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漫游影视诸天之旅 > 第115章 即将离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人又是一番切磋,陆诚刻意稍微控制了一下力量和速度,专注于技巧的磨练。几十招之后,陆诚主动后退,停止了这次的切磋。

“多谢丁姑娘指点。”

“我已经指点不了你什么了。你的进步的确很快,是我见过最有天赋的。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你就能在刀法上胜过我。”

“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对了,丁姑娘可认识精通枪法之人?”

“怎么?陆兄还想再学习学习枪法?”

“不错,陆某志在疆场,未来必然会经历马上作战。”

“其实,我倒是也学过一些枪法。戚将军最擅长的本就是枪法,辛酉刀法之中,也杂糅了一些枪法精要。只是,我也只会一些枪法的基础。”

“还要劳烦丁姑娘再指导指导陆某了。”

“这也不算什么。丁修,丁泰,去找两个木棍来。”

“是,师父。”

两人又聊了几句,陆诚看向了一旁的丁显:“丁姑娘,陆某也学过一些家传的医术。刚刚见你这位小弟子咳嗽气喘,气息紊乱,似乎不像寻常风寒。不如让我为他整治一番。”

丁白缨也转头看向丁显:“丁显,你过来让陆兄给你看看。”

“是,师父。”

丁显走到陆诚身旁,陆诚示意他坐下,随后给他诊了脉,并开口询问道:“你最近是否时常咳嗽有痰?睡眠不佳,白天浑身乏力,午后还有些燥热?”

丁显点了点头:“是有这回事儿。”

丁白缨闻言,顿时有些担心的看向丁显:“你这孩子既然身体不舒服,为何不早跟我说?我带你去寻大夫?”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我就想着撑过去算了。”

丁白缨瞪了他一眼,随后又看向陆诚:“陆兄,丁显的情况如何?严重吗?”

陆诚沉吟片刻:“这还真不是什么发热受寒。恐怕是肺痨。”

“肺痨?”丁白缨几人闻言都是一惊。

肺痨也就是后世的肺结核,在古代可不是什么小病。一旦被肺痨缠上,就意味着终身患病,身体会越来越虚弱、瘦弱,变成真正的病秧子,寿命也会大大降低。

对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想要治疗肺痨,的确是相当困难。甚至可以说肺痨就是不治之症。

当然,中医对肺痨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只是一般的医者很难治愈罢了。

如果是在后世,可以直接用西药杀灭结核杆菌,再用中药调理身体,就要简单很多。

在这个没有西药的年代,一般中医对付肺痨的办法,就是养肺阴,清虚热,滋清结合。

如果是早期的肺结核,患者身体也比较强壮的话,治愈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

见几人都是面色难看,陆诚微微一笑:“你们也不用过于担心,早期的肺痨还是很容易治愈的。而且,丁显年纪尚小,再加上长期习武,身体壮实,就更容易治愈了。”

丁白缨立刻开口:“陆兄能治?”

“当然可以。这样吧,我先去抓药。”

其实,陆诚的跨界背包里面,就有不少西药抗生素,还有专门治疗肺结核的异烟肼。

但丁显现在也才刚刚发病,仅凭中医的手段就能治疗,根本无需动用储备的西药。

“陆兄,我和你一起去。”

“也好。”

两人来到城中一家药店,陆诚直接开出一个药方,递了过去。所需的药物都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几乎每一家医馆都有,也并不费事。

等抓好药之后,丁白缨一定要自己付钱,陆诚也就没跟她抢。

看得出来,丁白缨是真的很在乎那个小徒弟。

其实,别看丁白缨比那几个徒弟也大不了多少岁,每一个徒弟都是丁白缨收养的一些无家可归的孤儿,还给他们重新取了名字,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弟弟、亲妹妹。

尤其是对丁显这个小弟子,丁白缨也是更加宠爱。不仅是因为丁显年龄更小,还因为丁显的聪慧,懂事。

回去之后,丁白缨要亲自给弟子熬药,格外用心。

接下来的几天,陆诚每天上门为丁显诊断,并调整药方,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为他培元固本,增强抵抗力。

在这个过程中,陆诚又跟着丁白缨学习了一些基础的枪法技巧。

半个月后,丁显的情况已经完全好转,不再有咳嗽、疲惫,胃口大好,精神更是一天比一天好。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丁白缨的几个弟子对陆诚都是好感大增。

尤其是丁显,更是把陆诚当成了救命恩人。

这一日,结束给丁显的诊断之后,陆诚点了点头:“已经基本康复,只需要再继续用药半个月,便可彻底恢复了。我给你开个方子,以后照方抓药,按时煎服即可。”

“陆师叔救命大恩,丁显没齿难忘。以后但凡有用得着我丁显的地方,丁显必定万死不辞。”

陆诚笑了笑,拍拍丁显的肩膀:“用不着这么正式。不过,我也该离开京都城了。”

丁白缨闻言一愣:“陆兄可是准备去往辽东了?”

“不错,朝廷已经下了圣旨,任命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奉旨经略辽东。我也会随着熊经略一同赶往辽东。”

“陆兄,我最近又向师兄打听了一些消息,现在的辽东就是个大火坑,去了很有可能就回不来了。陆兄要不再想想?”

陆诚摇了摇头:“我意已决。”

丁白缨一阵沉默,不知道该怎么劝说。

丁显犹豫了片刻,开口道:“师父,我也想去辽东,跟着陆师叔,回报陆师叔的救命之恩。”

陆诚却是摇了摇头:“丁显,你如果想要报恩,大可不必如此。此去辽东,危机四伏。我可能无法照看到你们。”

丁显却像是铁了心:“陆师叔,我现在武艺学的差不多了,也想要去杀鞑子。”

“你们都还小,还是留在京城吧,文昭兄那里也需要人手。”

丁白缨沉吟片刻之后,才开口道:“陆兄,我师兄的确需要人手,我无法帮你。不过,既然丁显想要跟着你,你就收下他吧。”

“丁姑娘,辽东的确危险,我自己都不知道能否保全性命。”

“多一个人照应着,也是好的。”

“那好吧。”

就在此时,丁修也站了出来:“师父,要不我也去吧。听说那些建奴鞑子脑袋硬的很,我也想看看,他们的脖子能不能挡住我的刀。”

“这…也好,那就你们两个一起去,好好听陆兄的话。陆兄,还请不要拒绝。”

“既如此,陆某多谢了。”

当晚,陆诚正准备休息,陆文昭带着几个手下,提着食盒,带着美酒,来到了陆诚家里。

“兄弟,知道你想走,我也拦不住。今晚咱们好好喝两杯。”

“好。咱们不醉不休。”

喝到最后,陆文昭是真的醉了,被几个手下搀扶着离开了。

临走之前,陆文昭让人留下了几个包裹。

陆诚打开一看,里面赫然是几把锦衣卫专用的手弩,还配备了足够的弩箭。

这种手弩小巧精致,还可折叠起来,装在皮囊中,挂在身上。弓身有三层,三根弓弦,可同时发射三支弩箭。

只是这玩意儿追求小巧精致,方便携带,射程和杀伤力都有些不足,出了二十米,就没什么用了。

不过,在双方拉近距离之前,先发射几支弩箭,可以争取一定的先机。

如果在弩箭上涂上毒药,杀伤力就又不一样了。

三把手弩,对陆诚来说,比大明朝的火铳还有用。

大明朝最先进的火铳,也就是火绳枪,装填费劲,准确度低。也就是守城战或者阵地防守战,能发挥出很大的优势。

当然,如果火绳枪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也可以采用3~5排轮换射击的方式进攻。

其实,明朝永乐年间,大明皇朝的神机营就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战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