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襄

孙襄,南直隶宁国府宣城人氏。崇祯甲戌年(公元1634年)考中进士,官至户部郎中,有史料记载他任伪户部属官。

陈扆诵

陈扆诵,山东济宁人。崇祯丁丑年(公元1637年)考中进士,官至户部郎中,有史料记载他任伪户部属官。

徐有声

徐有声,太医院出身,崇祯庚辰年(公元1640年)特别任用户部郎中,有史料记载他任伪户部属官。

李甲

李甲,北直隶顺德府南和县人。天启甲子年(公元1624年)考中举人,任户部员外郎,有史料记载他任伪户部属官。

姬琨

姬琨,陕西西安府华州人。官学生员,官员外,有史料记载他任伪户部属官。

贺久邵

贺久邵,湖广长沙府湘乡县人。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年(公元1618年)考中举人,官至户部主事,有史料记载他任伪户部属官。

陈联壁

陈联壁,湖广襄阳府光化县人。官学生员,官至主事,有史料记载他任伪户部属官。

介松年

介松年,山西平阳府解州人。崇祯辛未年(公元1641年)考中进士,官至户部主事,被贼军启用为原官职。《国难睹记》记载:有人亲眼见到他门上贴有任职公告。《甲乙史》记载:三月二十一日,户部侍郎党崇雅、给事介松年、御史柳寅东,皆身着各色头巾和衣服,从西长安门骑马进入皇宫。党崇雅在通州时投降,介松年在保定时迎接贼军并投降。

另外别的单子上还记载有:

吴篪,福建莆田县人。崇祯庚辰年(公元1640年)特别任用,官至户部郎中。

傅鷟祥,河南汝宁府汝阳县人。官学生员,官至户部主事。

南廷铸,陕西西安府渭南县人。官学生员,官至户部郎中。

郑尔圻,北直隶保定府安肃县人。官学生员,官至户部郎中。

王凤林,山西平阳府芮城县人。官学生员,官至户部员外郎。

李钟秀,山西平阳府蒲州人。天启丁卯年(公元1627年)考中举人,官至户部郎中。

王高才,陕西西安府三原县人。天启甲子年(公元1624年)考中举人,官至户部员外。

胡之彬,河南汝宁府光州人。崇祯甲戌年(公元1634年)考中进士,官至户部主事。

礼部

涂原

涂原,四川夔州府梁山县人。崇祯辛未年(公元1641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郎中,有史料记载他任伪礼部属官。

吴泰来

吴泰来,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崇祯辛未年(公元1641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伪礼部从事。此人与吴甘来为同胞兄弟。

两人一母所生,贤良与不肖为何相差如此之远?禽兽与柳下跖(春秋时期着名恶盗)是一家人,而王导、王敦同在一国朝廷中,却泾渭分明,全然不同,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余忠宸

余忠宸,江西南康府都昌县人。崇祯丁丑年(公元1637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

汤有庆

汤有庆,南直隶长洲县人。崇祯丁丑年(公元1637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主事,改任四川成都伪安县县令。

张琦

张琦,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崇祯甲戌年(公元1634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后改任四川伪梓潼县县令。他出城不久后遭遇强盗,被夺去官印。强盗向他索要千两白银赎印,他叩头哀求,强盗磨了磨印角,得知是铜质的,便扔还给他。

附记:张琦是甲戌年(公元1634年)项煜所取的进士,官至礼部主事,积蓄了四千两银子。甲申年(公元1644年),其亲戚陈氏说,贼寇即将攻城,必须藏匿金银,张琦推辞说没有。不久城池被攻破,众人纷纷将金银投入井中。贼人入京后,对所有衙门的水井都进行了挖掘和淘洗。当时张琦穿着道袍,脚踏道鞋,坐在马坊的草房中敲打木鲸,诵读《金刚经》,身边只有一名仆人、一名妇女和一名十三四岁的婢女,他们都躲在房屋后面。

贼人看到道士诵经,便离去。后来婢女和妇女登上后屋探望,贼人远远看见,逼问张琦:你是官员,不是道士,怎么会有出家人藏匿妇女呢?于是贼人搜查草丛,发现了红色官袍、银带以及五百两银子,贼人将这些东西连同妇女和婢女一并掳走,张琦得以幸免,但最后还是投降了贼人。这是张琦的歌童顾元在京城中亲眼所见并讲述的事情。

赵玉森,家门口有块翰林匾额,学生们愤怒将它砸碎。赵玉森赶紧关上门,学生们离去,又来到张琦家,此时张琦尚未回到南京。张琦的儿子张寅身穿麻衣,迎接学生说:我父亲已经去世了。以为张琦年已六十余岁,大家便信以为真,于是散去。直到当年十二月张琦归来,儿子说:你回来干什么?等到第二年乙酉年(公元1645年),南京有人议论要治罪张琦,清军攻破南京,张琦才得以免祸。

高去奢

高去奢,北直隶真定府宁晋县人。崇祯丁丑年(公元1637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主事。

叶澍

叶澍,广西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人。天启丁卯年(公元1627年)考中举人,官至礼部司务,后任伪吏部司务。

另有单子记载:

黄熙允,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崇祯辛未年(公元1631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郎中。

吴之琦,福建晋江人。崇祯丁丑年(公元1637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主事。

兵部

张缙彦,字坦公,河南卫辉府新乡县人。崇祯辛未年(公元1631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三月十九日辰时,他和太监曹化淳一起打开齐化门、东便门,让贼军进入京城。他被太监王德化击打,胡须全部被拔除,贼军也鄙视他,最终将其诛杀。有人说实际上他回到了南京。

《大事纪》记载:二十一日,宫内太监王德化到了朝殿,看到兵部尚书张缙彦身穿青衣在皇极殿前待罪。王德化呵斥他道:你们这些人误国至此,如今还不赶紧安葬先帝,反而又推戴新主吗?张缙彦回答说:安葬先帝与我无关,自有主事的人负责。王德化极为愤怒,呼喊随从连续击打他的脸颊,张缙彦掩面哭泣。

附记:张一方、蔡元吉

张一方,大同人,擅长骑射,身材瘦削却勇猛,看起来就像饥饿的雄鹰。他年轻时跟随曹文诏剿灭贼寇,所到之处均立有战功。曹文诏死后,他跟随河南总兵陈永福防守开封,一直确保城池未丢。陈永福投降贼军后,张一方也随之投降。等到贼军攻破京师,分别驻扎在蓟遵之间,张一方乘机逃走。当时张缙彦在朝房自缢但未死,又苏醒过来。李自成派牛金星劝降,张缙彦不听,受到了严刑拷打,最后李自成命令两名贼军挟持他西行,途径龙泉关时遇到张一方。于是张一方与张缙彦一起逃脱,跑到太原。当时贼军正在大肆搜捕张缙彦,张一方、蔡元吉于是就投靠了伪将永福,他们被派往河南。永福对他们心存疑虑,留下驿站符信不发,等到张缙彦用计逃出太原,到了丰峪山又换上道冠逃往盘驼,那里土地贫瘠,人们饿的烤人肝吃。当时贼军追捕非常紧急,忽然张一方与蔡元吉一起赶到,成功解救了张缙彦。

不久,贼军在新乡捉住了张缙彦,张一方、蔡元吉就在暗中保护着他。八月初五日,他们擒获了各府县的伪官员,就出张缙彦,并进入了太行山的吉岗,归顺者有万人。有伪黄姓都尉来袭,双方激战不分胜负,张一方于是潜伏在树林中,射杀贼军头目,贼军才撤退。当时张一方年仅三十八岁,跟随张缙彦南下,到了睢阳又消灭了贼军。他的事迹传开后,被朝廷授予副总兵,驻守睢阳,但因患疽病去世。张缙彦在睢阳城中为其下葬。

蔡元吉,怀庆人,他的祖先因追随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作战有功,被授予怀庆卫指挥使。蔡元吉轻视武官没有什么作为,入弟子员,与张一方交好。贼军劫掠河北时,陈永福投降,蔡元吉跟随陈永福藏匿了自己的身份。他与张一方共同经历过燕云、紫荆、龙泉、太原等地。张缙彦引荐他南下,向南明朝廷奏报他的事迹,他被南明朝廷授予监纪推官。

以上两人,并不属于叛逆之列,因为张缙彦并未被贼军杀害,属于从逆诸臣,所以我将他们记录在张缙彦后面。

译者注:1.木鲸,指木制的形如鲸鱼状的钟锤,《后汉书·班固传》记载:\"于是发鲸鱼,铿华钟。”颜师古注解说,海中有大鱼名鲸,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鱼,鲸鱼击蒲牢更多,蒲牢辄大鸣呼,凡钟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于其上,撞钟者名为鲸鱼。这里可能指的是木鱼,木鱼是佛家、道家通用法器,木鱼与鲸鱼的形状也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