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姐,今天没事,我们叫上燕妮姐,东子,还有桃花姐他们上山去吧,昨儿个吃了赵大叔他们送来的山药,我觉得很好,今儿还想去挖点自家来吃哩。”海棠叫住锦葵,这个季节山上的好东西最多了,她一直想上山去,奈何一直不得空。

“行啊,你去叫桃花姐,我去找燕妮和东子。”锦葵点点头,她也想出去玩玩,不然整天在家不是炮制药材,就是帮忙看着弟弟,也挺无聊的。

胡氏和沈满房去了草药院子收草药,沈高山跟沈满园去接人,裴氏去了县城看食铺。李嬷嬷跟燕妮吃过饭就去了草药院子,大人就只有沈满仓跟罗氏在家。

不一会功夫,桃花,桂花,桑启,东子几个都背着背篓来了,锦葵跟燕妮也回来了。

“爹,娘,我跟姐姐们上山去了。”

沈满仓正在灶房前头剁猪草,听了忙撵出来嘱咐:“别背太重的东西,爹一会去接你们,也小心蛇,好好走路,别摔啰……”

“知道啦……”声音已消失在大门口。

这时候正是山里的山货成熟的季节,板栗,核桃,山葡萄,五味子,软枣子,这些果子都成熟了。

几人边走边捡,没一会就装了半背篓。

若是运气好,碰上山蘑,鸡枞菌,那可是顶顶好的。

孩子们就像一群小松鼠般,都紧着往背篓里划拉。

来到旧年海棠跟胡氏发现板栗的位置,今天的板栗依旧长的很好,不过海棠他们来的有点迟了,已经被村里人摘走好些,只剩下高大的树尖尖上还悬挂着不少板栗。

这倒也难不倒他们,先是桑启和东子两个男孩子,抱住树干左摇右晃,一阵用力,板栗落是落下来几个,奈何收效甚微。

见状,东子就拿了一根大棍子,“噌噌”两下就爬到树上,看见板栗就用棍子捅下来,其他人就在底下捡,不一会功夫,竟也是收获颇丰。

等把打来的板栗几人分着一装,每人的背篓里都有了小半篓子板栗。

东子见了推脱道:“海棠,我不要,我前几天跟我爹上山打了,多着呢!你们家人多,你多拿点。”

海棠想了想也没拒绝,到时候别的东西再给东子多点就行了。

几人又来到一片核桃树下,还是东子爬上树打,几人在下面捡。

海棠今天上山来的目标可不是板栗核桃,虽说这板栗核桃也是好东西,不过她今天要找的是野生山药。

这野山药既可以做吃食,也可以做药材,药效还好,滋补养生,养胃健脾。

不过这野山药行踪不定,而且生长的地方环境也很恶劣,海棠也不确定能不能找得到。

见海棠一个人脱离了队伍,细心的桑启就追了上来。

海棠是他们几个孩子里最小的,来之前娘也嘱咐他作为哥哥一定要保护好堂妹。

“海棠,你找什么呢?”桑启看她低着头,眼睛不停在草木之间寻梭。

“找野山药。”海棠头也不抬。

桑启自然也是知道这野山药的,以前家里穷,自个祖母是从不给他们吃饱饭的,没办法自己只有带着妹妹桂花跑来山上找东西吃,有时候是野菜,有时候运气好能掏到鸟蛋或者捡到野鸡蛋,更多的时候还是挖这野山药,洗干净了削去皮,搁水里煮煮就能吃,糯糯的,十分顶饿。

一路走,一路找,两人终于在一处土坡底下发现了野山药的藤蔓。

两人大喜,顺着野山药的藤蔓往下挖,直往下挖了两三尺,桑启手里的木棍都挖断了,终于看到了野山药的根茎。

只见它表皮是灰褐色的,上头长着粗粗须根,像长着胡须的红薯。

等到锦葵几人找来的时候,就看到两人蹲在地上,撅着屁股,哼哧哼哧的在跟野山药较劲呢。

身边堆了一堆有一背篓高的野山药。

“海棠,你挖这么多野山药干啥?”东子也上前来帮忙。

锦葵几人则是把挖出来的野山药抖抖泥巴,用布口袋装起来,等自家爹爹一会来挑。

这么多野山药,靠她跟妹妹两个小身板指定是背不回去的,上次那点竹笋都给她两累的够呛。

“野山药可以吃,又可以做药材,算是药食同源,而且跟洋芋,红薯一样放的久,浑身都是好处呢,这种东西,我肯定多挖些了。”海棠笑着说道。

“呀,这么好呢?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多亏了你告诉我了。”东子抠抠脑袋,一脸憨笑,简直跟他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海棠噗嗤一笑:“这野山药炮制也简单,不是什么精贵东西,你挖回去,切去根头,洗去泥土,用刀把皮刮干净,再晒干,就是一味药材了,你炖肉的时候放一点,好吃又健康。”

“海棠你懂的可真多,这野山药竟还有这么多讲究,我也挖点带回去晒干了自家吃。”东子兴高采烈,手上不停。

海棠点头:“一会你拿些家去,我们挖了这么多呢。”

东子也不跟他客气,脆生生的应了。

等到沈满仓找上山来,几人挖的野山药已经装满了两个布口袋,两个大背篓。

沈满仓用勾子扁担挑了两个布口袋,两个大背篓就东子和桑启一人背了一个,几人都是兴冲冲的往家走。

“爹,明天咱没事上山来采山蘑。”海棠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爱往山上跑,只感觉放眼望去,大山里到处都是宝贝。

沈满仓虽然挑着两布口袋的山药,但依然是脚下生风,嘴上应着:“这没下雨呢,山蘑只怕还没长出来呢,只有那深山里头阴凉地才有,咱们还是等着下雨了再来吧。”

闻言海棠有些失望,不过这话也是有道理的。她又不是真的六七岁的小孩,自然也知道这是自然法则,因此也没有不讲道理的歪缠。

东子跟在身后听了也说:“我爹前儿也说呢,这要是往年啊,早就下了秋雨了,天也该凉下来了,偏偏今年到今儿还没下雨呢。”

沈满仓也认同。他们这些靠天吃饭的农民,是最会看天气的。什么时候该有雨,什么时候该晴天,心里都有本账,门儿清呢!

海棠却是想起她生病时做的那个梦来,心头有了隐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