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烟轻轻拍着王琳的背,温柔地说道:“琳儿,姐姐在这里,不会让你们孤单的。我们会一起度过这段难过的时光。”

王君抬起湿润的眼眶,抱着沈烟的腰,颤声说道:“姐姐,我们的爹娘……他们怎么会被那样对待呢?”

沈烟紧紧搂着两个孩子,泪水也不禁在眼眶打转,但她强忍着情绪,努力保持镇定:“王君,王琳,我知道你们很难过,但现在我们必须要坚强。宋哥哥会为爹娘讨回公道的,他是个有正义感的官员,绝不会让凶手逍遥法外。”

“我想我爹娘。”王君低声抽泣着。

“我也想他们。”王琳擦干眼泪,声音中透着无助和哀伤。

沈烟心疼地拉过他们,紧紧地拥抱着:“我们一起度过这个难关,王二叔和王二婶会在天之灵照顾我们的。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相互扶持,等待正义的到来。”

王君和王琳虽然仍然心痛不已,但在沈烟的安慰下,渐渐平复了情绪。

他们知道,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官府的调查结果,相信正义一定会到来,为他们的父母讨回公道。

毕竟是孩子,哭累了也就不哭了,很快王琳,就在沈烟的怀中睡着了。

可是,沈烟却在思考一个问题,俩小孩下午才跟着沈烟一起出去,晚上是在这吃的,也就是在这一天的时间里,王二婶和王二叔就遇害了,具体是什么时间,还得等仵作的验尸结果。

“趁着这一天时间……”沈烟心想,这一天,也就是早上她见过王二婶夫妇,其他时候就没见过了,难道凶手大白天的敢杀人?

“对了,君儿,你爹娘可是与什么人结过仇?”想到这里,沈烟突然想问问,或许能问出线索给判案提供帮助。

王君想了想,听到沈烟这个问题,突然眼前一亮:“如果,如果是得罪过什么人的话,我爹娘平日里待人和善,在咱们村肯定没有,不过,他俩在贵人府上做工,前两天,我偶尔听娘说,前两天她在人家府上不小心打碎了一个青花瓷碟子,那家的少爷让她赔,她说赔不起,但是回来就凑银子了。”

“那几天,娘一直心神不定的……”

沈烟想着,一只碟子而已,就算赔不起,也不至于杀人吧?

不过,富户家里的少爷,多少有点娇生惯养,若是王二婶做工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人家的青花瓷碟子,价格昂贵、要赔银子不说,也有可能被打一顿。

所以,王二婶这几日总不高兴,或许就和这事有关。

可是,如果挨了打,东家为什么还不解气?要杀人呢?这说不通啊。

沈烟想着,或许不是那富户家的公子杀了人,也有可能是过路的强盗,被发现了,所以想着杀人灭口。

总之,现在仅凭猜测,是不行的。

不过,沈烟还是想着,等宋云风回来的时候,把这个消息告诉宋云风。

这个时代非常落后,没法提取指纹,要找到凶手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线索越多就越好。

没过多久,宋云风的太师带着衙役就来巷子里问话了。

“乡亲们,胡同里发生了命案,现在需要大家配合。”太师对众人说道。

老百姓闻言,议论纷纷:“这不是在怀疑我们吧?”

“难道凶手就在我们巷子里?”

“听说出事的是王家,你刚才看见那俩小孩哭了吧,哭爹娘呢。”

“要说谁是凶手?可不就是宋大人的夫人么,平时里就她和王二婶走得近,没准就是因为肚子不能生,想杀了老王夫妻俩,霸占人家的一双儿女呢。”

众人揣测纷纭,太师高喝一声:“安静!”

“现在不是怀疑大家,犯下杀人案的有可能是强盗,大家不要妄自揣测,现在,衙役们会分别对大家问话,大家需要配合!”太师说道。

一众衙役上前,分别将人群隔开,让他们回家去,再挨家挨户地去询问。

众人虽然想看热闹,但是大家对官员的忌惮还是有的,更何况这里还有这么多侍卫,老百姓都害怕刀剑无眼,所以都悻悻地回家去了。

“仵作判定,犯案时间约莫是在戌时前,你在这个时间点,可见到什么人出入王家?”

衙役挨家挨户地询问,是因为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线索,具体凶手是谁,还得等他们找到目击证人之后再做定论。

在这个时代,目击证人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三人成虎,就算一个人没有做这件事,三个人都说是,那也就是了。

毕竟没什么科技可言,古代又没有监控,查证一个人是否是杀人犯是非常重要的,过程细节要把握的比较严格。

就算是有个人被邻居们指正,他是杀人犯,那也得等官府审讯之后让他画押,才能确认。

要不然,若是判了冤假错案,有损官员的德行。

最起码对宋云风来说,他办案是比较仔细和认真的。有的官员草菅人命,手底下有无数冤假错案,踩着人头上位,这种人令宋云风不耻。

等问到沈烟这一家的时候,衙役知道这是宋云风家,所以叫她夫人。

“夫人,平日里你和王家人走的比较近,这两个孩子也在你这儿,你知道什么消息吗?”

说话的时候他也在打量着沈烟,因为刚才在审问的时候,有的村民指出有可能是沈烟杀的人。

可是在他看来,沈烟却是个胖乎乎的小姑娘,虽然看上去有点精明,但绝对不是个做坏事的。

衙役是会有几分看人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古代的时候是否选用一个官员要对他的人品进行考察,稍微大一点的官更要有“识人之明”。

若是不会看人,在古代是做不成官的。

也就是说,会看人也是判案的一个标准,得揣摩人的心理,才能有一个具体的怀疑对象。

虽然有邻居说沈烟的不好,但是衙役并不会听信他们的,而是会靠自己判断。

沈烟就把这一天发生的所有的事情都说了。

“因为平时王二婶他们做工忙,孩子都是在我这儿,我给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