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肖卫国在路上的时候,考虑着是否让爷爷奶奶也进城生活,因为接下来的乡下堪称是人间炼狱。

但是,不确定爷爷奶奶的意愿。

实在不行,就明年再接二老进城好了。

骑到肖家大队的时候,正是半下午,秋老虎的威力很大,一路上让肖卫国的衣服都湿透了。

在河边没看到肖卫军的身影,肖卫国很是欣慰,猜想应该是上学去了吧。

后续得把几个弟弟妹妹的学校转到城里,当然,前提是把户口先转到城里再说。

当下时代,子女的户口是随母亲,他也不知道他家这种情况,肖红梅她们的户口,能不能随着他父亲的户口转移,明天得问一下才行。

肖卫国又想到了招娣她们姐妹四个,也就是自己二伯家的四个姑娘,暂时来说,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后续在困难时期多帮帮忙好了。

必然是不能看着几个懂事的妹妹夭折的。

先来到爷爷奶奶家,爷爷去上工还没回来,家里只有奶奶在。

肖卫国想起之前大食堂前夕帮奶奶保存的小闸子,连忙从空间拿了出来,放在一个袋子里。

今天回来的匆忙,也没带什么东西回家,想到几个弟弟妹妹,又从空间拿出一些桃酥放在袋子里,跨在自行车把上,推着进门。

正在扫地的奶奶听到动静,抬头看到是自家大孙回来了。

整个脸瞬间变成了一个大笑脸,用小脚慢慢的走向肖卫国,嘴里念叨道:“乖孙,你咋又回来了,不年不节的,别天天回家,要在城里好好工作才是。”

肖卫国连忙架起车架,紧走两步搀扶起奶奶,说道:“奶,我工作特性就是这样,到处跑呢,上山下乡的采购物资,离家近的话,我就会拐回来看看你们,所以不用担心我的工作的。”

“那就好,你这城里的工作难得的很,自然要珍惜,可千万不能像城里人学,他们得来的容易,就不会珍惜呢。

不管干啥,会珍惜的人才有福。”奶奶一边走,一边回头对着肖卫国说着。

肖卫国自然连声应是,不能驳了长辈的好意。

肖卫国又问道:“奶,我爷他们啥时候下工呀,等他们回家,我有个好消息给你们说。”

“你爷他们要干到6点才下工呢,乖孙,你饿不饿,我给你做点饭吃吧。”奶奶说道。

肖卫国连忙阻止奶奶,说道:“奶,我中午吃的席面,吃的好多肉,咱等晚上再吃,晚上还是去大食堂吃饭是吧,现在大食堂的饭怎么样。”

奶奶听到这话,低声哼了一下,坐在椅子上,说道:“乖孙呀,哪还有什么大食堂呀。早都解散了,前段时间,按照每户人数,分了点粮食,就让各回各家做饭去。

说是什么等返销粮到就好了,这左等右等都不见踪影。

每次问你们功林叔,都说快了快了,我看玄乎。”

说到这,奶奶低声的给肖卫国又说道:“听说大队的头头们,把咱大队生产的粮食都上交上去了,才让我们都吃不上饭呀。”

肖卫国连忙追问道:“奶,那每家每户都分了多少粮食,够吃到来年夏收吗?”

“夏收?我看过年都够呛,每人都只分了20斤的玉米面,和50斤的红薯,作孽呀。”奶奶说着,又不停地哭了起来。

肖卫国盘算着,就这么点东西,让一个成年人省吃俭用的吃两个月都够呛,但是,却要坚持到来年的夏收。

而来年的夏收才是天气影响的第一个收获季,人祸接着天灾。

怪不得会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

希望功林叔能争取要到点返销粮吧,这样,最起码这个季节能度过去,明年就再说明年的事。

和奶奶聊着天,没过一会,大队小学就放学了,肖卫军本来是过来找小石头玩,但是,他却看到了他大哥的车停在爷爷家的院子门口。

顿时意识到大哥回家了,急忙冲进院子,嘴里大声喊着:“大哥。”

肖卫国把目光放在猛跑进来的肖卫军身上,感觉这小孩子好像长高了不少,确实,这段时间又是大食堂,又是他给开小灶的,吃的确实不差,怪不得长高了些。

肖卫国整个人都扑进了肖卫国的怀里,带的坐着的椅子都往后斜了一下。

肖卫国摸着肖卫军的小脑袋,问道:“你姐姐他们了。”

说话的时候,把袋子里的桃酥给拿了出来,递给肖卫军,继续说道:“给,你们姐弟几个分了吧,记得给爷奶留点。”

肖卫军看到桃酥,口水差点没流出来,随着大食堂的没落,他已经好几天没好好吃饭了,每天要么就是蒸红薯,要么就是玉米糊糊,没其他的东西。

现在的大食堂也不能说关闭,只是说暂时关几天,大队社员暂时在家里做几天饭,等待大食堂的重新开业。

肖卫军拿出几个碗,先给爷爷奶奶分了一份,剩下的,他平均分到各个碗里,对着大哥说道:“大哥,你给我看着,我叫姐他们过来。”

说着急匆匆的跑走了。

奶奶这时起身对着肖卫国说道:“乖孙,你歇着,奶奶这就做晚饭。”

说着,奶奶就拿着瓢,来到里屋的位置,小心翼翼的翻出粮食袋,从里面挖了一碗,想了想,又挖了一碗出来。

肖卫国在想,要不要明天送回家一些粮食,可以让爷爷奶奶不那么拮据。

二老的身子不像年轻人那么壮实,不好好吃饭可不行。

后续看情况吧,暂时家里粮食是有的,还没到山穷水尽的那个时候,先忙完父亲肖平乐的工作事情以后再说。

没一会,肖卫军就领着肖红梅、肖莲心过来了,肖红梅还拉着老五肖启功的小手。

后妈离开以后,老五肖启功倒是肖红梅带的多,只有红梅上学以后,才会把老五给到奶奶带,不得不说长姐如母是有原因的。

这个年代都是大带小,一个带一个的过来,往往家里最大的姑娘,就是带娃的主力军,帮自己父母带了一个又一个。

才支撑起这个年代每家每户都生五个以上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