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这一年的高三中,除了运动会外,再也没有什么活动。上学期还有汇演、有合唱比赛,高三却什么也不参加,今年也是。

放完假返校的晚自习,学校安静了两天又突然热闹起来。

高三不仅有许多人转住校,也有一些走读生申请多上一节晚自习,本来九点四十便下课,他们可以额外在学校跟住读生一起自习,等到十点二十再放学。

本来就少的走读生,之前集训分走了一部分,又有另一部分选择留下来多上一节晚自习,每晚放学抢先跑出教室的人更少了。每周六下午,高一高二放假,只剩下高三的人,这时候也不用抢公交抢食堂。

学校周围的山坡上的常青树还没开始变黄落叶,倒是学校体艺楼前的几棵枫树已经变得光秃秃的,地上铺满了一层红叶。

冬天的c市,大概除了行人身上多了厚厚的衣服,其他的,没什么变化。山依旧清,水照样绿,时不时下一场细雨,气温降下几度,连绵几天不绝。

不过还是有个最低气温,一般来说一月份的时候只有零上五六度,大概就是c市的最低气温了。

十一月份,气温还好,十多度不至于太冷,穿上毛衣和冲锋衣,坐在教室里,除了一上午过去会脚冷之外,其他的体验都很好。

某天早晨,刚起床时将手伸出被窝,感觉一阵冰凉,冬天越来越近,且丝毫没有反应的时间。

这些天在课堂上冷得都不想写字,安腾和田尘两人右手都戴着之前去买的手套,田尘用左手套反戴在右手,有些稍微不习惯。

以前坐在教室左边儿,冬天时田尘用右手写字,左手揣在兜里保暖,当然有时是揣在安腾兜里。现在换了位置,两人的方位换了一下,安腾也时常把手伸在田尘兜里。

田尘有时上课懒得写笔记,嘱托安腾这节课别睡觉,然后把右手放在他的衣兜里,一边暖手一边监督安腾上课学习。

冬天的冷如同跗骨之俎一般黏在身上,高三的大课间也没有跑操,大部分人在教室一坐就是一个上午,脚冷,手也冷。这种情况当然不止早上,晚上太阳落山,冷得更彻底一些。

晚自习的十分钟课间,有人甚至会到操场上跑一圈热身,教室门窗紧闭,郭子明从教室后门窗户凝望教室内部,看看有没有人晚自习偷偷玩手机。更多时候他只是站在教室后面,把门打开,嘱咐大家冬天要多通风,避免流感,然后在教室环顾几圈便离去。

冷风从教室后门吹入,坐在后边儿的众人冷得发抖,却没人去关门,直到晚自习下课。

安腾正打着瞌睡,晚自习他在背书时常常会这样,有时田尘会提醒一二,但更多时候,田尘也在睡觉。

冷风一吹,安腾打了个寒颤,随后才想起自己正在背书。抬头看了眼时间,发现晚自习快要结束,他也没背书的心思。放下书,安腾寻找凉风的来源,发现教室后门是敞开的,不用想都知道是郭子明来过了。

没人关门,冷风就这么一直吹着,安腾向后挪了挪位置,在田尘身后一点儿,把冷风挡住。

挡了一会儿,他感觉有些冷,下课铃也响起,收拾好书包的安腾起身便走,田尘伸了个懒腰,什么也没带。

“你书包都不背?”安腾问道。

“懒得背。”田尘捏了捏自己脖子,晚自习睡觉的时候有点睡过头了,他现在脖子和手臂还酸的难受。

“你晚自习睡这么久晚上还睡得着吗。”

“睡不着可以做卷子。”

“所以我们的差距就是这么拉出来的?”

安腾骑着车,双手带着那双手套,田尘抱着他的腰,似乎是身上太冷,他贴的很近。

“不知不觉高三都快过了四分之一了。”安腾感叹道。

“还有两百多天,不急。”田尘语气平缓,“你有什么想考的专业么。”

“还没想好。”安腾好像无所谓的,“要不,当个老师怎么样?”

“好啊,老师挺好的。”

“哎。”安腾一边骑着车一边吐槽自己,“小时候谈及这些,家里人都说什么医生、老师。我都听腻了,决定长大之后不去成为他们说的那些职业。”

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略带忧郁与惆怅,“现在想想,我好像根本没什么选择的余地。”

“有复读的想法吗?”田尘问。

“没有。”安腾摇摇头,“这两个月感觉高三真累,要是没你在的话我估计都坚持不下来。”

他耸耸肩,自行车的速度慢了下来,“而且,复读的话没人陪着,万一成绩还不如第一次考的呢。”

“那你大学准备考到哪?”

“首都有些悬,估计就是c市本地的吧。”安腾似乎看得挺开的,说话时都没什么遗憾的情绪,“只是如果我读c市的学校我们不知道得异地多久。”

“要不我也……”

“不行。”

安腾打断田尘的想法,“别耽误自己。”

“你也是。”田尘回应道,“异地就异地,十年我们都跨过来了。”

说话声小,在空旷幽凉的街道上传出空响,像回声阵阵敲打少年的心房,像一颗子弹,直直射向未来遥远的眉心。

十一月中旬的期中考试如期而至,高三的学生都对考试抱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考试既是放松,也是检测。自从升上高三后,周末补课的时间大部分都是考试,特别是理科。数学老师两天讲一张卷子,剩下三天复习,最后周末补课的时间用来考试,循环往复不停。

考试的两天下午都比平常早了一些放学,许多学生会趁这个时间打球。

乒乓球台旁,安腾坐在一边的草坪上,今天他没去打篮球,田尘拿着乒乓球拍站在不远处的球台旁,他已经打了两轮了,一个能打赢他的都没有。

“下一位。”他将乒乓球掷向球拍,球与球拍摩擦,爆发出强大的旋转,随后乒乓球被弹起,稳稳落在田尘手指尖组成的“网”中,乒乓球带着旋转力在指甲上旋转,颇为酷炫。

之前韩炬桐想学,学了一阵子之后也没学会,乒乓球弹起来的时候他手接不住,总会落在地上。或许就像田尘之前跟着安腾学过篮球一样,总学不会。每个人总会有那么一些难以掌握的,也会有一些善于理解的,换句话来说,是天赋使然。

韩炬桐站在田尘身边,试图学会,可是事与愿违。

大半节课过去,田尘放下球拍,坐在安腾身边。

安腾这才意识到,他印象里那个无所不能的尘哥其实也有很多东西不会。不会打篮球,怎么学也学不会投篮,不怎么会骑自行车,不会谈恋爱。

两天后期中考试的成绩公布,田尘还是断档的第一,安腾排在前十。前几次考试时安腾排名一直很稳定,郭子明在谈到学习这方面的时候老是会用安腾做例子,说他开窍,让大家多向他学习。

安腾总是会认同的点点头,装模作样一番。

实际上他也知道自己成绩突飞猛进的大部分原因是田尘的督促和帮助。就像他之前说的那样,要是没有他,或许这个高三都坚持不下来。

位置又重新选了一遍,不过跟之前一样,大部分的人都已经习惯了自己那个位置,很少再有变动。要是在高一高二的时候,郭子明还会调换一下,把班级上的情侣或是爱说小话的人分开,但现在他很少再变动座位。唯一的那次,是付科匀上课睡觉被巡查的年级主任抓住。为了班级形象。郭子明才把他的位置换到了墙边,这样在教室后门就看不到了。

温度一天天降了下去,教室里的学生许多都带着手套或者拿了一个热水袋,下课时去开水房接上一壶热水,接下来的一两节课里手便不会太冷。冬天课间的开水房总是摩肩接踵,人满为患。

安腾戴着手套,手套保暖,但还是冷。他只能写一会儿字便搓一搓手,或者干脆把两只手都揣进兜里,而自己在脑海中解题。

实在是冷得受不了了,便起身去往楼梯口,从三楼跑向一楼,再跑回来暖暖身子。

田尘把衣服的帽子戴上,整个人缩成一团,他都有些后悔继续选在窗边的位置。窗户紧闭,但凡英语老师或者郭子明来上课,便会要求把窗户敞开一点儿,教室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热气便一散而尽。

田尘太冷,便会和安腾换个位置,安腾也冷,但总会逞强说自己不怕冷,甚至觉得冷风还能醒醒脑袋。

某天教室里有一个人开始流鼻涕,慢慢的会有更多的人。田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传染,擤鼻涕时会把鼻尖弄得通红。

感冒的人在上课时都会自觉戴上口罩,不仅能防传染,还能保暖,冷风吹到脸上时不至于太冷。似乎不可避免,虽然戴着口罩,但是在密不透风的教室里,一生二,二生三。安腾还是中招了,好像是必然,因为坐在他周围的人也全都感冒,好像丧尸围城一样。戴口罩的人从患病者变成了未患病者,他欣然接受,也无可作为。

冬天也极大的促进了食欲,也或许是高三太累,消耗太多,导致饭量也大了。学校外的小摊们有一种不可言说的默契,让学生们吃饱,是一件天大的事。

盒饭或是便当十块钱一份,分量很多,吃不饱的话还能额外去加,不远处的面馆定价比其他面馆便宜许多。每当下午结束,至少有一半的学生都会选择出校,便宜实惠,还比食堂好吃。

田尘吃饭速度很快,比安腾先吃完的他会去逛一逛其他店,买些小零食,留着晚上垫垫肚子。

等他买完东西,安腾也差不多吃完了,两人一同回到学校,回到教室落座。拿出自习课上还没写完的题目,趁着现在还是晚休时间,大声讨论或是干脆玩闹休憩。

时间不长,郭子明在教师食堂吃完饭后便匆匆往教室赶,关心一下不去吃晚饭闷头学习的学生,一般这个时候,他就会被来问题的学生堵在教室了。连办公室也回不去。

有时候郭子明在忙其他的事情,问题的对象就变成了田尘,又或者,班里的尖子生们聚在一起讨论一道难题,经常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而最终的答案,还是会去问田尘。

身后黑板的天数每天都会被早来的陈燕琴擦掉,然后重新写上减一的数字。坐在教室前排的人或许不太敏感,后排的人却是一天天看着数字慢慢减小,从最初的二百八十天,慢慢变成一百九十九。或许起初在黑板后写上倒计时的时候,所有人只是一腔憧憬,没有人去想这二百八十天有多短,偶尔下课瞥见,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七八十天。

十一月底的周末放假结束,下次放假就是元旦了。

学生们返校,两天假期与一个月的上课时间比起来微乎其微。安腾更是觉得干脆不放假好一点,一直到寒假。上一个月课之后放两天假,这两天假会把学习的状态全都打乱。

贾正华从家里带来一个三阶魔方,班里却没有人会扭,有时学累了,贾正华周围便会围上几个人一起对着魔方的公式书众说纷纭。

安腾也挺感兴趣,自习课找贾正华要来了魔方和公式书,捣鼓了二十分钟发现离还原魔方还早,于是便准备放弃。

他转头问田尘。

“尘哥你会吗?”

“不会。”

田尘接过安腾递过来的魔方,突然有那么点兴趣。

“下节课是什么?”他问道。

“自习。”

“你跟贾正华说一声,我借一节课。”

“好。”

魔方已经在班上存在了两三天,王希花了大概一个晚自习把三阶魔方学会了,只是还有些不熟,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公式她还得看着笔记。

看到田尘开始对着公式书一步步来,安腾发表见解:“我之前一直以为魔方是一面一面还原的,结果是一层一层的。”

“我也是。”田尘跟着教程把白底的十字做了出来,“高阶魔方应该也是同样的原理。”

自习课没有老师,班里有时出现一簇簇小声的讨论,有时是翻书疾笔,有时是放松的长舒一口气。安腾抬头看着教室前头挂着的时钟,这节课已经过了半小时,田尘手中的魔方早已还原。

“厉害。”安腾比了个大拇指。

“把公式记住了就很简单。”田尘把魔方和公式抛过去。“就只用记住什么类型用哪一个公式就可以了。”

“教我教我。”安腾说道。

自习很快过去,两人比往常更快一点吃完晚饭回到教室,在六点半上课时间之前,安腾也学会了魔方,他还拿了一张纸把公式记下来,不然老是容易忘。

学会魔方的人越来越多,最早学会的王希带动周围的人学,没几天对魔方感兴趣的人大概都已经会了。

语文晚自习常规的默写完古诗词后,大家办了个比赛。只有一个魔方,还原后再随机打乱传给下一个人,看谁还原得最快。比赛没有奖品,没有报名门槛,也没有监督,没有加油助威。

有的只是冬天的自习课上的阵阵凉意,与青春永不消逝的缤纷色彩。

最终胜出的人是安腾,他只用了一分十三秒,而第二名王希一分十六秒,田尘是第四,一分三十秒。

魔方风潮在班里存在得不久,原因是因为在自习课上后排的人扭魔方被郭子明撞见,魔方倒是没被没收,不过在郭子明的批评下,也没人再去碰那个魔方了。

它被贾正华放在柜子顶部,六色方块被扭成一个极富规律的模样,好像被遗忘。直至十二月的月考时,它才被收回。

一年过得如此之快,不知不觉便是十二月份。

“这学期都快结束了。”安腾说道。

他们走在路上,没有骑自行车。

冬天的寒潮一来,温度再次下降,骑车时的寒风刮在身上太冷,走路还能热热身。

“寒假会放几天?”田尘问道。

“可能一周?”

“预料之内。”

安腾搓搓手,拉着田尘跑起来。

没骑车后他们经常从学校一路小跑回家,既节约时间锻炼身体,还能热身。

“寒假有什么打算吗?”田尘问。

两人跑得不快,夜间的路上人少,有些学生跟他们一样喜欢跑回家,于是整条路上的放学的学生大致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最前面的跑步回家的,另一部分是走回家。

于是走在半途才开始跑起来的安腾和田尘两人几乎走在一条无人的街道上,他们拉着彼此的手,厚重的衣服被热气灌满,偶尔路过一棵树,安腾跳起来,拉住一根树枝。田尘也跟着跳,不过他碰不到那根树枝,于是安腾会打趣,两人会拌嘴,突然又会心一笑。

多年以后,安腾会回想起那个蝉声聒噪的夏日,夏日灼灼,教会了他去爱,去失去,不负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