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在幸福的起点重生 > 第50章 聪明的小表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秋月上完课,效果还是不错的,大队里猫冬的人们显而易见的都热闹起来。

经常能听见这家吵那家闹的。

也有人找大队长说苏秋,家里的月上的课有问题,这些老娘们突然就不消停了,还敢蹦跶起来和爷们儿对着干了。

“大队长你得跟小苏大夫说说,撺掇着这些娘们都反了天了。

说生不出儿子是爷们儿没本事,晚上上炕还一堆的破事儿,都敢揣我了。”

“就是啊,回家都敢跟我妈顶嘴了。

说是我没本事儿,凭啥赖在她头上,还说是小苏大夫说的啥“科学”。”

“这小苏大夫不是挑拨我们家过日子吗?”

“就是,大队长你得管管,还让不让人消停过日子了?”

大队部里来告状的爷们儿七嘴八舌的说着家里这几天的鸡飞狗跳。

吵吵闹闹的比老娘们儿在一起闲唠嗑都闹腾。

“好了,都闭上嘴!”大队长敲了敲桌子,喊了一句。

“一群老爷们儿,比娘们儿都吵。你们这么厉害,咋还能因为人家讲课吵架?来找我干啥?你们自己解决啊?咋地?

还是你们没理!

再说人家小苏大夫讲的是科学,是正经事儿。

咋滴?你们不讲究科学,不讲究卫生媳妇儿嫌弃,不让上炕还得找人家负责了?是你们自己没能耐,还舔脸说!我都替你们磕碜。”

大队长说到这儿也生气,家里老婆子上了两天课,回来倒是和他说了,讲究卫生是有点麻烦,但是这也是为了老婆子身体好。

不过是因为这些事儿弄得家家鸡飞狗跳的,这帮老爷们真是没事闲出屁来了。这事儿咋地都不能说人家小苏大夫的不是。

“李三儿,小苏大夫没上课的时候,你媳妇儿也没少打你。

还有那个赵五,你媳妇儿和你娘顶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别天天上我这儿来闲嘎达牙,有理回去和自己媳妇儿说。你要是有那能耐,你妈能和你媳妇隔三差五的吵吵?

丑话说在前头,别理讲不过就打人啊。

我们十七大队不要那种人啊。

还有啊,人家小苏大夫是给你们讲“科学”的卫生知识,让你们少生病,少遭罪。咋地?好赖不分了?这是日子过好了不得病难受了?

闲的难受干活儿!”

哪种人大家心里都知道,出了个王长根儿,大队里该成婚的小子可是费劲的很。

再要闹出来一个,十七大队就别想再顺利嫁娶了。

这也是猫冬闲的,这冬日里也没啥活儿干,也没啥事儿可不就想着两口造小人儿。

哪知道原来好好的,自从苏秋月上完课,家里的老娘们儿,上炕前又是洗屁股洗脚,刷牙洗脸的也就算了,还得看人家愿不愿意。

这不是找事儿呢嘛。娶媳妇回来不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那点事儿吗?这还得看脸色呢?

说话又一套一套的,动不动“科学”,“小苏大夫说”的。

这才找大队长来,想让他说说那个小苏大夫,好好的日子给他们搅和了。

“都滚回去,别没事儿上我这儿闲搁楞屁,我没那功夫。”

大队长赶紧把他们撵出去,这就是闲的。

不过这些和苏秋月没关系,她可不会往自己身上找不自在。

天冷之前,赶在小鸡不下蛋前,苏秋月提前买了一些鸡蛋。

今天舅妈来教她摊鸡蛋饼。

这个也是苏秋月秋天的时候吃的。

那时候天气热鸡蛋不好存,舅妈也是不让孩子亏嘴的,就把家里时间长了的鸡蛋给孩子们摊鸡蛋饼。

可不是简单的鸡蛋饼,是把鸡蛋、水、和面粉搅在一起,然后放进去盐和一点油。

还能放进去一点切得细细的葱花儿。

然后用勺子薄薄的倒进锅里,小火慢慢的烙熟。

轻轻揭起来就是一大张,叠好放在笸箩里。

一盆鸡蛋面糊能烙好大一笸箩,现在的面都是粗面,有些发黑。

加鸡蛋烙的饼,口感软嫩还筋道,特别好吃,空嘴吃或者卷大葱都行。

现在天气冷,能存好久。

“舅妈,我咋都弄不好比例。这火候也掌握不好,摊出来的饼不是硬就是一面糊了。白瞎东西。”

“你才做几天饭,就是做一辈子饭也不是啥都能干好的。

我身体不好,只能在家干点儿轻松的活儿。

他们几个小时候也没啥吃的,小孩儿又嘴馋,我就只能想办法做点儿软烂好吃的东西给孩子。

慢慢的就有经验了。

能吃的多了,也不天天吃这个,想吃我给你做就行了。

秋月听舅妈的话,有能耐在外面就别在家里活儿上费劲。

这围着锅台的活儿能不干就别干,困住女人一辈子。”

苏秋月看着脸上平静的舅妈,有些发愣。

想想表舅,也能理解。

表舅没啥文化,当学徒学了木匠本事儿,性格本来就不可能太好了。

对外说话还好,在家里根本就没啥顾忌。

指天骂地,骂孩子的话更是难听,他心情不好在家一边干活儿一边骂人都是常事儿。

舅妈从来不说别人的口舌,甚至说话大声的时候都很少。

表舅自己大字不识一个,扫盲才认识自己的名字。

平时自己做木匠活勾勾画画的都是他自己的文字,只有他自己知道代表啥意思。

舅妈则是有文化的,以前还在家看书,许凤说小时候,她妈在家画绣样特别好看。

只看一眼回家就能画下来,她小时候穿的鞋和衣服上的一些小动物、花花草草都是舅妈绣的,后来不兴这个才不再绣了。

表哥估计就是随了舅妈了,花样子啥的看一眼就能画下来。

现在更是厉害的,能根据文字描写画图了。

本来要回来过年的,听说被省里借调去了,具体干啥不知道。

这样一个有才情的舅妈,虽然表舅也是个好人,但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素质低的表舅和舅妈真的不配。

可是这样的一个年代,没有谁觉得不配,还会说这样的舅妈,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要不是碰上表舅,都找不到婆家。

苏秋月无言以对。因为生活一直在继续。

等舅妈烙完饼,家里几个小孩都吃饱了。

他们都是狗鼻子,家里做点好吃的就能闻着味儿寻过来。

特别是许华,前后院不管谁家做好吃的都能闻到。

小灵自从好了以后,养了这么久慢慢的也开朗多了,看着和正常孩子没啥两样。

就是畏寒,体力上也不行,有时候出去玩儿跑一会儿就累的不行了,夏天的时候出汗多了还会休克。

苏秋月说这孩子就是底子虚,需要多吃些进补的东西。

现在也没有什么好药,只能食补。苏秋月夏天的时候种了很多菠菜,在空间里也种了一些。

然后过水焯熟然后冻了起来。

表舅家在菜窖里也囤了一些,苏秋月冻的就放着慢慢吃。

入冬后苏秋月还买了好多的大红枣。

没事儿的时候就在家焙几个给孩子们吃。

因为二表姐的关系,苏秋月很少去表舅家,去的时候碰上了也就是说两句话罢了。

她也是小心眼儿,二表姐既然看自己不顺眼,她的东西她也别吃了。

焙红枣得把枣核先取出来,然后放在瓦罐里慢慢烘焙,等枣肉有点微微焦的时候拿出来。

许灵身体不好,脾胃虚弱,吃多了不好消化,许宽太小也差不多。

所以她一般都是泡水给她们俩喝,泡水后的枣子吃了甜滋滋的也好消化。

许华和新月则当零嘴吃。新月和许华已经大了,有时候不用苏秋月,自己就能烤。

除了弟弟妹妹天天吃没事儿,两个大的一般都是弄一次,放在衣兜里慢慢吃。

家里东西有限,有些东西不好拿出来,姐俩只能在家偷偷的吃。

其他的东西一般几个小孩儿都能分着吃。

麦乳精每个星期都能喝一回,家里的奶糖每半个月也能吃一回。

家里有很多苏秋月上山买的坚果,嘴馋的时候就让他们自己在炉子上烤烤。

以前想吃都得花钱买,还得赶上大集,苏秋月上山采药后家里的山货基本上就没花钱了。

几个小的为了吃,天热的时候没少帮着出力。

“姐,姐,你快来听。”苏秋月在灶膛里正在埋地瓜,就听见妹妹在屋里喊。

“来了!”苏秋月关好灶门,就往屋里去。

“姐,小弟好厉害,刚才听完的评书,他能一个字儿不落的说下来呢。”新月赶紧拉姐姐过来听。

苏秋月一听也觉得不可置信,赶紧坐在炕头看着站在炕桌上,学得有模有样的小表弟。

小孩子稚嫩的声音,努力学着评书的语气可爱的不行。

逗的几个人笑的东倒西歪的。

虽然可爱逗趣,苏秋月听着可不就和广播上差不到哪去。

“大表姐,我还认字呢!”许宽说完姐姐们一直夸他,还给他鼓掌说他厉害。

忍不住就想显摆显摆,抬着小下巴骄傲的说。

“妈呀?!我可不信,快点儿,拿本书来让我看看,咱们小宽有没有这么厉害?”

苏秋月假装不信,让他给他们读一读。

新月拿着自己的课本,让他读,这孩子还真认字,不仅认识简笔字儿,就是真笔字儿也认识个七七八八。

“小宽真厉害。”

四个姐姐围着他鼓掌,小孩儿脸上都是开心,还有些微红。

后面还拿着铅笔歪歪扭扭的写字儿呢。

“小宽咋会这么多呢?谁教的?”苏秋月问他。

“姐姐教的。”许宽伸出小手指着几个姐姐。

“啊?”

把几个姐姐都指懵了,苏秋月慢慢才问明白,原来是几个姐姐写作业,看书写字儿的时候他在旁边学得。

原来这小孩儿坐旁边看着不声不响的,有时候还自己玩儿的高兴,没想到竟然都记在心里了。

这是好事儿,苏秋月赶紧让许华叫表舅和舅妈来。

大姐许凤也跟着过来了,小表弟又表演了一回。

惊得表舅夫妻俩都不知道说啥了。

“难道我们小宽是啥才?”表舅一时之间不知道说啥了。

“表舅,确实是个才,是个读书的好人才。

他这就是早慧,要是在等几年,知道的多了,简单的东西他早就会了,该不爱学习了。”

“读书?读书有啥用啊?有点别的才也行,就读书行以后咋养家?”表舅就有点犯愁。

表舅的话也没问,现在读书确实是没有以后,没有大学,没有工作机会。

工农大学都是推荐上的,名额有限,僧多肉少,他们一个老农民就别想能落到自己头上了。

上了初中就得自己掏钱上学了,最多就是毕业了有工厂招工能去考一考。

但是这工厂招工机会太少了,人家工厂里有员工有亲戚的,对外招工实在是太少了。

认得几个字,不至于当个睁眼瞎就行了,浪费时间浪费钱的。

“表舅,先送去学呗,反正都得上学,早点学早点毕业,没准毕业的时候就碰上招工的了。

再说他这么小也干不了啥活儿,在家还得有人看着他。

再说谁知道以后是啥样的,先上着学呗。”苏秋月劝道。

表舅想了想也是,早晚得送去学校,早送早完事儿。

“等开春儿就送去上学。小灵也跟着一起去吧,到时候也能有个照应。”

表舅这是同意了,其实要不是许华自己要读初中,他都不打算让她读了,不过半大小姑娘在家也没啥大用,许华又是个野的,在家怕她没人看得住,干脆送去上学得了。

自己的闺女自己还是了解的,不是个读书的料,能读到哪天算哪天吧。

小灵身体也好些,正好许宽年龄小,两人搭个伴儿。

家里就许宽最高兴了,能上学他就不用总在家里了,还有姐姐陪着就更不怕了。

约莫时间差不多了,她就去了一趟镇上找赵红岩。

“你再不来我都要去找你了,你咋才来呢?”赵红岩看见她来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咋啦这是?不是约好的吗?咋这么急?”

“我舅,去年单位食堂吃了一顿青菜,让镇上政府后勤主任知道了。

今年找到我舅了,想让他给多弄点儿,当过年福利发。

我舅早早的就着急了,要不是知道咱俩联系上了,他得急疯了。”

赵红岩忍不住笑,谁能知道,她本来想挣点私房钱,没想到竟然帮上了舅舅的忙。

前几天舅妈还专门给她做了一套新衣裳呢。

“真的?!太好了,我之前还担心今年囤的多,得折腾一段时间呢。

要是这样,没准一下就都卖出去了呀。

哎呀,红岩姐,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

苏秋月高兴的说,其实空间里囤了好多呢,她自己吃哪吃的完啊。

所以春天的时候多种的就只有去年和赵红岩交易那几样。

那也种了好大一堆了。没想到竟然能有这好消息。

“拉倒吧,你才是我的福星呢。这事儿要是成了,以后我舅舅都得高看我一眼呢。”赵红岩也高兴的说。

两人高兴的挤在一起笑了一阵儿。

“红岩姐,我胆子小,别人我也信不着。

都说一事不劳二主,所以你舅舅的事儿啊,我可不出面了。

价钱嘛还按照上次的来,该给你多少还是多少。

至于舅舅那头儿,可没我什么事儿了啊。”

苏秋月笑了一会儿赶紧说正事儿。

听的孙艳秋一下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