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看,昨天她还只是一位普通的村姑,今天怎么就有钱了呢?”

“嗯,真奇怪。她是不是偷偷藏了家产?”

“不可能啦,我家的狗昨天晚上都没听到有人来过。”

“那就是她那门剪纸的买卖大赚了一笔。”

“哎呀,剪纸怎么可能赚这么多钱呢?”

沈烟听到邻居们的议论,心里颇感意外。她原本以为自己的剪纸买卖只是一种小小的谋生手段,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议论。

“沈烟,听说你昨天带了一大包东西回家,是不是发了大财啊?”有个邻居好奇地问道。

沈烟微笑着摇了摇头,“哪里,只是些家里需要的东西而已。”

“可是你家里从来没见过你这么有钱啊。”

“也许是我运气好了一点。”沈烟笑而不语,不愿多谈这个话题。

“我听说,她今天还要带着王君去见夫子呢!”另一个邻居插嘴说道。

“见夫子?这小丫头想干嘛?”有人好奇地问。

“难道是为了学问?”又有人猜测道。

“哎呀,真是越来越不懂年轻人了。”

“不是,是为了王君,王君应该是要上学堂了。”有人提出了猜想。

“哦,这倒是,不过王君是王家的孩子,她瞎操什么心?”

“可能惦记着人家的房契呢。”

邻居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仿佛一股不可阻挡的涌流,而沈烟却在心中默默思索着自己的未来路途。

另一边,沈烟已经带着王君来到了书院,找到夫子。

沈烟领着王君小心地穿过书院的院落,众多学子们在此刻仿佛变得格外安静,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平日里只在家里做事的小妇人。

她身后跟着的王君,显得有些拘谨,但眼中却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在书院的门前,夫子坐在一张略显陈旧的木椅上,专注地翻阅着手中的书籍。

他是村中的学问泰斗,一言一行都备受村民们的尊敬。

沈烟轻轻敲响了门,夫子抬起头,目光在她和王君身上停顿了一瞬,随即微微点头示意二人进来。

“夫子,我是沈烟,这是我弟弟王君。”沈烟恭敬地行了一个礼。

夫子微笑着点了点头,“沈烟,你来了。这位就是你要带来见我的王君吧?”

“正是,夫子。”

沈烟领着王君向夫子走去,“他是个聪明勤奋的孩子,我希望夫子能收留他,让他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夫子端详着王君,问道:“王君,你读过些什么书?”

王君略显紧张地回答道:“我……我读过一些村中的童书,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算术。”

夫子微微一笑,“很好,很好。聪明的孩子,愿意学习是一件好事。”

他又问了王君几个问题,试图了解他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

沈烟则站在一旁,心中期待着夫子的答复。

经过一番考察后,夫子放下手中的书,面带微笑地对沈烟说道:“沈烟,你的眼光不错。这个孩子有潜力,我愿意收他为徒,给他传授知识。”

沈烟听到这句话,心中顿时一片喜悦,她知道,这是王君未来的一扇门打开了。

很快,沈烟带着王君回家去。

既然王君读了书,沈烟觉得自己浑身又充满了干劲儿。

她有个想法,准备开始酿酒。

一个月之前沈烟已经将大米开始发酵,现在大米差不多快发酵好了,可以做白酒了。

沈烟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她决定用自己的酿酒技艺为夫君和村里人献上一杯美酒。

她回到家中,仔细打量着放在角落的发酵桶,里面的大米已经泡发了一个月,散发出淡淡的酒香。

她取出一个干净的酒袋,慎重地将发酵好的大米倒入其中,然后轻轻系紧袋口。这个酒袋是她从祖辈那里传承下来的,用特制的棉布制成,能够透气又不漏酒,保证了酒的质量和口感。

接下来,沈烟将酒袋挂在通风良好的角落,让酒液自然地流出,保持着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酒的发酵过程。

她每天都会仔细观察酒液的状态,调整着环境条件,确保酒的质量。

经过数日的等待,当酒液开始冒出微微的气泡,散发出浓郁的酒香时,沈烟知道发酵已经接近尾声。她准备好了蒸酒的工具,一个巨大的蒸酒锅,锅底放着清水,上面覆盖着细密的竹篾,让蒸汽能够均匀地渗透到酒袋中。

沈烟小心翼翼地将酒袋放入蒸酒锅中,盖上锅盖,点燃了下面的火,让水开始沸腾,产生蒸汽。

她时刻留意着火候的掌握,不敢有丝毫马虎。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房间充斥着酒香和蒸汽的气息,沈烟的心情也变得愈发激动。

终于,当蒸汽从锅盖的边缘逸出,酒袋里的酒液已经蒸发得差不多了。

她迅速将酒袋取出,小心地将热气腾腾的酒液倒入一个干净的酒坛中。

然后用细布过滤掉杂质。

最后,她将酒坛密封好,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酒液自然沉淀,提升口感。

沈烟望着坛中的清酒,满意地笑了笑。

这不仅是一瓶美酒,也是沈烟对未来的希望。

弄完了酒之后,沈烟就想着去磨豆腐,因为前一天她已经买了黄豆。

沈烟开始清理磨盘,这东西长期不用,都落灰了。

沈烟拿起磨盘,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然后仔细检查每一个零件,确保它们都干净无尘。磨盘是她家祖传的宝贝,由坚固的花岗岩制成,表面已经被时间的痕迹打磨得十分光滑,看上去历经岁月却依然坚固可靠。

她把磨盘放在稳固的桌子上,然后将一小袋黄豆取出,用水仔细地洗净。她用手轻轻搓动黄豆,不停地换水,直到水中不再有杂质冒出。

洗净的黄豆放入大碗中,沈烟又拿出一个小碗,将一些黄豆倒入磨盘中心的漏斗里。她轻轻转动着磨盘,看着细细的黄豆渣被磨出,豆浆则顺着漏斗流出,慢慢地积聚在碗里。

沈烟一边磨豆,一边不停地加水,保持着豆浆的稠度。她的动作熟练而有序,手法娴熟,仿佛是在跟这磨盘交流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