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烟村人家 > 第225章 过年(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翠花嫂子,那你就先回去忙着,等会姜汤熬好了,我让小芳他们送过去!”

“好,就麻烦你们了,你赶紧回去看看那几个皮猴子有没有乖乖的!”王翠花火急火燎的放下老姜,转身回了家。

王翠花一回家就忙,忙这忙忙那,转眼也就忘了在娘家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一晃眼,又过了两天。村里好像些出嫁的姑娘都带着夫婿回来拜年了。

靠山村瞬间就热闹了起来。

“姐姐,拜年不是应该等到正月吗?”秋娘好奇的站在门口,看着村里人来人往的。

“这个我也不清楚,可能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吧。毕竟十里不同俗嘛.....”

春娘也是第一年在靠山村过年,对这边的风俗习惯并不清楚。

至于小芳和秋娘他们几个就更加不清楚了。

倒是一旁的肖大娘,难得的开口解释道。

“还不是因为我们在山沟沟里,一年到头的也就是过冬了,农闲了,才有时间走亲戚。平日里说是逢年过节回娘家,这里看村里有几户人家,闺女是回来的。回来的那些姑娘也是家里条件好的,不缺那一口吃的。大多数都是等着要过年的时候,回娘家呆上几天,联络联络感情而已。”

“是这样吗?”春娘的记忆里,之前过端午,中秋节的时候,村里不是都有姑娘回家吗?

“那是肯定的,我们这个村虽然不大,十几户人家,但是人口也有上百口人, 谁家没有个三五个闺女的?平时回来的也就那五六个人而已,不像在山外,离得远的雇辆车也就到家了,近的更不用说了,可能走上两三个时辰也就到娘家了,所以他们过年拜年都是留到年后,我们这都是年前把娘家走一圈,等到过完年,那就准备春忙了.....”

“难怪感觉今天的村里比往日热闹了几分!”秋娘说道。

可不是嘛,今天来家里打酒的人都多了好些。

这姑娘家的夫婿回娘家来了,这丈母娘的,可不得准备好好酒好菜的照应。

家家户户的忙着,这两天是姑娘家回门,过两天就是自家媳妇回娘家。

人来来往往的来来来往往的去。

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三十,今天就是除夕夜了。

“今儿,大山你去给你爹和你爷圆个坟吧!祭个祖吧!”

靠山村的习俗,和别的地方大差不差。

这上坟都是男人的事情,一来嘛,坟山离得比较远,女儿家来去一趟不容易。

二来嘛,在靠山村的大多数男人的眼里,只有男的才是传宗接代的,姑娘家的都是帮别人养的。

以后是要到别人家去生活的 ,这祖坟的香火,还是要靠男人来维系的。

“嗯,我知道的....”以前家里就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肖大山,每一次低落失绪的时候,都是去肖深坟前呆着......

这样的习惯,今年倒是没有过了,肖大山这么一想,好像今年也就是清明和娘回来的时候去了一趟,其他的时候自己忙前忙后的都忘了这回事。

“大川,你等会跟我一起去,春娘,你们就在家里,哪里也不要去!知道吗?”

“嗯,你就放心吧,家里有我看着没什么事的。”

“嗯,对了,等会儿你给我拿一吊钱。”

“你拿钱干什么?”春娘听到肖大山的这句话,有些疑惑了,肖大山自己身上不是有碎银子吗?

“嗯,每年这个时候,村里都会统一祭祖,祭祖用的东西,就平摊到家家户户身上。”

“这样啊,我去给你拿...”

春娘说着,回了屋里取了一吊钱,塞给肖大山。

肖大山收好钱,自己扛了一把锄头,让肖大川提上祭祖带的篮子,篮子里放的是一只猪头,三块饼,还有一些香和纸钱。

去肖三爷家汇合了。

春娘他们站在门口,远远的能看到萧三爷家的院子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都是村里的大老爷们,这扛着锹,有的提着锨,少不了的,是各家准备祭祖的祭品,看着热烘烘的,嘈杂声大的,就连站在家门口春娘他们都能听到。

“巧儿也想去看看....”巧儿自从发生上一次的事情以后,特别喜欢粘着春娘。

肖大娘倒是因为巧儿的事情变得沉寂了很多,在这个家里,很多时候都只是默默的做事,默默的吃饭。

这个样子的肖大娘,倒是让春娘想起了刚来家里的肖大娘,内心不由得感慨,人是会变的,不同的契机会让人变得不同的性格。

但是这样的肖大娘让春娘相处起来觉得舒心的很多。

“巧儿,等你以后大了,总是有机会的.....”其实对于祭祖这件事,春娘并不是很热心。

正所谓人死如灯灭,在春娘的心里,人死了一切就尘归尘,土归土。

死后即便弄得再热闹,再隆重,再重视,那也只是宽慰,还在世人的心里。

至于逝去的人,是没有人知晓的。

春娘也是在自己娘亲死的时候才认识到这一点,逝去的人,已经逝去了,活着的人再怎么补偿,都没有办法做到达成所愿。

“真的吗?”

“嗯....”春娘看着单纯的巧儿,心里希望她永远不知道祭祖到底是什么意思。

至于回李家村,春娘早就和秋娘他们说好了,等到明年清明节的时候,再回去。

距离李根生去世的时间还不长,村里的很多人都闲言碎语,难免会影响到秋娘,还有李夏德。

春娘小的时候没少被村里的流言中伤过,三人成虎,说多了,在坚硬的心智,难免会受到影响。

等到明年清明节的时候,也是李根生去世差不多六七,晚也晚不上几天,干脆到时候一起祭祖圆坟好了。

很快,肖大山他们的队伍人已经聚满了,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靠山村的祖坟走去.....

村里所有人都抬眼看着队伍的背影,在三两聚到一起诉说着家长里短的。

“好了,都别看了,咱们赶紧回家,准备今天晚上的年夜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