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罢工中,前任勿扰 > 第172章 王府侍女罢工中(4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2章 王府侍女罢工中(42)

苏州城。

此时距离新帝登基已过数月,沈繁璃那时听到启王登基这个消息后并未如同戴景胜一般十分震惊,仿佛早有预料一般。

戴景胜问着:“繁璃,你可听到刚刚那人说的什么?”

沈繁璃喝了一口茶,点点头。

看到沈繁璃的神色,戴景胜有些疑惑,“你就一点都不惊讶吗?”

沈繁璃点头应声,“确实惊讶。”

和她口中所说的话完全不一样的是她的反应。

戴景胜轻啧一声,“也是,听父亲所说,你在启王府中长大,与那启王定是......”

碧儿给人斟上一杯茶递上,“戴公子,喝茶。”

沈繁璃并未说什么,戴景胜也没接着说,似乎明白了什么,后面也没有再提及此事。

之前不是没有问过沈繁璃在上京的事,提及启王,沈繁璃大多敷衍过去。

戴景胜便明白,启王和沈繁璃之间,必定发生了什么。

......

*

沈繁璃那日在坐船游湖,在上岸没多久的时候天上忽然下起雨来。

这场雨下得有些猝不及防。

沈繁璃身边跟着的人也并未带伞,她在一处亭子中等着小厮去买伞回来。

忽然又有两人小跑过来躲雨。

沈繁璃本来是没有注意的,后来还是那人出声之后,她才发现原是熟人。

“沈姑娘?”

沈繁璃顺着声音看去,就看到了人。

她有些惊讶出声,“文大人。”

文鸿朗刚刚只是途经此处,结果便下起雨来,眼看雨就要越下越大,看到这处亭子后便想着来躲一阵雨,等雨停了再离开。

他也没想到会遇上沈繁璃,当初都说沈繁璃已经身死,文鸿朗还伤心了许久,去问启王殿下沈繁璃是否不在人世,他话都尚未说完,便被启王叫人给赶了出去。

文鸿朗这次来苏州是因为族中之事,顺带也在调查一件案子。

他难掩震惊神色,“真是沈姑娘,文某还以为看错了。”

“之前文某还听说......”他顿了一下,觉得说那些不好,便说,“想来是道听途说,那些人说的胡言乱语罢了。”

“还好......”

说着他又喃喃两句。

他的声音很小,完全被雨声给盖了过去,沈繁璃没有听到。

不过大概就是说她假死的事。

沈繁璃便只笑笑。

“文大人来苏州城是?”

文鸿朗很快应声,“家中有事,再加上办案,便回来了。”

文鸿朗家在苏州,沈繁璃也是知道的,不过她没特意记,此时文鸿朗说起来她才想到。

他又问道,“不知沈姑娘在上京是所为何事?”

沈繁璃:“我父亲在此处。”

“那沈姑娘是以后定居在此处了吗?”

沈繁璃点点头,“或许是的。”

“但也说不好。”

她没有自己将话给说绝了,毕竟她确实不确定。

沈繁璃看向亭外正在下雨的天,“不过确实如文大人所说,江南的风景确实不错。”

文鸿朗循着视线看去,就见烟雨朦胧的小桥流水,路上有人撑着油纸伞经过,他温声道:

“确实如此,不知沈姑娘现在所住何处,文某自小便在此处长大,若是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带沈姑娘一览姑苏临安之风景。”

沈繁璃摇头,“不必麻烦文大人了,文大人公事繁忙,另外族中还有事要处理。”

文鸿朗抬眼看着沈繁璃,脚步迈动一步,然后又退回去,温声说道:“不麻烦的。”

沈繁璃还是没有松口。

“沈姑娘是一介女子,在外行走定是多有不便之处,文某只是想知道沈姑娘现居何处,等日后有时间的话可以邀姑娘一同喝茶,若是言语不当之处,还请恕文某唐突。”

说完文鸿朗还朝沈繁璃拱手行了一礼。

沈繁璃往侧走了一步,避开他的礼,“文大人快请起。”

她说道:“如果欲要一览江南之风景,我身边有些人手,在外行走还算方便。”

小厮已将伞给买了回来。

沈繁璃撑伞离开前,留下了一句:

“若是文大人有事寻我的话,那便到长明街的云林院中寻我便是。”

文鸿朗看着人消失在视线中,这才收回目光,这才发现亭子边上留下了一把伞。

他都没注意到沈姑娘何时留下了伞。

将伞拿在手中,低声自语:“长明街,云林院。”

*

文鸿朗了完家族事之后,便去了沈繁璃口中所说的云林院登门拜访。

文鸿朗还往沈繁璃身后看了一眼。

瞧见他的目光,沈繁璃便问道:“文大人,是在找何人?”

“并未,沈姑娘见谅,”文鸿朗收回视线,有些歉意的笑笑,“文某只是想起之前沈姑娘所说的父亲,便想着拜访一番。”

说完还将手中的备好的礼递了过去,“沈姑娘,这是给沈叔父的见面礼。”

沈繁璃摆摆手,“我父亲不住这里,还有,我是跟我母亲姓。”

文鸿朗惊讶了一瞬。

悬在半空的手收回来也不是,不收回来也不是。

沈繁璃便道:“文大人,不必多礼,这礼便不收了,来人,给文大人上茶。”

“东西拿来了哪有再拿回去的道理,沈姑娘还是莫要同文某说笑。”

文鸿朗将东西给了一旁的小厮。

“还请沈姑娘替在下给您父亲问好。”

小厮拿着东西,视线有些慌乱的看向碧儿,在碧儿的点头下这才拿着。

确实如文鸿朗所说,不好让人将东西又给拿回去。

反正是拿给父亲的,明日去戴府的时候便将东西带过去好了。

沈繁璃抬手示意人请坐,“多谢文大人,我会转达给我父亲的。”

一边的丫鬟给人斟茶。

斟完茶之后便下去了。

文鸿朗同沈繁璃聊了几句日常问候。

他端起茶喝了一口,终于说到此次来意,“沈姑娘近日可有时间?”

沈繁璃点点头,“文大人有何事?”

文鸿朗耳根有些红,“不知沈姑娘可否赏脸与在下一同前往西照寺院。”

见沈繁璃正要摇头拒绝,他很快又便接着道:“在下是为家母求平安,已经和慧能大师约好,沈姑娘若是无事的话,也可一同前去。”

沈繁璃沉吟片刻,答应了。

戴三爷前些日子偶感风寒,断断续续十多天才好。

沈繁璃听到这事,便想着近来确实可以去寺庙给父亲求个平安。

......

西照寺。

两人见过慧能大师后,沈繁璃与文鸿朗行走于寺中。

寺庙清净,今日没什么人来。

沈繁璃看着池塘中一动不动的乌龟,她停下脚步。

文鸿朗见状也停下来。

繁璃想起刚刚所见的大师一手敲着木鱼,一手捏着佛珠,见到她的时候难掩诧异的目光。

虽然仅仅一瞬,繁璃依旧捕捉到了。

繁璃回想着适才慧能大师口中所说的那些,他说:“这么多年,施主是老朽遇到的第一个看不透的人。不过施主倒是与老朽有缘,老朽有一物想赠于施主。”

他将手中佛珠置于桌上,推至繁璃面前。

文鸿朗听到这里时也有些困惑,便问道:“慧能大师是何意,沈姑娘她......“

慧能大师继续敲着木鱼,眉宇间给人一种一股淡然于尘世之外的感觉,淡淡出声:“时间因果,皆有轮回,终有定数。”

离开之前,繁璃还隐隐听到几个字,“世外之人......”

她不知道这和尚所说,是原身还是她?

原身不是这个时代之人,而她,亦不是。

不过,确实有两下子。

起码不是什么枉得虚名之人。

繁璃想着这些话,莫不是那和尚说的是她不成。

那什么因果轮回,世外之人又是指的什么?

难道说的是她在小世界穿梭之事?

繁璃并不认为这和尚说的话是准确的,她上个世界没少和禅宗那些人打交道,也没见哪个人修成真佛了!

什么定数命数的,都是狗屁!

一个人的命如何,难道真让上天决定不成!

繁璃不管他人怎么想,她所想的便是,命运只能靠自己改写。

每个人的路不同,她不管他人如何。

她做自己便好。

繁璃拨着手中的佛珠。

旁边的声音打断了繁璃的思考。

“沈姑娘,在想何事?”

文鸿朗顺着沈繁璃的目光盯着那个池塘半晌也没看出个啥来,只看到一个乌龟懒洋洋的待在池塘中。

繁璃回过神,摇了摇头,“无事。”

“回去吧。”

回程的路上。

文鸿朗看着目不斜视往前走的人,在经过一家糕点铺的时候,问道:

“沈姑娘,此处的糕点卖得极好,要尝尝吗?”

这家糕点铺已经开了数年,在文鸿朗幼时记事起便开了,现在是换了店家的儿子在做糕点。

沈繁璃在苏州城待了数个月,手中还有一家糕点铺让碧儿两人做糕点玩,她平日没事的话也会去铺中转转,自然知道这家老字号的店铺,“不必。”

然后说道:“我开了一家糕点铺,若文大人喜欢糕点的话,明日差人送些去你府上。”

文鸿朗有些诧异,他没过多打听沈繁璃的事,确实不知道她还开了一家糕点铺。

不过,倒是听说,她名下有一锦绣布庄。

是现下苏州城的第一布庄。

这并不是他打听的,而是回来之后家人里所说的。

那时听到他还觉得可能只是同姓,毕竟女子经商一事从未听过,而且确实厉害。但文鸿朗其家人提及这事的时候,几乎都是说荒唐的,称赞的很少。

世人多是因循守旧,一旦有人冲破旧制,便会有更大更多的抵制之声。

文鸿朗后面知道这人是沈繁璃之后,还特意说她很厉害,让家里人不能带着偏见看人,还直接道明,沈繁璃是他的朋友,亦是他心仪之人。

他说完这话,将他父母气得不行,还将他罚跪祠堂。

......

文鸿朗点点头,“那便多谢沈姑娘了。”

“之前听沈姑娘说想来江南看看,那时文某便想着要带沈姑娘来一趟,没想到倒是沈姑娘自己先来了。”

“此前我曾去启王府,不知是启王对在下有意见还是怎么,将我赶了出去,还说一些......”

沈繁璃皱起眉头,“文大人。”

文鸿朗看着她,就见沈繁璃说:“此前的事已经过去,我与......启王他现在并无什么干系,今日之事多谢文大人了,我先回去,改日请文大人喝茶。”

恰好拐过一条街便是沈繁璃的住处,沈繁璃便先行一步离开。

文鸿朗本想将人送回去的,这下只好看着人离去。

他本来还想和人多在一起,等日后再进一步述说自己的心意。

她并不似寻常姑娘,文鸿朗也很少和姑娘家打交道,不知道该怎么做。

希望下次见面并不远。

他转身朝文府而去。

*

启王要南下微服私访之事只有少数沿途官员知晓,民众很少知道。

戴三爷听闻消息后便和沈繁璃提及此事。

沈繁璃还没有反应,一旁端着茶进屋的荆儿却是将失手将杯子砸在地上。

戴三爷看了一眼,就见沈繁璃说道:“荆儿,不是说过,你去玩便好,不必侍候。”

荆儿面上还有些错愕,正欲说什么,沈繁璃摆摆手之后还是退下了。

随后问道:“父亲,可知新帝南下所为何事?”

戴三爷摇摇头,“说的是考察民情,微服私访。”

“但新皇登基才多久,按照常理来说本不该......”他看向沈繁璃,“璃儿,新帝南下可是与你有关?”

沈繁璃摇头,“不知。”

戴三爷:“你同为父说说,要避开吗?”

“若是你不愿意见到他,那为父这便安排你往金陵或是祈州而去。”

戴三爷不知沈繁璃在上京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她来这么久,并未提到启王只言片语。

之前亲王之身的纨绔启王,戴三爷都与之不能相提并论,更何况现如今已经是登基的新帝,皇权之下都是不足为道的蝼蚁,何况是商人。

只不过,若是璃儿不想见新帝,那他定会让她如愿。

“父亲莫要担忧,事情并非是你所想的那般,若是不放心的话,那我明日便去金陵好了,恰好大哥前两日书信于我,让我过去一趟。”

戴三爷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