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偏执实录 > 第107章 知己知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之前他们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孤儿院上,因为抓人捕捉的是即时信息,去调查一个已经废弃许久的地方太耗时耗力了。可现在他们争分夺秒要找到曲子祥会设置牢笼的地方,那个地方必须是他熟悉的,短时间内能想到的,而且他做好了会死在那里的准备。

一定是对他有特殊意义的。

那么以警察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也只有孤儿院值得一查。如果还有他们不知道的事,那也没办法。

于是周尧马上拜托小李帮她查,孤儿院原址所在辖区派出所的电话,他要亲自确认一下。

孔明月和李毅回来时就看见他在打电话,孔明月在旁边听了一下就知道他打给谁,在打听什么。等他放下电话,孔明月说:“那个派出所迁过两次址,现在离孤儿院很远,而且除了局长和政委年纪稍大之外,基本上都是年轻人。而局长也是后调任到那里去的,对之前的事情一无所知,政委对外面的情况也没有太深的了解。”

“你都问过了啊……”周尧挠了挠头,确实如孔明月所说。

“警察查不到,不代表其他地方查不到。”

孔明月伸出食指在太阳穴旁转了几圈,说:“想想,如果想查一个地方几十年前的情况,还有什么途径。”

“唔……”这方面周尧已经并不上心,他想了一会儿才有答案,“那栋楼的所有者……民政部门……还有……”

他从孔明月的眼神看出答案还不够,但脑袋卡壳了。

“还有,多翻翻那段时间当地的旧报纸,旧新闻,或许会有蛛丝马迹。”

“明白了!我这就去联系图书馆和资料库!”

被提醒之后,周尧莫名有点兴奋,就像突然灵机一动做出了一道卡了很久的题,马上就去忙活了。

孔明月心想这活儿细,适合他。找不找得到有用的东西不要紧,重要的是她希望周尧不要困在自己的专业里,要查案子就要学着动用一切资源。

“李毅,你去孤儿院那边跑一趟,就你一个人,便衣,别开警车。找相关部门和周围的住家问一问,在曲子祥离开孤儿院的那年是不是发生过其他的事,顺带看看那个楼的现状。”孔明月交代李毅,顺带着看了眼时间,“如果他真的要去那里的话,应该会比你快,你也不要靠得太近,难保他会不会对你有印象。”

“真碰见了,我肯定抓他回来。”李毅不服气地说。

“怕就怕他先看见你,又要临时改主意,横生枝节。”

“我知道了……”

“去吧,有消息随时汇报。”孔明月最后嘱咐他,“别心急,既然要干就要干好。”

李毅还是有点担心:“那万一我回不来,那边就来消息……”

“嗐,这不这么多人呢,没事。再说,我是吃素的吗!”

孔明月知道他担心,安抚性地拍了拍他的胳膊。

等李毅出发之后,孔明月和其他人也开始从各个方向深挖曲子祥的过去。自从曲子祥出事后,他的店就关了,店员们似乎还有工资没结,忧心忡忡。不过他们仍然不觉得自己的老板会是那样的人,总觉得是哪里搞错了。

无论于公于私此时孔明月都不想自己联系方扬,但她要知道妈妈嘴里所说的关于曲子祥父母的细节,这在和曲子祥对峙的时候是有用的。她让老张去问,方扬也为此又去提审了一次孔来儿,但孔来儿本身并不认识曲子祥,但从时间和细节上推测,曲子祥父母应该就是那对身上带着新鲜小麦的夫妻,那个女人被杀前曾提过自己有个还小的孩子,只是当时孔来儿根本没听见。他们会绕道那里,以至于遇害,真的一场意外,也格外悲剧。

方扬也联系过曲子祥出生的地方,进行了确认。只可惜当时的村长已经过世了,没人解答曲子祥被送到孤儿院前后发生过什么了。可以确认的是,在曲子祥的老家,已经没有他们一家人的痕迹了。

想想也是唏嘘,时间看似可以抹去所有,破路建桥,改乡换镇,却抹不掉一个孩子内心的伤痕。而那累累白骨经历了那么多日月更迭,还是破土而出,任谁不说一句天理昭昭呢。

或许是有人在等,所以无论过去多久,该来的总会来。

好不容易从民政部门已经退休的老领导那里打听到了一点孤儿院的过往,早年这些民办孤儿院算是模糊地带,农村的孤儿和事实孤儿很多,再加上那个年代农村仍然还在超生,但生多了家里又养不起,弃婴也多,全都交给国家去管也不现实,所以如果能有个人或是社会团体接纳照顾这些孩子,从事实上来说也算好事。

一般这种民办孤儿院靠的就是国家补助,社会捐赠,还有就是领养孩子收“赞助费”。当然说出来是不允许的,只是官不告民不究也就过去了,八九十年代外国人来中国收养小孩也很热门,当时孤儿院光收外国人的“赞助费”就可以维持运营。不过后来随着制度逐渐完善,一些不合资质的都被取缔了,不过对于已经过去的事,也就都既往不咎了。

这家孤儿院是自己不干了的,似乎是院长也是主要负责人身体出了问题,顾不上了,大约是在90年初就把孩子们都送到别处去了。这栋楼本来是转手给了旁边的厂子,那个厂子是打算把这里当做职工宿舍,结果还没来得及翻修,97年当地发生了一起5点多级的地震,楼体居然被破坏了。那之后就一直荒在那儿没人接手了,因为附近暂时也没有改造的计划,都逐渐变成了鬼楼。

至于负责人的个人情况,民政部门不清楚,但既然连警察都联系不到他的亲属,大约也是没什么有直接关联的人在了。不过在得知孤儿院的现状后,孔明月也觉得那可能会是曲子祥约她见面的地方。

李毅到了那边一刻不停地调查,先是去派出所打了招呼,然后那边也挺热情,还派了个同志跟着他,在周围找住家问了问,看看有没有人知道些孤儿院的内情。只是孤儿院近旁是没有住家的,同一条街有个厂,现在也已经因为不景气倒闭了,厂房和牌子还在,但已经没人了。最近的住家也要在一条街开外,谁会记得什么。只有个别上了岁数的人说知道是个养孩子的地方,经过的时候偶尔能看见小孩穿着一样的衣服在院子里玩,个个面黄肌瘦的。

倒是派出所的政委在听到李毅主要想打听的时间点后,冥思苦想,想起了一个细节。说是派出所还没迁址时离孤儿院还算近,有天夜里她值班,看到孤儿院夜里灯火通明。因为一般来说夜里孤儿院都是黑漆漆一片,她就留心多看了一眼,结果看到外面停了一辆电三轮,几个人一起把一个人抬到了三轮后面躺着。当时她心里嘀咕,是不是有人生了急病。不过这也就是个小插曲,后面也没人报案,证明也不是什么大事。

虽然李毅试图跟政委细盘时间,可记不清就是记不清,人可能会把几十年前的一件事记得像昨天,人也可能记不得昨天吃过什么饭,人在时间的洪流里没有绝对的控制力。不过李毅暗自揣测,都说院长出了事情,兴许就是那天。

他听孔明月的,始终没有靠近孤儿院,走在街上也相对谨慎,都是溜边,穿胡同。他远远眺望孤儿院那栋楼,是个四层小楼,下面有个小院,铁门已经锈迹斑斑。楼身和院墙都被植物覆盖了,爬了厚厚的藤,墙缝里都是野草,有些玻璃已经碎了,看着确实挺阴森的。不过从外部看,倒是看不出是危房,就是楼身上有些裂痕。

这栋楼在这一片里算高的,它四周都是矮房,如果人站在楼上往下看,真正是一览无余。

“他要真是选这个地方,咱连布控都难。”李毅蹲在小卖部外面喝着水给孔明月打电话,“他站在上面,下面过只狗都能看得见。”

“那应该就是这儿了。”

不知为何,孔明月现在觉得自己离曲子祥很近,她好像已经走在靠近曲子祥的路上。她在此时似乎比周尧还要清楚曲子祥想要做什么,因为在得知父母出事时那种整个世界的崩坏,孔明月感同身受。

她很清楚曲子祥这一遭就是要鱼死网破,否则未必没有逃出生天的机会。

“那要不我在这边借点人,直接过去逮他得了!”李毅还是没放弃这个可能。

“别轻举妄动,你先待在那边,能看见人最好,看不见也没事。多观察周围的环境,想想怎么布防。”

距离曲子祥的上一通电话过去12小时了,没有人知道下一通电话什么时候来。如果真的等他来电话,也许孔明月只剩一个路程的时间。

知己知彼,为的就是能抢先一步。这样想着孔明月决定冒险一把,她让老张带俩人像李毅一样开普通的车便衣过去,和李毅汇合,先到那边做准备。

如果住家少,就没办法伪装成小摊小贩,如果街道清静,一下子多出几个徘徊的路人也会扎眼,如何把人藏起来也是件需要研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