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第146章 重回自己的世界(6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6章 重回自己的世界(66)

秋沫通过自己的散货途径,在全国各地搜罗那些有科技种子和想法的人,通过帮他们安顿家人,给他们投资的方式,将人网罗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一个她在海上发现的近海小岛。

这个小岛因为面积不够大,原住民并不多,秋沫为这里做了基础改造,将原住民和科研人员分开安置,原住民可以通过生产:种植和捕捞,来为科研人员和保护他们的人的日常生活资料,原住民也可以用科研人员研发出来的各种工具,提高自己种植和捕捞的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磕磕绊绊,双方居然合作的很是愉快。

等可用水力的多卷轴纺织机,低配版的水泥路在岛上铺满时,原住民已经过上了比内陆平民还要舒适的生活时,秋沫的商队已经开始向全国各地进发。

他们本来就是有多年行商经验的成熟商人,在各地都有着好的人脉资源,也对当地什么最容易改变,什么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了如指掌。

当三年后,全国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各种低端科技产物,商人们开始高价回收那些对自己之前所售卖产品改进的图纸和实物,不做这个回收,商队的各个领队还没想到,他们觉得不可能有收获的回收,居然差点儿掏空了他们的口袋。

那些或许本来不识字,就是最普通的老农、工匠,在有了启发后,能有那样天马行空的想法,并且还有不少都还真是有效,令人刮目相看。

商队又增加了招募的工作,说自己主家招募有想象力、有动手能力的人,给出的安家银子,让这些人的家里人觉得,就是儿子\/父亲就这样卖身了,也不值这么多,招募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领队回来都觉得不可思议,秋沫则觉得这很正常,匠人,若不是做大【大匠】的水平,那就是一个普通的手艺人,而那些总有天马行空思想的手艺人,通常不被师傅喜欢。农民,就更不用说了,不把一身力气用在土地上,还总想着【偷懒】做什么工具来帮自己减轻劳动的,都不是好农民。

在秋沫海外小岛附近几个岛也渐渐住进了研究人员的时候,秋沫对女子的帮助,也已经开始了。

秋沫最先在南北中间的城镇开始建立纺织工厂,选在南北中间,一是考虑原材料和消费者都不能太远,还一个,就是要离传统的纺织产业聚集地要有一定的距离。

秋沫的纺织工厂只接收女工,就是护卫队的成员,也只接收有女眷在工厂做工的男人,当然每组护卫队里都有秋沫自己的人。

秋沫开始纺织出来的布匹是按传统人工价格略低一些出售的,不是秋沫【心黑】,是因为她必须要经过初期的【猥琐】发育,不然一上来就用低价去冲击那些传统大佬,她的纺织厂很快就要昙花一现了,就是这样她开纺织厂都颇费了一些心思,花了不少打点的钱。

秋沫的纺织厂有这样的利润,女工的待遇自然就好了,秋沫也因此开始逐步提高对招工的要求,识字成了第一个门槛,不是秋沫不通情理,是因为各种常规、工作步骤,都要求女工需要识字,不需要诗词歌赋,但需要认识常用字。

秋沫对已在厂内的女工给了优惠政策,就是给已在厂里的女工三个月的学习机会,厂里安排每天大家轮休时,学习一个时辰,就学基础字,但要求回家必须练字,若是只认识,不会写也不行,不要求达到书法水平,但必须字体整洁清晰,这样厂里的女工大多都经过了考核。

其中聪明的,在自己开始学的时候,就悄悄教家里的女儿识字,不为别的,就想着以后有机会也能进厂,就是不进厂,识字的女子嫁人也能多收一些彩礼,家里的男人和长辈,因为这个,也就同意了,甚至有些还敦促家里的女儿好好学习。

商队多了,产品多了,利润还高,秋沫当然要建自己的商铺,那雇佣的伙计、掌柜,自然是要女子来做的,布匹嘛,这些本来不少来布庄闲逛的就是女子,女子做伙计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反而还更方便。

在一些纺织厂安家的镇子上,一些女子识字班悄悄的开了起来,先开始是单独教女子识字三个月,之后又增加了术数学习,还有礼仪学习,要做个合格的伙计和掌柜的,总不能只识字吧,还得学些算账的本事,还要会知道见到贵女夫人们如何行礼和说话吧,这样,学习的科目不断增加。

逐渐的一些贵族人家,尤其是勋贵人家,自己家养的仆人还不如去【女校】出来的女子好,就渐渐开始送自家的家生子来这里学习一段时间,或者干脆就到女校去签人了。

秋沫的第一步算是有了最简单的基础,随着【科技产品】的不断发明,秋沫开设的各种铺子不断增加、【女校】也逐渐增加了各种科目。

秋沫为女子地位提升所做的远不止于此,秋沫也开始在一些传统的书院中开设一些【辩论会】,秋沫从几年前就开始有意挑选一些品行好,对女子同情心的学子进行资助,这几年已经有了不少学子陆陆续续进入到不少学院中,秋沫对提升女子地位的第二步也可以进行了。

辩论会每月都进行,开始是以对【圣人】所着、所言的理解,逐渐开始小小地试探,加入了对科技发展和占据国家一半劳动力的解放的探讨。当然试探是一点点加入的,从国家发展对人口发展的需求介入开始切入。

而每次辩论会上精彩的发言和辩论都会被小报记录下来,不要觉得报纸是秋沫在这一世创造的,秋沫在其他世界就了解到在进入现代社会前几百年,各种报纸早就已经出现了,秋沫所在的世界当然也有,只是引导性不强,而由于纸张印刷等的费用太高,每次刊发数量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