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仙人,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呀,我也曾想好好的报效国家,不然我不会去考科举,而且还考了那么多次,”黄巢气红了眼,但是,他得到的是什么,全都是落榜。

肯定有内幕,他很自信自己的才学,不可能考不上,就算考不上很靠前面的,中间也会考到的吧,不可能次次都落榜吧?

陈胜几个人看着黄巢那气得要嘎过去的模样,都忍不住担心对方太过生气而晕倒过去。

别说要是他们遇到这种事情,可能也是会生气的。

他们早就知道这个科举是个怎么回事了,对他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这个科举无疑是给他们这些普通人一个光耀门楣的机会。

一个可以从平民百姓跳跃到做官的机会。

而且他们听小仙人那么,黄巢确实也很有文采呀,那诗作得多好呀,人家五岁就会作诗了,那文采自然不用多说,肯定很厉害的。

要说第一次考紧张,没考中,那还说得过去,但是次次落榜,次次考不中,这个就说不过去了吧,除非是什么很愚蠢的人,但是很显然,人家黄巢不是呀。

“这个,黄巢前辈,我明白您的心情,怎么说呢,那个时候,科举制度太过腐败,而且还被那些门阀世家给垄断了。

特别是唐末时期,科举考试中存在严重的舞弊,考官甚至可以直接查考生的名字,所以就导致录取标准偏向权贵了。

而且那些门阀世家都是通过相互举荐、政治联姻形成的利益关系,就算是像黄巢前辈和您一样有才学的那些寒门学子,也很难得到公平的竞争机会的。

因为它压根就不公平,甚至可能是内定,说白了,你们这些普通人,就是去做背景板的,人家压根就不可能录取。

都是靠关系的,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黄巢前辈您的身份。

在那个时候,阶级分为‘士农工商’,其中商人的身份最低,黄巢前辈您又是商人之子,您自己也知道,他们对您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吧?”

黎雾看了看黄巢一眼,没办法,不管哪一个朝代,就算是现在,很多身份也是会有排斥的。

黄巢沉默了,他如何不知,那些门阀之子老是用一种鄙夷的眼神看着他,仿佛他是什么很肮脏的人。

这让他很是气愤,每每看到,他都想暴怒到打人。

其他三人也跟着沉默,因为他们的出身也并不是很好,遭受过很多的白眼,那些贵族什么态度,他们还能不知道吗?

所以还是非常能理解黄巢的。

天幕前大唐学子们又崩溃了,特别是那些寒门学子们,他们寒窗苦读十几载,就是为了给别人做陪衬的?

就像小孩所说,那些门阀世家都沾亲带故的,都是相互帮忙,举荐自己家的孩子,哪里还轮得到他们?

这个科举还有什么意义?

那不就是给那些门阀世家办的吗?

唐太宗李世民脸都绿了,他万万没想到这后面科举竟会到如此地步。

大发雷霆了一会,科举还有的要改。

弹幕上,不少学子都已经闹了起来,皇帝们差点招架不住了。

那些文人的嘴,老溜了,说起道理来一套又一套的。

大唐被其他朝代开始嘲讽了,说他们科举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科举舞弊很严重的。

后面朝代的学子松了一口气,他们都能够理解黄巢为什么造反了。

要是换作他们,也得疯,读书以为是那么好读的事,那也不是什么轻轻松松的事情。

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天才,很多人读书,那也是靠死记硬背,靠读,靠写,日夜苦读,各种努力的结果。

于是弹幕又在吵架了,其他人表示已经习惯了,真的,弹幕那些人天天在吵,各种吵,各种攀比嘲讽啥的。

天幕

“黄巢前辈您为人豪爽,轻财好义,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帮以您为首的族人和朋友。

当时唐朝的皇帝是着名的无能昏君唐懿宗,唐吵在他的统治下一直走下坡路。

朝堂上,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朝堂外藩镇又在地方割据。

再加上连年不断的天灾人祸,农民们的庄稼被毁,只能逃亡。

结果呢,那些官府不但不及时赈灾,甚至还加紧对农民们的搜刮盘剥,这简直就是在逼着百姓造反。”

黄巢只是点点头,沉默着吃着东西,当时大唐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大唐盛世了。

它已经落败了,腐朽了。

陈胜等人也纷纷叹气,这个,如如何不逼得人造反,其他他们小仙人之前也说过,若是给他们这些百姓一口饱饭,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反,但是那些人硬是要逼着他们活不下去呀。

“在公元874年的时候,关中大旱,濮阳盐贩子王仙芝聚众数千人揭竿而起。

提出天下均平的口号,自称‘草军’,并在各地传播檄文。

黄巢前辈您知道之后,便与您的族人在当地很快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以此来影响王仙芝。

草军声势日益浩大。

四方苦于苛征暴敛的百姓,以及散居民间的庞勋旧部都争先恐后的投奔义军。

数月之间,就达到了上万人之多。

攻郓州、袭沂州。

短短半年时间,农民起义军就攻掠十多个州。

左金吾卫上将军齐克让泰宁军节度使讨伐王仙芝。

这只要有人一造反,顺势造反的人那可就多了去了,当然,这也得需要很多条件的,造反也不是那么好造反的。”

别以为造反那么容易,要是那么容易,人人都可以造反了。

四个人点点头,这造反确实需要很多条件,而且需要做很多的准备,总不能说想造反就随便造反吧?

大唐人越听脸色越不好,特别是皇室们以及世家们。

“公元876年,宋威同王仙芝的农民军在沂州城下打仗,大败王仙芝。

后面宋威就上报说王仙芝已经死了,就遣散了兵马回青州。

而另一边,黄巢前辈您和王仙芝利用这个机会,短暂的休整,后面进河南,逼近郏城,不到十天破八县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