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光丫爱学法 > 第16章 如何修心合道?使心态不执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章 如何修心合道?使心态不执着

1主观:带个人偏见,感情,思想方面的三观不同。个人思维的惯性模式,倾向模式,而快速下判断,下结论,非客观事实,称为主观。

2客观:只是静静观察,发现事物本来的面目,它本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带任何个人偏见,感情,思想惯性\/倾向,辨识真假,看见事物本质的真相。

3惯性:固定的意识\/思想行为模式,执着某个地方,不认同其他,说白了,就是跟机器人一起,固定模式,一条根筋。

比如,对某件事非常固执,对某种情况,某种观念非常认同,惯性固定思维,别人怎么劝,就是不听,就是不信,就是不会变通,惯性固定某行为,不会观察到,重复认可,惯性力拉扯着你,认同就是如此,就是这样做,也没什么。

不同的惯性导致不同的结果。

4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如同抽烟,惯性固定思维和行为。我认识一个朋友,每次抽烟,抽完了,继续点下一根,我看着他,我说等等!

图片

我问他:你为什么抽烟?

他说:我不知道啊,应该是想抽就抽了。

我:那你知道你拿起烟的行为动作和思想模式吗?

他:不知道。

我:你试试放下烟。

我让他不抽了,他放下了烟。过一会,我们又继续聊天喝茶,然后他又拿起了烟,打火机准备点起。

我看到后,又提醒他说:等等,你好像又忘记了!

他说:哦,我又在抽烟了。他笑了笑。

然后拿起烟,并没有抽,而是看着烟,观察了一会,说:我知道我这个行为了,我也知道我想抽烟的念头升起了,有了念头然后就去行动了。

我:就是这样,这就是形成本能的惯性。

如果你没有觉察到的话,那么就惯性的本能去做了,做完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念头造成自己这样的行为。这就是无明,无意识的反应。

当然这是表层现象,深层的原因都要自己挖掘发现。

随后的一天他也没抽烟了,偶尔自己发现自己抽烟的行为,干笑几声,随后又放下烟,在反思和观察自己中。

偶尔我会提醒他,毕竟抽了几十年烟了,一天几包烟!

这就是觉察之力!让你变的清醒,让你能控制你的头脑思想,你的身体行为!!觉察到你在做什么,是清醒的在当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无意识的。

这手,这思想,这动作,都习惯了,不由自主,不由自主了几十年。控制不住。都本能反应了。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惯性,请自我观察原因。

这种在生活上随处可见。

5倾向。

倾向某种事物,都会倾向单方面思考结果,对特定的人和事物,都会用自己特定的思考模式,去思考对待。

用自己的特定倾向的个人思考模式,快速下判断,分析,下结论。

不会客观去看待事物。

比如,认为这种人就是这样的,认为这种事是错误的,认为某人这个观点就是对的,别人就是错的。

比如自己对某个人有崇拜或者感情,思想上多多少少都倾向他的表面,各种行为和思想上的表现都倾向维护他,自己有可能被骗被利用了都不知道。

比如某个人本来是比较好的人,各方面看起来不错,然后做错了事,自己就对那个人一概而论,判定他就是这种人,直接在你心中拉黑了他。

以后不管他做什么,都认为他是伪装的,因为你可能倾向这个人在你思想中完美的,不可能犯错,一犯错就是骗子,一旦不符合你心中的样子,就是不好的。

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的,请不要在别人内心脆弱的时候伤害别人,打击别人,而是理解去别人。尊重别人。这也是减少我执,造业的修心过程。

这种在生活上随处可见,太多太多了,有倾向思想的人,多观察便可以发现。

观察一看,周围认识的很多朋友,都有很多固执,倾向,执着的地方非常多,包含自己也是如此。

越深入,去除分别心,心障越多。小我意识就会慢慢转变成大我意识。

小我意识:单一角度看事情\/事物,单一方面选择多。自由范围有限。

只能吃西瓜,不能吃苹果,也不能西瓜苹果都不要,执着得失,执着一物。被外物控制,因外物恐惧。

大我意识:多角度看事情\/事物,多方面选择,自由范围比较广。

可以吃西瓜。也可以吃苹果,也可以西瓜苹果都不吃。无执着,可有可无,不受限。不受外物控制。不因外物恐惧。

由于惯性\/倾向,意见不统一,互相不理解,造成很多吵架,骂战,悲伤,痛苦等各种现象,跟家人,跟朋友,同事,陌生人等等。

这就是我执、业力。

人生各种问题想不通,纠结,太多太多了。

因为惯性\/倾向让我们只想到了一种选择,单一思考模式,非常困难的选择。

而意识开放的人,则不受条条框框限制,多种角度,多方面的客观选择,意识越开放,人生越自由,修炼同样,意识 越开放,进步越快,一切障碍,都是自己内心的问题。

所以为什么要静观,就是观察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潜意识惯性,并且不停静观,去除心障(惯性\/倾向)。

形成潜意识惯性\/倾向,是直接现实可见行为,并且是长久的,多年的,今世 累世遗留下来的习性,不可见的,是因为观的不够深入,越深入,可见的潜意识惯性越多。

1,长时间静观,则静化惯性,在惯性下你是被惯性“控制”的,无法自主,混乱,固执,自以为是,不认为自己啥问题。

在静观下,可驾驭所有“幻相”,幻相影响不了你,你也不会陷入其中,不会留恋执着,所以,惯性不敌静观。业力不敌纯净的意识,心也。

2,静观:静静观察,表意识不参与任何杂念,只是静静观察潜意识的变化。

如同,你看着电影,只是看电影,但不去主观思考分析里面的人和物,去判断好坏,但因为我们的潜意识思想有惯性\/倾向的原因,潜意识会对某种人和事物不由自主的下判断,出现各种对事物的判断念头,都是你的思想模式,只观察即可,观察思想的变化,发现自己的思想模式,再纠正修改。

一参与认同,则同样继续固定模式,用个人的惯性\/倾向思考模式去思考,去下判断,下结论,变成了主观事实,非客观事实。

如此,杂念越来越多,惯性\/倾向也被加强了。

所以,万变不离其观!

静观其变: 静静观察,表意识不参与任何杂念,只是静静观察潜意识的变化。再重复一遍,前面说了,因为惯性\/倾向,潜意识会自动对某种人和某事物下判断和结论,所以只是静静观察潜意识的变化即可,再内观自省,纠正修改自己的思想行为,久而久之,惯性,倾向则归于平静。

不再无意识的跟随各种思想、情绪。

而是有觉察的看着自己的一念一想。分分明了。

入静入定,合一是平静的意识流,无杂念,无惯性,无倾向,无恐惧,接收万物的可能性。

图片

意识越平静以及纯净,合一万物的深度就越深,体验大道的感受越深。

心障:不接纳已发生的事实,不承认自己的状态。

由此:越来越痛苦。痛苦深入潜意识,形成潜意识倾向、潜意识惯性、潜意识恐惧、潜意识对抗。

痛苦的根源种下了种子。

想法、意识皆停留在此状态。意识限制在表象上。被困在表象上。

突破不了自我,自作自受。原地停留。

执着某个念,执着某个标准,某个观念。

就是陷入创造的幻里,如果不知道意识本纯净,本空,无始无终,那么永远没办法静下来。

道=一切的全部的全部,可想的,可不想的,真空容纳万物。

执着一角,一念,就不是真空妙有。所以回不到清净的心。

修心合道的方法,就是不执着那一点,而是看向万物的全部可能性。无限的范围、无限的选择、无限可能性。

意识越纯净,感知万物的可能性越多,离道越近。万物归一,合一也。

抗拒的,恐惧的越多,则不能归空,归一也。则离道越远。万物分离、分裂也。

道在于心,合一万物的结果,就是道的结果。万物合一就是道的意识状态,全我意识的状态。

这就是修心修道的全部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