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书:我养的暴君幼崽又奶又乖 > 第84章 得之我幸,失之他们命——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4章 得之我幸,失之他们命——短

听出穆浅染语气中的坚定,詹夫子便也不再言语,只是捋着胡子陷入沉思。

不知是在规划自家太子殿下之后的课程安排,还是在想谁能帮穆浅染解决这个问题好让太子殿下的排课不受影响。

“先生,默好了。”

两人沉默之际,那边三个一心三用的学生也默好了自己今日份的考卷。

“嗯,去用膳歇息罢,下一场继续去考。”穆浅染拿过三人的考卷,嘱咐道。

此话一出,三人的眼底皆闪过一丝喜意。

先生说的是下一场继续考,而不是等团榜结果。

这说明什么?说明先生对他们的实力十分有信心。

可……先生还没看他们的答卷呢,若是他们这次没发挥好落榜了呢?

这个念头出来的一瞬间,周颉三人眼底的喜意便消退了些许。

“怎么?信不过先生?”穆浅染有些好笑道,“那行,等詹夫子看完,让詹夫子给你们评一下。”

“学生不敢!”

三人连忙俯身告罪,他们怎么会不信先生?他们分明是不信自己。

不信只好好学了一年的自己真的能不辜负先生的期待上榜。

但很快,他们连这点不自信也烟消云散了,因为——

“尚可。”

不过片刻,阅卷无数的詹夫子便给了个不低的评价。

这是三人这段时间来,从詹夫子口中得到的最高评价。

毕竟就连天分奇高的穆子修在詹夫子那里,也只是个“不错”的评价。

因此,三人觉得自己能得到比“不错”低一级的“尚可”已是十分不错。

要知道,他们在詹夫子那儿,除了初见那日得知他们只学了一年时给了个“不错”的评语外,平日他们写的文章大多都是一个“差”字。

甚至有时还能突破记录,得个“极差”。

那段时间,三人都是靠着自家先生那出神入化的阴阳夸奖才撑下去的。

什么“能写出这样的试帖诗,也算是不辱你们只学了一年的学龄”。

或是“你们的水平……怎么说呢?有种三伏天里穿棉袄,不犯法,但给人一种病得千奇百怪的新奇。”

再或是“罢了,终归是我这个先生强求了,你们如此水平还能有如此坚定的向学之心,已是世间少有的坚定之才。”

三人白日里故作坚强,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夜里,却只想抱头痛哭至三更。

这么想着,眼眶便有些微红,又齐齐行了一个大礼:“谢过先生,谢夫子!”

方才麻利退下。

而直到书房的门被关上,里头的两人方才细细研究起来三人考卷。

“不错,能写出这几点来,说明这书是真的读进去了。”

“试帖诗也做得颇好,若是不出意外,应是能进二十名。”

县试的录取,虽然前二十名是正式录取,但团榜上可不止这二十个位置,而只要是上了榜的,后面都能继续考。

以詹夫子和穆浅染的眼光来看,三人不出意外应是都能进前二十,只是先前都十分默契地没有说。

詹夫子不说,是因为摸不准绥阳县阅卷官的喜好,怕到时没进前二十,会影响三人的心境。

而穆浅染不说……纯粹就是懒得说了,管他第几,反正能考就继续考。

“说来,老夫倒是有一事想请教穆先生。”詹夫子忽地道。

“夫子但说无妨。”

说实话,每次听到詹夫子叫自己穆先生,她都有种被导师喊去谈话的不适感。

“你如今这般用心培养三人,倘若日后,三人因为金钱利益而失了本心,背叛了这份师生情,你待如何?”

“那又如何?”穆浅染笑着将试卷放入抽屉收着。

正想说“师生情这种东西,得之我幸,失之他们命——短”时,又想起钟叔给自己的那份詹夫子的履历。

于是紧急换了个方式道:“我只管尽我所能,做我该做之事即可,

他们若是能一直保持本心,那便是这份师生情之幸,若是他们被那花花世界迷了眼,那……”

沙哑的声音顿了顿,在詹夫子以为她要说“那便是我看走眼了”时,原本有些沙哑的声音里忽然带上了肃杀之情:

“那便让钟叔跑一趟,左右不过是一份去黄泉路的车票,顺手的事。”

瞬间被梗住的詹夫子:……

门外,去而复返准备和先生提议下一场别让子修师弟给他们送考的周颉三人……默默收回了脚。

三人僵硬地扭头,目光呆滞地看了看身边的人,齐齐一抖。

良久,方才如无事发生般,同手同脚往自己的小房间去,越走,脚步越快,最后甚至都不约而同地跑了起来。

呜呜呜……夫子的可怕,已经不能用言语来形容了!

书房内,听到细碎脚步声远去的某位无良先生,唇角微扬。

得到答案的詹夫子显然有些讶然,却不再说什么,只是道了别便起身离开。

穆浅染见状,立马放下手里的稿纸,意思意思地送这个老先生到门口。

直到目送老人笔直的身影远去后,才回到案桌上。

眼下,她发愁之事有二,一是县学的教法。

倒不是她对自己没信心,而是县学的学生与丹平村不同,后者类似于后世贫困地区的学生,对支教老师的崇拜和敬畏几乎刻在骨子里。

前者嘛……毕竟是绥阳县这个小县城中的小康人家,如果不能用财力和权力震慑住,那就只能靠实力征服了。

所以,这县学的教学方式,自然不能像丹平村那样花样百出,她得低调又有内涵地装个x。

二来,她还得操心村学那群“望师石”,自己不在的这两个月,他们的课业要怎么办?

周颉三人倒是不用担心,县试前二十名的学子,入个县学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她要操心的,是剩下那十二个留守学生。

他们已经落后周颉三人一步了,再放任两个月,这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

周颉三人之所以能进步如此神速,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和她与詹夫子时不时的指点外,主要还是这次的吉州、琼州之行,让三人开了眼界。

眼界广了,写出来的四书文自然就比旁的童生要更言之有物。

她作为先生,虽然没有义务照顾到每个学生,但毕竟是她辛辛苦苦培育了一年的苗苗,还是要尽心呵护下。

穆浅染一面沉思一面将先前罗列出来的几个方法都划了去,最终,只留下了一条,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