是茶粥之意。

何乐为对此吃法颇为不适,认为此举完全掩盖了茶的清香,实属浪费,因此他特制了一套茶具。

小菲菲将茶具捧上,李世民和齐遂良目光炯炯:“这是要饮庵茶吗?”

大唐虽普遍采用煮茶方式,但也存在泡茶的饮法,只是被称作庵茶,制作手法较为原始简陋,由于缺乏优质的炒茶工艺,无法产出适合泡茶的茶叶。

何乐为微微一笑:“既是,亦非。”

不多赘言,何乐为洗净双手,点燃熏香,继而悠然地泡制起功夫茶来,滚烫的开水倾泻入壶,茶香瞬间弥漫四周,他拿起茶盖轻嗅,那香气直透心扉。

李世民与齐遂良两位皆是见多识广之士,模仿着何乐为的动作,细闻茶盖上的清香,不禁异口同声赞叹:“真是香极了!”

何乐为逐一斟茶,示意二人品鉴,李世民与齐遂良接踵品味,顷刻间唇齿留香,舌底涌泉,一杯热茶下肚,犹如汗如雨下,虽是热茶,饮毕却让人全身毛孔舒张,汗水排尽后,顿感通体舒爽,仿佛想要引吭高歌。

“真是畅快至极!”李世民心中长久郁结的情绪,在这一刻似乎随着汗水一同排出体外,诸多忧虑都被暂时抛诸九霄云外。

饮罢热茶,随着汗水流淌而出,体内食欲也被唤醒。还未等李世民开口,何乐为已吩咐小菲菲端上菜肴。

“羊羹?”原本满怀期待的二人,此刻却略显失望,毕竟这羊羹实在是日常餐桌上的常客。

唐代的饮食文化虽丰富多彩,尽管耕牛受法律保护不得私自宰杀,但达官显贵们仍能通过各种途径享用牛肉,诸如因伤病无法劳作的牛只,则可成为他们的盘中餐。

因此,种种借口也随之而来,诸如“这牛摔断了腿,不如宰了吃吧”,“那牛染病无力,恐怕命不久矣,不妨杀了吃掉”,“那头牛老是顶撞同伴,还是处理掉好了”。

然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羊肉成为了最主要的肉类来源,由于烹饪器具的限制,羊肉的烹饪方式相对单一,大多采用釜、甑等炊具炖煮至软烂。

所谓的羊羹,实则是羊肉汤的一种表现形式。

面对食客们的小小失落,何乐为并不意外,略微思索后回应道:

“陇右珍馐有熊掌,关中佳肴推羊羹,此乃关中地区传统美食的典范,羊羹是二位绝不容错过的一味,更别提本店独特的羊羹了。”

“陇右珍馐有熊掌,关中佳肴推羊羹?倒也贴切确切,没想到你这小店主人还能出口成诗,确实难得,不过不知你这家店的羊羹有何独特之处呢?”

何乐为用筷子轻轻搅动:“各位请看,我这羊羹并非仅用羊肉,而是选用了羊头和羊杂,使得肉质酥烂,汤汁醇厚,肥美而不腻,富含营养,配料讲究,味道醇正,令人回味无穷!”

“用羊头羊杂来做?这谁能吃得下?”齐遂良听闻后,面露失望乃至嫌恶之情。

而李世民却饶有兴趣地问:“为何弃羊肉不用,偏要用羊头和羊杂呢?”

“唉,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小店囊中羞涩嘛……”何乐为心中暗自嘀咕,但表面却装出一副深思熟虑的模样,以忧国忧民的口吻答道:

“两位身为尊贵之人,或许早已对羊肉不以为意,但在底层百姓中,许多人却难以负担得起羊肉。”

“这些看似廉价的羊下水,若经过精细烹饪、足量佐料调制,同样可以变为佳肴,且售价亲民,寻常百姓皆能品尝得起。”

“人以食为天,无肉不欢,你们可曾想过为何北方的游牧民族如此勇猛善战?正因他们餐餐有肉,倘若我大唐士兵也能每日饱食肉类,试问天下谁能与之抗衡?”

何乐为 试图说服众人,然而李世民听罢却深受震撼,作为久经沙场的将领,无人能比他更明白敌人的剽悍程度。两军单兵战斗力间的差异,他并非未曾思考过,只是未曾从食物构成的角度深究!

“仅凭你这一席话,我就尝试一下。”李世民正欲举箸品尝,何乐为却又阻止道:“贵客请稍等,此美食还需搭配一味。”

随后,他又取出一摞面饼。

“胡饼吗?”

“非同一般胡饼,乃是坨坨馍。”

确实,何乐为制作的是羊肉泡馍,若无坨坨馍,怎称得上正宗羊肉泡馍?

“坨坨馍?这是何物?”

何乐为不便直言是从未来带来,于是边将饼掰入羊羹中,边解释道:

“靖恭坊祆祠中的胡僧擅长制作一种名为图尔木的饼子,我对其稍作改良,使其更为干燥坚硬,便于保存,只是食用时需掰碎浸入羊羹内。”

“为何要如此费事?饼子若是柔软口感岂不更佳?”齐遂良疑惑不已。

“还不是因为贫穷所致!”何乐为原本意图通过这种方法延长保存时间,即使销售不佳也不会变质,从而降低成本,毕竟这个时代并无冰箱。然而转念一想,他又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其实我的初衷,就是将其设计成军粮!”

“军粮?”李世民再次提起了兴趣。

“没错!行军作战之际,若携带这种坨坨馍,即便十数日也不会腐败,只需掰碎放入肉汤浸泡即食,即便条件艰苦也能慢慢咀嚼,既便于携带,又利于储存。”

李世民拿起一块坨坨馍,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