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漫游影视诸天之旅 > 第183章 二十年发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1

后宫多了上百位绝色佳人,陆诚平常也多了一项娱乐活动,游龙戏凤。

每一位被选出来的秀女,都可以说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各具特色,很能代表某个地方的女子。

陆诚从这些女子身上,也领略到了华夏各地的不同风情。

与此同时,陆诚也给情报处下达了一个小任务,去苏州寻找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陈圆圆。

秦淮八艳其余的那些,陆诚兴趣不是特别大,但这陈圆圆,陆诚肯定是要收进后宫的,先送到宫里养几年再说。

当然,享受生活的同时,陆诚也绝不会落下政务。

既然身为天子,肩上担负着亿万百姓,就应该负起责任。

这几年,随着华夏帝国占领的地盘儿越来越大,汇聚的粮食财富以及各种矿物资源越来越多,再加上最早一批辽东的孤儿,也都已经学有所成,走向了各个工作岗位,整个华夏的大发展都走上了高速路。

为了进一步加强民族融合,提升民族凝聚力,陆诚这些年也新增了不少政策,比如在华夏占领的所有区域内都插上国旗,在华夏每一所学堂都举行升旗仪式,每一位学生都要学会唱华夏国歌。

对于新占领了的一些外族区域,华夏大军还会收走他们所有的文化典籍,强迫他们必须学说汉话,学习汉字,认同汉文化。

为此,陆诚还召集一帮学者,把繁体字进行了简化推广,方便汉语言和汉文化的传播。

与此同时,对于新占领区的百姓,一开始被划分为二等公民、三等公民的,只要能与汉人通婚,就可以更快的提升公民等级。

当然,对于那些外族男子想要娶汉人女子的,必须要经过最严格的审查,体检,某些人群更是直接被禁止与汉人通婚,只能沦为二等公民或者三等公民。

对于敢反抗的,陆诚也是绝不手软。

通婚可以,但不能造成血脉污染。

永昌六年秋,陇西突然发生地震,造成不小的伤亡,甚至京师都感受到了地动。

陆诚得知消息之后,第一时间组织抢险救灾,立刻给附近的军区下令,让军人前去救助灾民。

同时,陆诚还下令从其他地方调集粮食物资,安顿受灾的百姓。

做好一切安排之后,陆诚更是亲自前往灾区慰问百姓,指导抢险救灾,告知广大百姓,天子将会与百姓同在,一同面对天灾。

此举无疑让陇西百姓感激涕零,对陆诚的拥护程度直接拉满。

之后,陆诚在灾区停留了半个月,直到确认救灾善后工作全部完成,才放心离去。

陆诚也知道,接下来的几年,天灾人祸将会接连不断,全球都会进入小冰河时期。

故而,陆诚早就从各地调集粮食,在各处都建立了粮仓,储备了足够应对灾情的粮食物资。

同时,沿海地区也大力发展捕鱼业,囤积腌制的咸鱼干,鱼罐头。海洋中的海带等也都被利用起来,制成干菜封存。

不仅如此,陆诚还派出一支远洋舰队,沿白令海峡深入北美,进行打猎,把大量的肉食、皮毛运入华夏境内,制作成腊肉,皮草。

在开始修建铁路的同时,陆诚也已经在筹划着南水北调。

到这两项都是大工程,动辄需要十几年、几十年来完成。

为了更好的应对灾情,陆诚还让南方各地多兴建房屋,万一中原各地的旱情太过严重,就直接进行暂时性的移民,总要让百姓度过难关。

反正现在华夏的地盘儿足够大,哪里发生灾情,实在顶不住的话,就直接先把百姓迁移出去。

当然,各种防洪抗旱,预防蝗虫瘟疫的策略,也都一一实施。

天灾对华夏帝国来说,既是一个危机,也是一场考验,更是加强民族融合,促进大一统的机会。

当然,如果可以,陆诚也不愿意面临这些天灾。

毕竟,就算是陆诚准备的再充分,在天灾面前,人力也显得太过单薄。

即便是到了科技发达的后世,天灾也总会带来莫大的损失。

永昌七年,春季刚过,旱情就已经露出苗头,连续两个多月滴雨未下,地里的庄稼都已枯萎,各地的河流水位急剧下降,有些小河甚至直接干枯。

陆诚发现不对,一面开始赈灾,一面亲临中原等地,劝说各地的百姓暂时离开,前往南方避难。

有些眷恋故土,不愿离去的,陆诚也派遣士兵,强行带他们离开。

同时,陆诚也走遍各地,查访民情。

得益于朝廷应对及时,百姓及时迁移,并没有因为旱灾造成多少伤亡。

到了秋季,中原又发生蝗灾。

在百姓迁移之后,陆诚也一直派人关注着中原等地。在发现蝗灾的第一时间,陆诚就下令让军队用火攻消灭蝗虫,从南方各地调来鸡鸭,带来青蛙,捕捉蝗虫。

同时,在蝗虫爆发的周围区域放火,烧出大量的隔离带,尽可能的把蝗灾控制住。

对于发生过蝗灾的区域,也同样在地面撒上甘草烧一遍,烧掉地下的虫卵之类的。

之后的数年时间,中原大地相继爆发了多次灾难,朝廷都是积极应对,尽最大可能减少百姓伤亡。

虽然年年有天灾,但陆诚与朝廷的积极应对,也让天下百姓都看到了当今皇帝是如何的勤政爱民,当今朝廷是如何的负责任。

每一次天灾,陆诚都会让华夏时报详细报道救灾的过程,报道陆诚亲临一线救灾的经过,并把这些消息传递到华夏的每一个角落。

一场场天灾过去,朝廷的威望与日俱增,陆诚更是被华夏亿万百姓奉为圣贤,古之圣君明主莫能比拟。

每当遇到天灾,只要华夏的军人到了,陆诚这个皇帝到了,百姓就不慌了,不怕了。

到了后来,民间百姓但凡听闻有人敢说当今皇帝一句坏话,必群起而攻之。

在应对一场场天灾的过程中,朝廷也积累了丰富的抗灾救灾经验,到了后来,百姓因为天灾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人口增长也是越来越快。

在对抗天灾的同时,华夏帝国对外扩张的道路也是从未停止。

到了永昌二十六年之时,各种天灾终于停歇,华夏的大军也已经先后攻占了整个亚欧大陆,整个澳洲、南北美洲,以及非洲的大部分区域。

除去一些人类暂时还不适合生存居住的原始森林,悬崖峭壁南北两极之类的地方,华夏的国旗基本是插遍了整个世界。

当然,局部区域还存在一些抵抗,但大势已成,华夏帝国已经是一个日不落帝国了。

五十五岁这一年,陆诚总算是可以自称一声“球长”了。

与此同时,亚洲区域内华夏最初的本土之上,横贯东西、贯通南北的铁路也终于修成。

陆诚没事的时候,也会搭乘火车,去四处看看自己打下的地盘。

由于眼前占领的地盘儿太多,而人口还远远达不到,陆诚索性直接下令,在本土西北地区进行退耕还林,治理沙漠。

这些年来,陆诚在后宫没少宠幸女人,儿子、女儿加起来也生了八九十个。

如今,最早的那些儿子,也已经成年了。

大儿子陆君弘被派去统治欧洲,二儿子陆君毅被派去了北美,三儿子不想外出,留在京城享福。

四儿子是周妙玄生的,被派去了澳洲,主持移民发展澳洲的事宜。

其余的儿子们,成年的去了不同的地方,或者从事不同的职业。未成年的则是还在上学,接受教育。

除了永昌六年的那一百名秀女,陆诚后来没有在举行过选秀。

近二十年间,陆诚早就把那一百名秀女都宠幸了一遍,偶尔还会宠幸一两个相貌绝佳的宫女。

有时外出视察之时,陆诚偶尔也会带回来一两个女人。

前些年,西部军区在攻下欧洲之后,还曾给陆诚送来几个金发碧眼的各国公主什么的。

对于那些漂亮的,符合自己审美的,陆诚偶尔也会换一种口味。

不过,陆诚最喜欢的还是东方女人。

虽然已经五十五岁,可陆诚的身体依旧保养的很好,再加上体质远超常人,还有耐力非凡的天赋,陆诚比起许多二三十岁的青壮年还要强。

更何况,身为皇帝,各种贵重的补药应有尽有,陆诚本身又最擅长调理,一旦身体有所下滑,都会及时保持克制,进行调养。

到了如今,陆诚如果愿意,仍旧可以一夜挑翻三四个。

当然,过了五十岁之后,陆诚也开始养生了,不再像前些年那样玩的那么花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那些被自己宠幸过的女人身上。

前前后后宠幸过女人,加起来不到两百个。

除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比如丁白缨、张嫣、周妙玄、周妙彤、柳如是、顾横波、陈圆圆、海兰珠、大玉儿等等,其余的大多都是封了美人,陆诚还给她们分成三五人一组,尽量每年抽出时间陪一陪,说说话,聊聊天,赏赐一些小礼物什么的。

这女人多了,也难免会有一些勾心斗角。毕竟这么多女人争抢一个男人的宠爱,陆诚也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好在丁白缨有武力,张嫣有手段,柳如是也是个好参谋,帮着管好了这一大家子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