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岁清一听,一个滑跪到了外公身边。

“不要啊,我不要当不识字的大将军。”

“外公,我以后一定好好学。”

邱习之看着突然多出来的腿部挂件,满脸无语。

反之,闻青柳和邱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好笑。

那天之后,岁清日日学习认真,有时候遇到不会的问题。

还知道了找自家大哥询问。

闻青柳与吴氏豆腐坊的合作也在进行着,吴方是真的有生意头脑。

一个月的时间,光是分到她手里的银子就有四两。

每天只需要泡点豆子,之后磨成豆腐,这就赚到了四两银子。

且豆子才两文钱一斤,她从心里收来的也才三文钱。

一斤大豆,能做出四五斤的豆腐。

只一个月,就差不多把成本赚回来了一大半。

魏氏也一直都在往返镇上卖着馅饼。

邱氏和崔氏反而显得无事可做了。

尤其是崔氏,是不是怀孕的原因,她现在多愁善感的很。

总觉得家没人在需要她,她就像个废物一样。

赵知全急的不行,媳妇总哭怎么行啊。

别说这样容易生出个小哭包,就是媳妇的身体也经受不住她总哭啊。

闻青柳听说之后,面色也有些严肃。

怀孕的女人情绪虽然会经常阴晴不定,但一直阴,不晴起来可不是什么好事。

就怕得了产前抑郁什么的。

但对于此事,闻青柳也没什么办法,她虽然有三个孩子了。

可却没经历过怀孕。

她想,三嫂现在难过的原因无非就是觉得家里面没有人再需要她了。

那就让她变得被人需要。

“三哥,要不……你装病吧。”

闻青柳想了一圈,总觉得不论谁找三嫂帮忙都显得有些刻意了。

只有他的丈夫,向自家媳妇寻求帮助是很正常的事情。

听完闻青柳的解释,赵知全点了点头。

当晚,闻青柳还在研究有什么能让人看起来像生病了一样。

身体却根本没有什么事的。

哪知道赵知全是个猛的,半夜偷偷摸摸站在院子里吹冷风。

愣是给自己吹的感染了风寒。

“全子,全子你怎么了?”

“哎呦怎么这么烫啊。”

一大早,闻青柳听到这些的时候,还有些不可置信。

三哥演技这么好吗?

走近了才知道,三哥不是演技好,是真感染了风寒。

她悄悄在三嫂后背贴上了个平安符,只求风寒别感染到三嫂身上。

“三哥,你好好休息,我去给你抓药。”

“咳咳,小风寒罢了,咳咳,有鹿鹿照顾我,不用吃药。”

闻青柳打量了他一下,确保他真的没大事才点了点头出去了。

“我进去照顾三儿吧,鹿鹿怀着孕呢。”

魏氏邱氏齐齐把她拦住,昨天,三哥和四弟妹交谈的时候,她们就在旁边。

闻青柳走了出来,看着两个嫂嫂和婆母亲昵的模样。

她满脸疑惑。

“青柳,你看你这俩嫂子一点也不讲理。”

听完事情的起因,闻青柳点了点头,赞成两个嫂子的举动。

赵陈氏更加无语,这三个儿媳妇平时挺懂事的啊。

怎么今天这么分不清轻重缓急。

闻青柳讲述了昨天三哥说的事情之后,赵陈氏也不进屋了。

婆媳四个围坐在桌前。

“这什么产前抑郁,产后抑郁的是什么病啊。”

“我年轻的时候有个大妹子,生了个儿子之后,投河自尽了。”

“这是不是就有可能是那个,产后抑郁呀?”

闻青柳点了点头道:“的确有这个可能。”

“三嫂现在就是觉得他自己很没用,怀了个孕,就什么都做不了了,所以心情不对。”

“只要他她以后有事情做,不这么觉得,就没有事情了。”

“现在三哥生病,就让三嫂照顾他吧。”

赵陈氏点了点头,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那种有了孙子孙女,却没了儿媳妇的事,她可不愿意发生。

“来,你们人不算多,住这边也行,这边这些也是几个月前逃灾到这的。”

院子外传来梁郡守的声音,闻青柳本就耳朵尖。

虽然离的可能有些远,但她却是听得真真切切。

“我们之前是南定郡那头的呀,真巧,他们也是。”

“要是不想住这边,我再给你们划块别的地方。”

梁郡守看着面前的四五十个难民,眼里全是心疼。

不像赵家村那种大村子,有二百来号人。

这四五十个人个人,姓氏大有不同,姓什么的都有,估计原本不是一起逃难的。

或者也有可能是几个村子一起逃的难,到如今就只剩下他们了。

心疼归心疼,四五十个人的确占不了多大的地方。

赵家村靠着那座山没隔开多远就有个原本一直在那的村子叫临山村。

这四五十人要是想跟赵家村在一块,就直接把他们融进去。

若是不想,融进临山村或是其他村子也成。

梁郡守想着,既然之前都是南定郡的,那么融入赵家村也会过的舒坦一些。

“梁大人,您就别跟我们闹笑话了,这村子里都有砖瓦房,还有学院。”

“咋可能是几个月前逃难过来的嘛。”

梁儒知笑了笑道:“这家人可厉害的很,刚建好了房子就申办了学院。”

“盖学院也没什么别的,就是为了能让村里的孩子们有个束修合适的地方学习。”

有的女人大着胆子问道:“那这,德义学院一个月要多少束修啊?”

“一个月才二两银子,便宜的很。”

二两银子一个月的确是不贵的,在南定郡那边的时候,四五两银子一个月都是便宜的。

“要不我们就在这吧,努努力还能把家里孩子送去读书。”

“我觉得也是,他们住不住的跟我们有关系,我们住。”

没多久,人群里走出几人。

“梁郡守,我们愿意落户在这。”

“梁郡守,我们家也愿意。”

大部分愿意落户的人,都是家里有孩子的。

他们都那么大了,住在什么地方都无所谓。

但若是到了赵家村,这二两银子的束修说不定他们也能沾沾光呢。

“行,那我带你们去找赵村长。”

见到赵铭德的一瞬间,那些刚到这边的面黄肌瘦的难民们有些惊讶。

“崔嫂子,林大哥?”

见他们认识,梁儒知也放下心来,这样也不用担心他们闹出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