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燕中乱 > 第4章 家书一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面前的马车到城门口处停了下来,为首的侍卫翻马而下,什么也没说。

那汉子仰头探查,没等许步薇继续开口,便见他人已经紧赶慢赶的跑了过去。

临川与燕州城不如长安富裕,许步薇知道,马车内的人并不是普通人家,能有这般架势的,不是为官便是做商。连她一个寻常女子都能看出来,更何况是这些长期看守城门的士兵。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向来如此。

许步薇稍稍后退一步,抬目注视着这群人的一举一动。

“这位公子,县令大人有令,入城得需通关文凭,还请拿出来让小的核验一番。”

语气之中皆是奉承,为首的侍卫睨了几人一眼,稍后缓和了下神色,客气道:“我家公子出门匆忙,今日未带进城文凭。”

“这……”

看守士兵的神色有些为难,他不敢直接忤逆这人的意思,试探道,“若是没有,恐怕不能放行……”

“嘘。”

话说到一半,侍卫侧过身回避众人,自腰中拿出一袋银子,他摆出张和煦的笑脸。那壮汉惊了一惊,便见他握着士兵的手,塞了个荷包在他手中。

“公子这是……”他手心一烫,一时不知该接不该接。

侍卫叹了一口气,朝马车内看了眼:“实不相瞒,今日来到临川,只因我家公子自幼体弱多病,身有重疾,听闻此处消息灵通,不远千里便想来看一看,有没有能够治病的药方。”

“事出有因,这些银子权当作是请各位守城弟兄晚上喝酒吃肉,只是……”为首的侍卫垂下头,低声笑道:“还望大人为我家公子行个方便,来日若是病愈,定然记得阁下的大恩大德。”

这话一说,士兵心中一震,他连忙低头行礼:“大人言重了。”

他在心中暗暗欢喜,不由得握紧手上的荷包,这位大人出手阔绰,随便几锭银子拿出来,便能够他累死累活半年的俸禄,沉甸甸的,就算不是普通的大户人家,恐怕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不为银子,若是不放他们走,之后也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想到这,他暗暗在心中宽慰几句,似是说服了自己,咳嗽两声道:“公子可以进城。”

许步薇无声轻笑,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说的果然不错。

侍卫朝守城官兵点头作谢,言毕跨步上马,众人纷纷不由得让出一条道,壮汉弯着眉毛一声,神色也跟着爽快起来,看向马车走远的方向。

人已经远去,四周又恢复方才的模样。

“官爷……那我这?”

许步薇站在他身边装作迟疑,只见那人看了少年一眼,只顾着手上的银两,甩手打发道:“走走走!今日放你一马!下次可没那么走运!给老子混蛋!”

见他不再追究,她笑了笑,感激道:“好勒,多谢官爷!”

说罢转回身,垂眸牵着马迎路而行。

*

临川为行商之城,算的上略微有些繁华,河流通往内土,可与远在他乡的中原人买卖交易,而城中,也会同外族人有商贸往来。而正因此,书信传递也极为频繁,常常会有信驿馆。

许步薇看着周围涌动的人群,思绪渐远。

她昨夜打算前往临川一趟,本意是要打探一些有关北秦人的消息。但是想了想,此处商贸往来频繁,大多人只为拿钱办事,就算是真真切切的从别人口中买出了消息,也尚且难辨真假。

从临川到燕州城,按照之前的脚程,至多只需半日,可如今她身上没有充裕的银两,也没有马匹,想顺利回去恐怕要费上些时间。加之一路上危险重重,北秦人如今忽然出现在临川与燕州城的边境,于大唐而言,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不远处有个信驿馆,许步薇沉思片刻,先找了地方把马拴在棚子里。

馆里人来人往,临川为商贸之地,商贾汇集。有些商人从中原各地特意远赴而来,有些则是边境的普通百姓,穿着粗衣麻布,甚至还有来往的叱兰族人、和那支人。

他们长期生活在此处,早已经习惯了与人为商的日子。而从驿站寄出去的,也大多为商贾留给家中的书信。

思乡之情,在临川城中,如同春日柳絮,随处可见。

“公子可是要写信?”

驿站里的店主看许步薇在原地徘徊许久,忍不住开口询问。

她顿了顿,走上前,只见桌子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笔墨纸砚,不自觉的引人注意。

许步薇开口:“在下想寄一封家书。”

老朽手上整理着书册子,略微带笑:“原是寄家信。”

“此处有笔墨纸砚,公子若是写好了,交由此处的小生,付银便可。”

“多谢先生。”

老朽转身离去。

许步薇拿起一张纸,另一只手提笔沾墨。

她穿了身普通人家的衣裳,皮肤白皙干净,只是略带苍白,对于一个正常体格的男子而言,有些过于瘦弱了。但再怎么看,这般气质,却不似普通人家受苦的公子。

“这位公子的字,写得可真好看。”

楼上下来一位小兄弟,他手上抱着择阅的书籍,看起来尚未弱冠,想来也是正在学堂的年纪,所以便忍不住驻足观看。

“公子可真好,远在他乡还惦念着家人,想来他们对您也是极为疼爱的吧。”他垂眸略微感叹道。

许步薇一怔,朝捧书的小少年看过去。

说起疼爱,她自幼丧母,从小便未见过生母的模样,除了父亲与兄长,真正将她放在心上之人屈指可数。后来边疆战乱,她的父亲也跟着战死了沙场,只盼来了一具尸骨。自她十岁起,许卫便成为那位唯一对她好的人,但是也从那个时候开始,兄长成为了燕州城的将军,成为大唐的将领。

在这世间,她虽只有一个哥哥,却再也不敢有人欺负她。就连这一身的功夫,没有父兄,便没有她今日。

“他们对我,确实极好。”

身旁的人静默了半晌,她轻声道:“所以人生在世,要懂得惜福才是。”

书童笑出了声,称赞道:“公子说得对。”

少年抿了抿唇,垂头写字,不再说话。

她心中忽然多了分紧张,此时周围的人已经走远,许步薇在信中最后结尾草草落笔。

……

眼看大暑将临,日头正盛。

长安之路窈窕难归,于途中得见北秦匈奴,燕州与临川之境,恐不太平。

如今身在临川,一切安然。

兄长,此前一别,望千万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