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狗子,你娘你爷奶在家都干啥呢?”

“就是干地里活啊,怎么了?”

徐东升觉得这小子还真是不拉不行。

“我们都出来摆摊几个月了,你就没点想法?”

狗子挠挠头,一脸疑惑,“什么想法?”

“你家里几个老人身体都还好着呢,我上次见你爷爷还去犁地了,力气比我都大!你可以给他们想个法子挣钱啊。”

“什么法子?”

“在咱村里,最好干的就是养鸡鸭卖了。你爷奶在家养,给你娘拿出去卖。以后你要是不想跟我干了,就回去帮你娘。”

狗子立马着急,“哥我还跟你干。”

徐东升脚下蹬着自行车,边喘气边跟他分析。

“你别急啊,我就是假设一下。这活儿适合你爷奶和娘干。收鸡鸭收蛋都行,一开始可能要在十里八乡跑,收得多了,后面就算在家坐着也有人自动上门来卖。”

“卖鸡鸭能卖多少钱你也知道,挣得不少。就算是不自己养,低价去收别人家的,再去镇上卖,挣个差价也不少了。”

“一只鸡在村里收2块5,转头去城里卖3块钱。反手你就能挣5毛钱,可以了!”

狗子听他这样一说,也觉得行。自家爷奶认识的人多,体力也好得很,整天没事干就等他回家吃饭。

“可是那么多人都养鸡卖,哥你家的鸡怎么办呢?”

徐东升笑,“我不会一直养鸡卖的,等你嫂子生了,家里忙不过来。要是你家以后干这个生意,我就把鸡转给你卖,你挣一点我挣一点,这个叫双赢。”

狗子嘿嘿笑,“这个话好听,是嫂子教你的吧?”

徐东升一点没有不好意思的样子,是他媳妇教的,他媳妇就是聪明。

两人东唠唠西唠唠,轮流踩自行车。从天黑出发,天微亮时到了县城。

徐东升第一个选择的地方依旧是车站。

县城的火车站和汽车站的口是相邻的,来往的人更多。

狗子来回看,张大嘴巴,“哥,好多人啊——”

徐东升心里也有点紧张,但是他面上平静,拍了下狗子的头,“不要像个乡巴佬一样,人多怎么了?不都一样是人?快把报纸准备好,我要开喇叭了。”

他从废品站淘了一个不知道几手的旧喇叭,一打开还有点沙沙作响,不过足够听清楚声音就好。

他找了一个角落,深呼吸几下,然后右手拿起喇叭,“豆沙包、卷心包,红薯干、茶叶蛋,路上带一包,便宜又好吃。”

还别说,念起来真是有点顺口溜的感觉。

这样热闹的地方,东西真是不愁卖。徐东升才喊了两回,旁边就有人过来买包子了。

林慧做的豆沙卷卷心包形状讨喜,女人小孩看见了觉得新奇都想买。茶叶蛋的味道也浓,足够吸引人。

他们没有买称,直接拿报纸折起来包红薯干,按份卖,简单方便,拿了就走,不用等。一包大概有1斤重,卖2毛钱。

买红薯干的人没有买包子的人多,但是买一份红薯干能净挣1毛5分钱,利润很大。

徐东升卖东西卖得满头大汗,还得时不时防着有小偷。

丝毫不夸张,连车票都有人偷。一秒钟时间,兜就能开个大洞。

今天他们问路过来耽误了点时间,等卖完最后一包红薯干,已经过了午时。

他们一兴奋,就忘记留自己的午饭了。

徐东升大手一挥,“走,今天哥带你在县城吃顿好的。”

“好!”

两个人慢悠悠地骑着三轮车在县城里面闲逛。不得不说,真让他有一点失望。

徐东升很久以前只来过一次县城,那还是送他大姐出嫁时候来的,没有多看看就回去了。

这么多年下来,县城的变化也没有很大。

没有像徐大姐嘴里说的全是高大的楼、石板铺成的道路,徐东升甚至还踩到了一个泥坑。

有些泥房子比镇上的还差。不过进到县城中心,确实多了不少筒子楼。

跟镇上相比区别比较大的就是县城的人确实比镇上的多,摆摊的也相对多一些更开放一些。

逛来逛去,他们也不知道吃些什么。太豪华的不敢进,最后进了一家小私营饭馆。

小饭馆就比不得大饭店了,基本都是炒菜。

在家吃菜还吃不够吗?两人犹豫了半晌,最后各自点了一碗鸡蛋面。

清得不能再清的面汤,小二两面上卧了一个煎蛋,再撒上一点葱花。就这么一碗,要3毛钱,徐东升觉得他们简直在抢钱!

为了吃回这钱,他连汤都喝光了,服务员都没正眼看他。

出门后,他双手叉腰,“狗子,我们一定要出来挣钱!不能比他们差!”

“啊?什么意思?现在不就是出来挣钱了吗?”

“我们去看看有没有铺子出租。”

这时候识字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徐东升大多字都不认识,不知道该去哪儿问,只好往最热闹的地方钻。

虽然车站的客人多,但是他其实不太想去,因为车站附近太乱,拉帮结派、小偷小摸、抢劫等情况比镇上要严重,他压不过地头蛇。

“大姐,请问县城最大的学校往哪边走?”

徐东升下车,对着路边带小孩的一个大姐问路。

林慧跟他分析过最适合做吃食生意的地方:年轻人和小孩多的地方。

大姐打量他皮肤黝黑,身上衣服带着补丁,穿着旧解放鞋,“你是乡下进城找亲戚的?”

不等他回答,大姐又开口,“城里最大的学校要往这个方向走,走个二十分钟看到中心医院,绕过去就是。”

“谢谢大姐。”

徐东升也没骑车,一路走过去,边看边观察。

这条街道上的人穿着都干净很多,看起来也更有文化,应该就是县城里有钱人住的地方了。

街上开门做生意的不多,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他走到县城最大的学校门口,正好是下午上学的点,有不少人。

这是一所连带小学初中高中都有的老牌学校,他曾经听他大姐吹嘘过家里外甥女就是在这里读书,同学的家长都是有工作的体面人。

学校一般从7月15号,也就是7月中旬放暑假直到9月中旬。一般这时候学校门口都会比较冷清,但是这个学校老师还借用学校场地,开办了辅导班、兴趣班。

孩子上暑假,家长们可没有暑假,有的干脆就把孩子丢学校里来了。

他蹲在路边看了好久,这是一个做买卖的绝佳位置,等到开学,生意绝对不可能会差。

不过苦恼的是,这里没有任何店面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