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锣鼓敲响三声之后,院试正式开始。官差捧着试卷一个一个考棚分发。第一天便将经义、论、策和诗赋的题目以及稿纸、答纸分给考生。

李延宁控制着自己的呼吸,让自己微微加快的心跳平复下来。他领到题目后,先扫视一遍。经义题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这句意思是百姓富足了,您又怎么会不富足呢?李延宁思考了一会儿后,决定从“民自富于下,君自富于上”来破题。

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君才有可能从百姓那里获取更多赋税。假如国君不体恤民情,不顾及百姓生计,百姓生活尚不能自足,又怎么可能去拥护国君?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民富才能国富,其他方面才能兴旺发展起来。

这题对李延宁来说不难,他心中有数后,接着看论的题目,此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

乍看之下有些陌生,李延宁头脑中不断翻阅着书籍。一会儿后,他记起来,这句典出自《尚书》:“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

找到出处后,李延宁不禁扬起嘴角,这道题目就是他前世司法上的“论疑罪从轻”。

然后他赶紧看他最擅长的策论,看完题目,李延宁内心突突突地跳起来,这次策问竟然考如何治理水患。学政是因为想到河西县的水患而得的灵感?

早在叶明回来告诉李延宁河西县大坝决堤,水患肆虐时,他就有想过如果他是河西县县令,遇到水患,他会如何处理,为此他翻过专门治理水患的书籍,加上前世学过的一些知识,这道题简直就是白送!

河西县的水患虽然人人皆知,可如何治理却未必了解,学政竟出了一个这样人尽皆知的时事,这一招简直是灯下黑啊!

李延宁收回高兴的心情,开始看他最不擅长的诗赋。诗题:赋得绿柳才黄半未匀(得黄字五言绝句)。这是说围绕“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为主题写一首带有“黄”字的诗。李延宁思索了一番,决定写一首关于春天万物勃发的诗。

第一天考试精神最好,他先写经义和策问,第二天精神尚佳,他写论和诗赋,最后一天精神比较不济,思考空间较小,就好好抄写。

第一天他吃的是干粮,大脑被调动起来后,他思维活跃,下笔如有神,在天彻底黑下来时,他已经写完了经义和策问的草稿,还把论的大纲写出来。

天黑后,其他考棚的考生大多点灯写题。李延宁却将木板放下来,蜷着腿准备休息一晚。前世他为了工作经常熬夜,身体底子都熬坏了。这一世他的生活作息规律,身体还年轻,熬夜不成问题。

但他不想熬夜,睡觉才能养足精神,还有两天,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原以为他会睡不着,凌晨时分他竟然迷迷糊糊睡着了。

第二天,他被隔壁考生从木板上翻身摔地的声音吵醒,醒来后非常精神。他去茅房解决了一下个人问题,又找官差打了盆水,洗了把脸。他食不知味地啃完干粮,开始写论和诗赋。

论写得很顺利,到诗句时,就卡壳了。他费了些时间,所幸还是挤出来了一篇春天的诗。

到了下午,他见时间尚早,便将经义抄写到答纸上。写好后,等墨干透,才卷起来放一边用油纸包住。他似乎隐隐有听见雷声。

答纸每道题目一大张,若是有涂改或者损坏,可以向巡逻的考官要求再拿一张,但会被记录在案。

若是两人文章水平相当,难以取舍,谁费答纸多可能就会落下乘。因此大家都先打草稿,再抄写,抄写好后还必须保存好。

昨天和今天白天,李延宁都吃冷食,他决定今天晚上煮点热食。他拿出米、干肉和姜片,加了水后,点燃鸡鸣炉,拿着勺子搅和着锅里的粥。

随着天边彻底黑下来时,李延宁点了蜡烛,这时候肉粥也浓稠了。香喷喷的味道不时传出来,引得隔壁和对面考棚的学生大瞪着李延宁,他们啃馒头干粮,这人却在煮肉粥,此有此理!

李延宁闻着空气中喷香的味道,在心里感谢他娘亲的细心和贤惠。一碗肉粥下肚,身体立即暖烘烘的,姜片驱散了身体里的寒。

吃饱喝足后,李延宁吹了蜡烛开始呼呼大睡。半夜果然电闪雷鸣,一道闪电将他照醒,他立即放下油布帘。

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还好他有准备。其他只带油纸伞的考生有些措手不及,遮了这里,那里又飘进雨丝,手忙脚乱不说,还有把草稿打湿了半夜在那哭嚎的人,被巡逻官差以喧哗为由拉出去。

李延宁听得唏嘘,他翻身起来又将写好的稿纸和答纸再检查一遍,确保油纸包裹得好好的,才又放回考篮里,在考篮盖上衣服放在自己触手可得的地方,继续蜷腿再睡一会儿。

一个晚上,他听着雨声不知道什么时候入睡了。考试第三天,下了一夜的雨后,早上竟然阳光明媚,在鸟儿的啼叫声中,李延宁醒来,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睡眠这么好,果然考试太费脑了。

昨夜下大雨,气温骤降,今早他听到不少咳嗽声,他赶紧将驱寒药丸拿出来吃一粒预防一下。所幸这是最后一天了。

这些年,他坚持锻炼,身体素质已经很好了。虽然家人觉得他瘦,但其实他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身材。他煮了热水,就着馒头填饱肚子。

考了三天出来,虽然很疲惫,但他还算好。隔壁的考生竟然发起烧来,如果他前两天有将题目都打好草稿,这会儿就剩抄写那还好,顶多影响卷面。若是题目还没写完,现在就算坚持作答,也影响发挥。

能走科考之路的文人,没有一个是病秧子,体弱之人撑不过科考的漫漫之路。

李延宁最后一天剩策论和论以及一首诗的抄写。一大早他上了茅房后,开始聚精会神抄写起来。

下午申时,李延宁已经誊抄完,墨迹也干了。他才举手交卷,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泰然自若地提着考篮走出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