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年代,村花携夫逆袭了 > 黄主任力挺柳月 学以致用教乡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主任力挺柳月 学以致用教乡邻

现在正是农闲时节,今年公社召集大队干部开的第一次会议的主题就是要大队干部积极配合扫盲工作。

黄大队长昨天刚领了任务回来,正准备今天召开大队干部会议传达上级精神。他的脚刚迈出大门,就看到李老师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朝自己来了。

李老师下了车,就单刀直入地说;“老黄,那个扫盲班,我已经有了人选了。”

“谁啊?”黄主任晓得李老师在新余村桃李满园。

“杨柳月?”差不多同时,两个人默契感十足,同时说出了心里的人选。

黄青山在开会的过程中,已经想好了要把扫盲交给杨柳月。一来是他当年棒打鸳鸯,觉得对不起这孩子。这次扫盲的工资也还可以,杨柳月家目前正是困难的时候,也可以让她有点收入贴补家用。二来杨柳月也确实有这个能耐,完全能胜任这项工作。

黄主任于私他想让杨柳月凭自己的努力挣到钱,解决眼前的生活困难,于公他相信杨柳月的胆识可以影响到社员们的眼界,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现在党和政府很重视提高农民素质的提高,要提高农民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提高任教的人的薪资待遇。让接受扫盲的农民觉得知识的重要性。

政府提出指导性意见,每个村的扫盲主要人员每人每天十五分工分。根据上一年工分折合钱的比例支付。

其中政府补贴十分工,另外五分工由大队上统筹。

要知道,一个壮年男劳力做一天最繁重的工也才十分工。杨柳月如果接了扫盲的任务,雨天也能挣到这十五分的工分。这对她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李老师和黄主任一道来到大队部参加会议精神的传达。

不出李老师的预料,在确定人选的问题上,大队书记吴德提出了异议。

他想公报私仇,一口咬定杨柳月要照顾一家老小,没有精力担此大任。

“这扫盲的工作交给谁不行?杨柳月每天要照顾她老公,还有三个孩子拖累,她哪有精力教扫盲班?”

“这个不用担心,我相信杨柳月能够安排好时间的。”黄青山主任说。

“我在来的路上正好碰到了杨柳月,跟她讲了这个事,她说可以处理好家里的事,全力支持扫盲工作。”李老师也出来说话了。

“大家讨论一下,看让杨柳月负责扫盲工作,还有没有不同意见?”黄主任对在座的大队干部说。

幸亏在这之前李老师和黄主任已经沟通好了,都力举杨柳月来负责扫盲。别的领导也认为杨柳月是本大队最有实力胜任这个工作的。吴德寡不敌众,最终只闭口不言语了。

会后李老师和黄主任上杨柳月家,告知了让她接手扫盲工作的的决定:“杨柳月,我们刚从大队部过来,干部们开会决定了,就你来负责扫盲工作。”

“谢谢黄主任和李老师看得起我,我一定会好好教大家的。”杨柳月心里也高兴。

“你能行吗?以前你也没有干过这个工作?”周春雷似乎有些不太情愿老婆接受这个工作。

“能行,咱柳月肯定可以的”杨柳月的婆婆知道杨柳月能挣到钱了,倒了茶水给李老师和黄主任喝,她一直面露微笑坐在旁边听着他们谈话。现在见到儿子这么说,她有些着急了,就怕领导收回决定。

“我们也是经过慎重考虑后,都认为杨柳月可以担任这个工作,才来找她的。”黄主任对周春雷说。

周春雷面色有点犹疑,还想说点什么。

“好啦,就这样决定了。你们商量好家里的事,过几天就要开课啦。”李老师准备告辞了。周春雷也不好说什么了。

上级扫盲的举措雷厉风行。不几日,扫盲班的书籍就由李老师负责送达大队部了。

大队部立马召开全体社员会,黄主任在会上向大家分析了农业农村的现状,农村的发展和出路,离不开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没有文化,以后种田都会种不好。

黄主任还说:“接下来农药化肥的推广,肥料的使用和土地的酸碱度的关联,还有用法用量,大家都要先学好文化才行。乡亲们啊,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啊。”

开春以来的两个会议,一个是成立信用社,一个是动员大家学习。农民都切实感受到政府在为大家办实事,想民众之所想。与会群众都感觉咱农村要变天了。

刚开始,大队干部还以为要上门做工作才会有人来参加学习,没想到开会的过程中,现场气氛很热烈。

这些年,很多人卖粮食都不会算账,出去打交道,大字不识几个,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深受没有文化的苦。现在政府给大家提供了免费参加学习的机会,也难怪大家热情高涨。

会议还没有结束,就有人高喊着:“我要报名。”

接着要报名的呼声响遍了会场。黄主任点点头:“大家这个学习积极性,值得表扬。现在大家可以找杨柳月老师报名了。”

大家当即将杨柳月围在中间,生怕有名额限制,自己报不上名。

“大家不拥挤,一个一个来,有多少报多少。不会落下一个的。”

大家听杨柳月这么说,现场就不再拥挤。就不当场就有一百多人报名,杨柳月逐一造册。

现在问题来了,李老师送来的书只有一百套。学完还要收上来给别的大队当教材。

报名的人每天还在增加。那些没有来参加会议的,听说有这样的好事,都过来找杨柳月要报名。

杨柳月向乡亲们说明了教材有限的情况,做工作以每个家庭为单位领一套书。书籍也是免费领的,农民们很知足,都支持杨老师的提议。

扫盲班是零门槛的,男女老少都有。有上了一两年学的,大多数都是没有读过几天书的。

这些老实巴交的乡亲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还能走进课堂学习,还没有正式开课,杨柳月走到哪就有一大群人围着她问这问那的。

此时的杨柳月,成了新余大队群众眼中的焦点人物。

大家热切地盼望学习知识,杨柳月深感肩上的担子不轻,自己不能辜负领导和乡亲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