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养心殿。

朱悟?提着水果来看天圣帝,说实话,这是他第一次讨好便宜父皇。

“儿臣谢过父皇。”

朱悟?是真心的。

天圣帝若不开明,有些昏聩,朱悟?不会这么顺利。当然,无论天圣帝如何,只要战争没结束,他一样可以坐拥东北。

“哼,朕给你挡住这么大的麻烦,就拿这点水果?”天圣帝故意骂道。

“父皇,这可是我最大的努力了,您想想,我这身衣服,来来回回穿多少次了,我在京师,一处宅子都没有,每次回来都要住皇宫。”朱悟?顺话哭穷。

“行了,少在朕这里演戏,朕不给你安排府邸,自有朕的用意,再说,你住皇宫,能多陪陪朕和你母妃,一年到头都在外面瞎晃。”

“行吧,儿臣谢谢父皇。”朱悟?一脸不情愿的样子。

“好了,滚吧,朕要处理政务。”天圣帝赶人。

朱悟?无奈,不是说多陪陪嘛,怎么动不动就赶人。

旁边的总管刘迁低下头,不敢笑出来。

六皇子性格转变,洒脱不拘束,好像陛下和淑妃一家,才过得如一家人。

“别啊,父皇,我这不是来和你聊军务的,刚回来就被那些老顽固打岔,没来得及说。”

“军务,有什么事要朕支持?”

“我倒没什么要支持的,东北战场估计先这样僵持着,消耗倭国国力。不过,有一件事儿臣要和父皇请示,高丽地区已收复大半,儿臣决定建省,由大明直辖。”

朱悟?说完,天圣帝手中的笔停下,不解地看向朱悟?。

“老六,高丽王国是大明的属国,若直接并入大明,法理上过不去,会留下千古骂名。”

“父皇,倭国杀光高丽王室,高丽旧臣上书献地,儿臣以为问题不大。”

“而且,一年前,倭国自编自导一场高丽献国闹剧,高丽王国早已灭亡,法理上,高丽属于倭国。”

朱悟?让情报部门查过相关的信息。

“高丽王室被杀光了?”

天圣帝有些不信,不过,是有可能的,倭国突袭高丽王国,大军直接登陆汉城,俘虏一众高丽王室,不然,高丽王室肯定会逃到大明。

无论高丽属于谁,只要高丽王族站出来,法理上大明就要支持。

“是的,儿臣保证,信息真实。”朱悟?肯定能保证。

高辅在高丽地区捕风捉影,凡是沾亲带故的,基本上送去见阎王。

“既然如此,你去办吧,若出现问题,朕可不会给你兜底的。”天圣帝直接甩锅出去,能成,他是开疆扩土之君,不成,那是儿子阳奉阴违。

一句话,不能影响皇帝的声誉。

朱悟?:“》。。《”完全白嫖。

“这件事完了,还有事情吗?”天圣帝又要赶人。

朱悟?:“还有还有,儿臣认为,倭国战事暂缓,要准备对沙俄帝国的战事,这段时间来,沙俄在西域省不断发起进攻,西域边军不敌。”

“要按计划打下中亚和北亚,儿臣认为必须扩军,第一军、第二军、东北军放在东北,暂时不能调动,仅靠第四军一支部队,防御足够,进攻有点吃力。”

天圣帝点头,“那你准备扩多少?”

大明有钱,有武器,扩军不用担心,最担心的是军粮,大明一年的粮食产量是有限的,如今民生凋敝,百姓尚未恢复元气,粮食产量上不来。

“要在中亚和北亚同时动兵,至少要六十万人。”朱悟?初步计算一下,这是顶着打正面的情况,不是在北亚和中亚这么广阔的地方极限拉扯。

这么大的地方,几百万都填不满线。

天圣帝一听数字,眉头紧锁,派人去通知兵部尚书和朱易彬,朝廷能支持多少兵员,兵部尚书最清楚。

朱悟?喝口茶,缓口气。

半小时后,朱易彬和陈奇赶来。

听到朱悟?的计划,陈奇心里盘算,给出了回答,“陛下,若要征募六十万人,存粮是不够的,再过去一年的作战中,消耗得很大。”

“现今,大明在驱夷军和东北军编制下的一线作战兵力近百万,南部、西南、中部、西部的作战兵力有五十多万,在不算各省地方军的情况下,一线作战兵力一百五十多万人,远超过去两百年的规模。”

“若再扩军六十万,就算朝廷有钱,粮食没地方买。”

陈奇的话,让天圣帝沉默,朱悟?有些头疼。过去两年,朝廷的粮食消耗太大,在战争中,产量大减。

头疼归头疼,扩军是必然的。

若是列强不识数,一直孤立,他打完倭国,打完沙俄,就紧接着下南洋,把产粮区全夺过来。

朱悟?说道,“粮食的问题,本皇子来解决,陈尚书和朱将军提前制定招兵计划。”

“好好好,不愧是朕看重的儿子,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天圣帝见好大儿对任何事都不发愁,那个开心啊。

朝臣中多几个这样的人,大明何愁中兴。

想到这里,天圣帝发现,老六到处晃荡,东北却井井有条,这真的是制度原因吗?

朱易彬和陈奇听到龙言,脸色微变,很快就平复。

朱易彬当作没听见,转移话题,“殿下,若扩军六十万,将会缺大量的军官,您看从哪里调?”

“从各军抽调副职吧。”这个问题朱悟?不用考虑,“另外,在京师创建一个军官训练营,从全国抽调军官来培养,增强后备军官力量。”

在军事改革没有实行前,这是朱悟?想到的最快办法。

朱易彬大喜,这是真正的有用之法,“臣明白。”

扩军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具体操办由陈奇和朱易彬主持。

陈奇和朱易彬走出皇宫,两人像是有默契一般,沉默着走了很远。

到一处茶馆,陈奇邀约朱易彬喝茶。

朱悟?离开养心殿后,直接到永和宫吃晚饭。

朱悟湫看到朱悟?来了,开心得很,又有故事可以听了。

安亦夏一阵嘘寒问暖,生怕儿子在外受太多苦。

朱悟?和安亦夏及朱悟湫聊一会儿家长里短,才问一个对他来说有点尴尬的事情。

“母妃,外祖父一家在京师吗?”

安亦夏面露喜色,这孩子,终于愿意亲近她的娘家了。

“?儿,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是这样的,儿臣要在东北建立一个商会,需要有人打理,如今妹妹还小,三哥有公务在身,其他兄弟儿臣暂时不能用,想看看外祖父家有没有人才。”

“那正好,我们安家是经商的,我当年就是在商铺被你父皇看中的,你几个舅舅肯定能让你满意。”

“那行,在离开京师之前,您安排一下,我们去拜访。”

“好,母妃来安排。”

“去的时候,别忘记通知朕!”在母子俩说好后,外面传来天圣帝的声音,应该是听了一会儿墙角。

“陛下,您下朝了。”安亦夏丢下儿女,去招呼皇帝。

朱悟湫瘪嘴,向朱悟?做一个我受够了的表情。

朱悟?无奈笑笑。

不多久,朱悟涛也赶来了,估计是便宜父皇叫的。

每次朱悟?回来,天圣帝总会安排团圆饭。

其实,朱悟?感觉这样不好,容易引起皇后和其他妃子的嫉妒。当然,后宫的生活,朱悟?从不关心,也不敢关心。

时隔两个月,永和宫再次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