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进了殿内,只见崇祯皇帝换了一身常服,坐在书案之后,书案前面摆放了四个绣墩。父子四人行完礼后,崇祯皇帝命令所有宫娥宦官一律退出殿外,没有命令不可接近。

看到这架势,朱家父子四人都不由得有些紧张。崇祯皇帝指着绣墩笑道:“卿等不必拘束,坐下答话。”

父子四人口称不敢,崇祯再次赐座,父子四人谢恩后,战战兢兢的刚要坐下。

崇祯突然问道:“天明,带烟了吗?”朱天明下意识的就要伸手掏兜,突然整个人都僵住了,一脸震惊的看向崇祯。

崇祯朗声大笑道:“靖海王,大西洋一别数月,近来可好呀?”

听闻此言,朱天明脑子里轰的一声,如被雷击,一下没坐稳顺着绣墩边上就滑了下去。

崇祯又说道:“演技真浮夸,还掉凳了。”

朱天明坐在地上,双手抱着绣墩,嘴巴张的大大的,嗓子眼里呜呜了几声,完全呆住了。

崇祯皇帝突然哈哈大笑:“天明,我终于也看到你大脑死机是什么样子了。”

朱天明用手指着崇祯皇帝,磕磕巴巴的说道:“你,你,你,天佑?”

已被这一幕彻底吓傻的朱嘉岩猛地跃起,大喝一声:“逆子尔敢。”一脚把朱天明踹倒在地。

随即便和另外两个儿子一起趴伏于地全身战栗,抖似筛糠的道:“逆子无礼,冲撞天子,微臣之罪,请陛下息怒”。

崇祯皇帝赶忙上前拉起朱天明,对朱嘉岩三人说道:“不必紧张,三位爱卿快快请起,我与天明是兄弟,刚才只是开个玩笑,不必在意。”

朱天明一把抱住了崇祯皇帝,哽咽着说道:“妈的,我还以为你死了呢,你还活着,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崇祯也抱着朱天明哽咽道:”是呀,又见面了,我也以为你死了呢,直到刚才你那句天佑大明,我才确定是你。”

“都没死,真是太好了,咱们还能在一起。”

说罢两人又哭又笑闹作一团,突然,崇祯推开朱天明道:“咱俩死活暂且不说,我感觉你爹就快被吓死了。”

朱天明转身一看,朱嘉岩父子三人已是面如土色,嘴唇发紫,汗湿袍襟,全身抖个不停。

朱天明和崇祯赶忙平复了情绪,崇祯恢复了帝王的威仪,说道:“三位爱卿且在此稍坐,朕与天明有几句话说,旁边几案之上备有瓜果茶点,三位爱卿可自便。”

朱嘉岩哆哆嗦嗦的回礼道:“皇上请自便,臣等在此等候便是。”

说完,崇祯皇帝搂着朱天明的肩膀向龙书案走去,崇祯坐到宽大的龙椅之上,顺手拍了拍,朱天明也一屁股坐在了崇祯身边。

看到这一幕,朱嘉岩又要起身跪倒,崇祯向他挥了挥手,示意他无妨。崇祯说:“看来咱俩大难不死,都穿越回来了。

以前在你那里一直受你的照顾,这次到了我的地盘,你有什么需求,尽管跟我说。

我先给你找个差事,方便你进出皇宫,至于官职爵位,后面再找由头加封。

没想到老天爷又给了我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这次咱们哥俩一定要扭转历史,重新中兴大明,共掌天下。”

朱天明沉默了几秒说道:“天佑,你是知道我的,我是一个没有野心又十分懒散的人,我既不喜欢当官,也不会当官。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条有吃有喝有钱花的咸鱼,每天看书,四处游荡。当官治国什么的我真的做不来呀。

之前一个企业都把我烦的不行,更别说现在是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

何况我现在有个当皇帝的兄弟,正该好好享受一下每日里游手好闲欺男霸女的幸福生活。

你刚才问我有什么需求,我最大的需求就是,能当个闲散的公子哥每天幸福的混吃等死。”

崇祯凝视着朱天明许久,无奈的叹了一声道:“你说的也对,这个时代的纷争,本来就与你无关,也确实不应该把你卷进来。

我明天就封你个巡按天下的钦差,你就可以痛痛快快的游遍天下了。

等你巡按回来,我再封你个爵位,让你好好享受余下的人生。

明年就是崇祯元年了,你抓紧好好享受,17年后李自成破北京,建奴入中原。

管他什么战火连天、生灵涂炭、百姓凋敝,到时候朕再去煤山自挂东南枝,你找个水坑举身赴清池。运气好的话,没准咱俩还能回你那里去看2020奥运会。

什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三日,反正跟咱们也没啥关系了。”

听完这番话,朱天明一脸便秘表情的沉默了半晌伸出了大拇指。

随后抱拳说道:“臣愿为陛下效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在这时,突然听到殿前咣当一声响,二人抬头看去,发现朱嘉岩已经摔倒在地,昏了过去。

朱天明赶忙跑下去和两个弟弟一起搀扶起父亲,崇祯急忙派人唤来了御医,一番抢救之下朱嘉岩终于醒了过来。

在御医确定他身体并无大碍之后,崇祯也只得先让他们父子四人回府休息去了。

到家以后,苏醒过来的朱嘉岩看着围在身边的全家老小呆愣了好一会儿,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吓煞我也。”

随后向朱天明问道:“今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天明看了看满屋子的人,朱嘉岩立即会意说道:“我没事了,都出去吧,我有话要问天明。”

待家人都各自回房了,朱嘉岩才又问道:”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咱家与信王府素无来往,更何况是如今信王已经为帝,你怎么可能与他旧识?还以兄弟相称?”

回来的路上朱天明就已经编好了说辞,对父亲说道:”其实前一阵我昏睡之时做了一个怪梦。

梦中我与皇上历经坎坷生死与共,最终辅保着皇上中兴大明。

在梦里皇上最后还封了我靖海王。可今天才知道,皇上居然和我做了同样的梦,分毫不差。所以才这般亲切。”

朱嘉岩听完久久不发一言,最后紧紧攥住朱天明的手道:“竟然你和皇上有如此奇妙的缘法,这是上天赐的,也是咱们朱家历代先祖积下的福报。

你要好好把握机会,辅佐天子励精图治,再创盛世啊。”

朱天明认真的说:“父亲放心,孩儿与皇上情同手足,必当尽心竭力辅助于他。”

朱嘉岩拍着朱天明的手点点头,又道:“还有一点你千万记住,你和皇上就算亲如手足,但也只能放在心里,不能说出来,更不能表现出来。

切不可乱了纲常失了规矩。你若是仗着这层关系误君害民祸乱朝纲,不等别人,为父就亲手诛杀了你。”

看着朱嘉岩灼灼地眼神,朱天明郑重地答应道:“父亲放心,孩儿谨记于心。”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一个司礼监的随堂宦官就手捧圣旨到了朱府,朱嘉岩赶忙带领家人迎接圣旨。

传旨宦官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神机营中军朱嘉岩长子朱天明聪颖敏达,勤奋好学,自今日起,任天子侍读,赐宫内行走,随侍朕侧。钦此。”

接旨已毕,两个小宦官端过来袍服和入宫腰牌交由朱天明接下。传旨宦官说道:“朱大人、朱侍读,咱家这就回去复命了。”

朱嘉岩赶忙拿出十五两银子塞给三个小宦官,假意推辞了几下,三个小宦官就高高兴兴的收起银子回宫去了。

朱天明不敢耽误,也换好了袍服前往皇宫。

一名宦官将朱天明带到了御书房内,将朱天明引到御案旁的一张书桌后面坐下,又有宫娥献上了香茶和两匣蜜饯糕点。

那个宦官对他说:“皇上正在朝上,着咱家带朱侍读在御书房稍作等候,但有什么需要的直接吩咐咱家即可。”说罢退出了御书房。

朱天明仔细打量着皇帝的御书房,和自己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并没有以为的那般豪华,一排一排的摆放着很多的书架,书架上堆放着很多的书籍。

无聊的朱天明起身在书架上翻看着,挑了一本书回到座位上看了起来。

临近正午的时候,房外传来一行人走路的声音,随后崇祯皇帝走进了御书房。

朱天明赶忙起身行礼,被崇祯皇帝笑着打断道:“行了,没有外人的时候,咱俩不讲那些虚礼。”

然后坐在御案之后。对朱天明说:“天明,现在我新登基,朝中之事千头万绪,所以急着跟你商量。以后你就每天中午过来,咱俩在御书房商议国事。”

朱天明道:“臣领旨,不过皇上,我一早就出来了,还没吃饭呢,有点饿了。”

崇祯哈哈大笑:“我倒是忘了,这就传膳,咱俩边吃边说。”

随即吩咐小宦官在御书房用午膳,不一会饭菜上来,两荤两素素一盆汤。朱天明打趣道:“四菜一汤?皇上每餐都这么简单?”

崇祯笑道:“我一个人也吃不了很多,这些足够了。”

朱天明也不客气,一边吃着一边问道:“现在朝中是个啥情况?”

崇祯回道:“其他的还好说,只是有些事我拿捏不准。

自我即位以来,先是杨所修、杨维垣弹劾魏忠贤的亲信崔呈秀,后来又有陆澄源、钱元悫、史躬盛等言官直接弹劾魏忠贤,这些题本均被我留中了。

如同之前的历史一样,又是嘉兴的那个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弄得朝野沸腾。更是有越来越多的大臣题奏要废除厂卫。

再有就是建奴自萨尔浒之战以后,声势越发大了,已占了关外大片土地,任意屠戮我大明子民,蒙古诸部也开始蠢蠢欲动,时常骚扰边境。

可自万历朝之后兵备愈发松弛,军队空额甚多,再加上一些凑数的老弱病残,真正的能战之兵能有三成就不错了。”

朱天明道:“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崇祯皇帝放下了碗筷,说道:“综合后面的历史和后世的评价,仔细想来魏忠贤虽然罪大恶极,但也确实做了些实事。

尤其是征缴工商税、矿税充实了国库,再有大力发展火器,还提拔了一些可用之才。

况且皇兄大行之前也曾对我说过,魏忠贤是留给我的钱袋子。所以我不知道现在到底对他是该用还是该杀。

至于厂卫,我不打算像之前那样废除,但是现在群议汹汹,我想限制削弱一下厂卫的权力和实力。

至于兵备,相关人员利益盘根错节,牵扯太广,我一时还没想好该怎么处理。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

朱天明咽下口中的饭菜,说道:”魏忠贤的功过是非暂且不论,最起码现在不是杀他的时候。

他活着东林党人和满朝官员心中就会有所忌惮,他是一颗可以制约百官的棋子。

不过确实要好好敲打他一下,还有他手下那些阉党成员、徒子徒孙的也要好好整治一番,让他们认清谁才是该效忠的对象。

厂卫的话是绝不可以废除的,也不能削弱。你刚刚即位,皇权还不稳固,厂卫则是你稳固皇权最大的依仗。

只是现在的厂卫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病,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厂卫好好整顿一番。

尤其是指挥使田而耕,也是阉党门下,与魏忠贤沆瀣一气,必须把它换掉,把厂卫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至于军队,现在不宜大动,本来北方就不太平,如果现在大规模的整顿兵备,万一导致军心动荡甚至激起兵变,实在是大大的不利。

所以暂时不要去动那些卫所兵,英国公一家世代掌兵,在军中的威望极高,又是你们家的铁杆忠臣。

完全可以让英国公总督京营兵马,由他出面先行整顿京营。

而且无论建奴还是蒙古都是骑兵为主,我们现在想打造一支强大的骑兵并不现实,一是所需时日太长,二是花费巨大。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打败这些游牧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火器之利。

但现在包括神机营在内,主要使用的火铳都存在射程短、射速太慢的问题,对比那些马背民族娴熟的弓箭手并不占多少优势。

所以要对现有的火器进行改造升级。还需要由你亲手组建编练一支新军,一开始规模不要大,避免引起别人的注意。

这支新军既可以作为将来其他部队的军官预备队,也可以一边实验新型火器一边研究操演新的火器战法。

在新型火器改进完成,新军也训练成熟时,就可以进行扩编,然后以这支新军为底子,去改编京营兵马。

待整个京营都完成改编,控制权自然也牢牢地掌握在你手里了。有了这支强大的京营作为后盾,就可以放心的去改造整个国家的军队。”

崇祯听完大喜道:“嗯,你说的很有道理,咱们就这么干。魏忠贤和阉党之事由我来办,改进火器编练新军的事就交给你了。

对了,你会造突击步枪、火箭炮和坦克吗?还有轰炸机,一波地毯式轰炸连建州城都给他炸成平地。”

看着兴奋的崇祯皇帝,嘴里含着一大口饭菜的朱天明满头的黑线,尴尬的给崇祯泼了冷水:“咱们现在连三酸两碱都没有,无烟发射药和炸药都做不出来。

那些太不现实了。依现有技术来看,最好的是方案是发展燧发火枪和定装弹药。可以成立一个新的研发机构,独立于现在所有的体系之外。

和新军一起从开始就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且可以以这个机构为雏形,将来把他发展成综合科研机构。”

崇祯大喜道:“就这么办,明日我就下旨从大兴皇庄中划出一块地来,以营建行宫为名,把这个研究机构搞起来。至于怎么建设以及后续的科研就都要靠你了。”

朱天明为难道:“不过,我既没搞过科研也没带过军队,况且来到这里后除了家里人我谁也不认识,科研人员、新军兵员、研究场地、设备物资包括人脉全都没有,这些我真的做不了呀。

朝廷有那么多官员,总有可以胜任的人,还是找些专业的人来做吧。”

崇祯皇帝微笑道:“你做这件事是最合适的,别忘了你父亲统管着神机营中军,你舅舅是虞衡清吏司郎中,手底下管着军器局、硝磺库、铅子库、炮子库,他们一定会鼎立相助的。

况且成国公一脉也世代掌兵事,在军中旧部众多颇有影响。况且有我的支持,你还怕做不成吗?”朱天明反复盘算了一阵,终于下定决心道:“好,那我就试试。”

崇祯皇帝笑道:“这就对了,咱们兄弟齐心,没有办不成的事。况且现在的情况要比上一次好得多。

我穿越回来的这几个月也没有浪费。我在信王府名下的王庄土地大力推行种植番薯、土豆和玉米,并且选育良种明年在所有皇庄土地种植,之后推行天下。

有了这三种高产的救命粮,今后几年的饥荒比会有较大的改善。

而且广州市舶司的提督市舶太监与王伴伴乃是旧识,我已经王伴伴联系了他,让他联络在澳门的葡萄牙商人,尽一切办法不惜代价的搞到巴西橡胶树的种子和树苗。”

朱天明闻言惊喜道:“太棒了,有了这些基础,真是大大减轻了后顾之忧。”

崇祯又问道:“对于锦衣卫指挥使的人选,你可有什么好主意吗?”

朱天明仔细回忆着明末的历史,突然灵机一动答道:“对了,李若琏可以!

李自成破北京时,这个李若琏率锦衣卫残部死守崇文门直到听闻你自缢的消息后,才带领全家自杀殉国,可以说对你是极度的忠诚,可以升任他为指挥使。

还有一个掌刑千户高文采当时率部死守宣武门,和李若琏一样,最后率全家自缢。此人也可以提拔重用。”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反复的商议,最终确定下了详细的方案。

根据计划,崇祯皇帝也相应的进行了人事和政策的调整。

依照商议的方案,先是召见了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一番深谈对他的忠诚刚正颇为欣赏。

当即取出两份早已拟好的圣旨交给李若琏,李若琏跪接圣旨。

崇祯皇帝双手将他搀扶起来,神情严肃的对他说道:“李爱卿,如今天下并不太平,外有建奴、蒙古、安南等虎视眈眈,内有贪官佞臣欺朕害民。

朕只有一人,无法遍观天下,无法尽识人心,更无法惩尽天下恶人,所以今后你要做朕的耳目,朕的利刃,外荡贼寇,内除奸邪,辅佐朕重现永宣盛世。

朕不求名垂清史,惟愿天下百姓都能耕有地,居有屋,饥有食,寒有衣,不受外族屠戮,不受赃官欺凌,你可愿助朕否。”

李若琏双目含泪道:“锦衣卫本就是天子鹰犬,臣必当尽心竭力以报皇上知遇之恩,以一身忠骨铸天子利剑。”

崇祯又道:“这两道圣旨,一道是委你任锦衣卫指挥使。另一道是革去原任指挥使田而耕之职,投入诏狱等候裁处。你即刻召集可信之人持旨意前往接管锦衣卫,不得有误。”

李若琏奉旨而出,立刻派人紧急召集了300名亲信校尉包围田而耕府邸,宣读圣旨后将其缉拿押往诏狱。

处置完毕后李若琏带人赶回锦衣卫指挥使司衙门,以指挥使的官房发出命令,召集所有在京千户以上官员到衙议事。

待人齐后当众宣布了崇祯皇帝的两道圣旨,好在圣命之下,田尔耕的亲信虽然心中不满,倒也没有抗旨的胆子。次日崇祯皇帝下旨升千户高文采任锦衣卫指挥同知。

待二人顺利接管锦衣卫后,崇祯皇帝诏魏忠贤面君。魏忠贤心知不妙,进殿之后趴伏于地战战兢兢的口称万岁。

崇祯皇帝并未让他平身,只是一本一本的翻看着御案上那一大摞题本。

跪了足有两炷香的时间,魏忠贤又试探着喊了一句万岁。

崇祯突然一把将御案上那一大摞题本扔到了魏忠贤的面前道:“九千岁行如此大礼,朕怎么当得起呀。”

闻听此言魏忠贤吓得魂不附体道:“罪臣该死,罪臣该死,皇上息怒呀。”

崇祯皇帝冷笑道:”该死吗?不会吧。未闻天下有人给朕立生祠的,可你九千岁的生祠可是遍布天下呀。”

魏忠贤更加恐惧了,哭号道:“罪臣该死,罪臣知罪了,请陛下降罪。”

崇祯皇帝又是一声冷笑:”降罪?朕怎么敢呀,谁不知道你九千岁门下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权倾天下只手遮天好不威风。朕怎么敢治你的罪。”

魏忠贤的哭告声和磕头的咚咚声回绕在大殿之中。

崇祯凝视着魏忠贤好一阵,见已经把他吓得差不多了,才说道:“好了,看看那些题本吧,都是弹劾你的,满朝文武都欲致你于死地而后快,朕也维护不了你。”

魏忠贤哭道:“罪臣知罪了,罪臣该死,可罪臣对皇上的忠心天地可鉴呀。”

崇祯皇帝叹息了一声道:“哎,朕也知道你对皇兄对朕还是有几分忠爱之心的,若不是看在这点,以你犯下的罪过,就是诛了你九族都不为过。

眼下朝议汹汹,大有不把你凌迟不罢休的势头。朕念你伺候皇兄还算尽心,不忍加诛于你。

那九千九百岁的称号去了吧,还有你那些生祠,全部拆掉,把强占的地还与百姓,所拆物料变卖之后,所得银两捐作军饷吧。

你先去南京待上些时日吧,等风头过了再回来。到了南京仔细你的言行,若是再被人抓住什么把柄,引起朝堂公愤,朕也没法再救你了。”

魏忠贤磕头如捣蒜,连连谢恩。

随后崇祯皇帝下旨罢免魏忠贤一切司职,遣往南京为太祖守陵。

司礼监掌印由王承恩接任,曹化淳接任东厂掌印太监,并擢升后来以一己之力斩杀数十名闯军的传奇太监方正化为御马监。

之后在锦衣卫的秘密监视之下,魏忠贤责人拆除了所有生祠,返还百姓土地。

将拆除物料变卖共得银140余万两,又变卖家财筹银50余万,共计200万两捐入内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