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世上无人知道,大祈国的异姓王康正逸还会有一个亲闺女活着!

二十年前,大祈国当朝贵妃用手段控制了先皇,大肆排除异己杀害朝中重臣。

几年下来,朝中人心惶惶,生怕第二天起来小命不保。

义康王为力保重臣,数次直面先帝清妖正纲,却无奈先帝中毒已深根本成了个傀儡,他被妖妃嫉恨,在当今圣上登基立稳脚根后,终于找了个莫虚有的罪名株连了康义王的九族!

康义王一族三千七百余人皆被株杀,唯一被换出的就是王妃唯一的亲生女儿、仅仅出生才十三天的淑媛郡主——现在的沈锦。

想到这,康文轩双拳紧了紧抬眉:“这个人人品如何?”

“少爷,至于人品,手下一时还没打听到。不过,功夫应该不错。”

如果有个厉害的人保护着郡主,这一生他也会轻松不少。

虽然郡主在乡下养大养得不成样子,可毕竟她是义康王的骨血,再怎么不成样,也是王家血统,能让她平安活到老,这也是他们唯一能给她做的一点事了。

康文轩沉默了一下:“昨天几个不过是三脚猫,就是你也不在话下。但他是不是能真的保护好淑媛,还很难说。听说他家日子过得不好,可打听过?”

青苔点点头:“好象是,前段时间苏长青为了治母病,上山打了一只虎、一头熊,不过自己却受了重伤,是郡主出手救的。”

“哦?”听到这个消息康文轩倒惊讶了:“郡主的医术进步这么大了?”

青苔笑笑:“是不是郡主她终于懂了事,所以努力了?医狂的医书,那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的。”

康文轩点点头:“希望如此。要是她真的懂事了,我娘也能放心了。不能把她接回去当大小姐养着,也不能让她知道与康家的关系,我只能希望如此了。”

自己母亲的心愿,他实在无法完成,毕竟要找一个陪自己过日子的人,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

护得她平安喜乐一生,母亲她应该不会再难过了吧?

饭桌上,苏长青终于知道今日祸害的起源了。

顿时他脸都黑了:“那个何琰可不是个会轻易罢休的人,再者那尖珠峰顶是那么好去的地方么?以后,不许再去这么危险的地方!”

苏长青这一脸家长的模样让沈锦不乐意了:“我去哪与你有什么关系?今日的事,你不来我一样摆平!”

这话一出,苏长青嘴唇都气黑了:“好,我知道你有能耐!你是想在吉临出名是吧?是想吉临人都知道孙锁村有一个叫沈锦绣的泼妇,让谁都不敢惹你是吧?如果是这样,那我就不多说了!”

沈锦没开口,可铁头急了:“姐夫,你别生气,姐姐这不是想着带我们过上好日子么?以后不会了,我们不会再去冒险了。”

闻言苏长青脸色好了些:“以后,我会定期给你们送银子!”

她是没银子么?

不说今天刚得的七十五两,也不说去王家捉鬼得来的一百三十三两,就她从花果山带来的好东西,全都没有出手呢!

之所以带着铁头去采药,一来是想让他学着认药,二来是这孩子骨气骨,她不想让他觉得自己这个“姐姐”在替他养弟弟妹妹。

沈锦最不想的就是用苏长青的银子,她心里记恨着苏长青说过的话:你就是脱光了睡在我床上,我也不会看一眼!

现在他想看她一眼了,她就得让他看了?

“你有银子么?”

这话一落,苏长青脸色变成黑布,碗一扔回头静静看了沈锦一眼,一言不发的走了。

这样的苏长青太吓人,铁头站了起来忐忑不安的看了沈锦一眼:“姐姐,你的话会伤着姐夫的…”

“什么姐夫!”沈锦淡淡的看着三个小的:“他不是你们的姐夫,你们以后也不会有姐夫,我不会再嫁人了。”

“啊?”

“姐姐!”

只有铁蛋最开心,他跑了过来:“姐姐,那铁蛋就可以永远跟姐姐在一起了!”

沈锦拍了拍铁蛋的小脸:“想跟我在一起,就得好好吃饭、好好练功、好好认字,否则我就不要你了!”

一说到认字,铁蛋的小嘴就撅了起来:“姐姐,那字好难认哦,我跟你学认草药好不好?”

小家伙,竟然不爱学习?

沈锦没有什么唯一有读书高的想法,可作为现代人对不读书的孩子可不喜欢:“想学医可以,可是你如果连字都不会写,怎么给人开药方?难道人家说:铁郎中,给我开个方子吧。你说:对不住,我不认得字?”

“噗!”

“嘻嘻~~”

一边的铁头与铁花被沈锦的话惹笑了,铁蛋脸一红:“姐姐,我知道了。”

沈锦点点头:“以后想跟我一起过日子都可以,但是我提三点要求:一要爱学习、二是要勤快不怕苦、三是要懂礼貌讲道理,能做到不?”

三兄妹齐齐点头:“知道了,姐姐。”

手里有了银子,沈锦也不为生活着愁了,第二天下起了秋雨,她叫来了梅柳:“听说你针线上功夫好,我想请你帮我们几个做一些夹衣棉衣之类的,每一件按难易给你价行不?”

梅柳的娘现在已经好多了,不但能出来走动,还能带孩子、做家务,给梅柳解决了大困难。

“锦绣,银子不银子的你不用说了,只是这东西我得带回去做,行不?”

“当然行,难道我还怕你落下布头子啊?对了,给铁头、铁蛋的布料应该有点多,要是趁的话给你家虎子也做一件吧。先做夹衣,棉花过几天我去买。”

梅柳一听立即点头:“行。如果去镇上,那就买点粗面布回来,这冬天来了棉鞋也得不少。”

棉鞋的事沈锦早就考虑了:“那你来得及吗?”

梅柳开心的说:“锦绣,我娘越来越好了,这几天更是天天把院子打扫一遍都不喘大气了。在针线上,我娘比我还强,你放心,她做棉鞋是一把好手!”

孙大婶不过四十来岁,既然她能做,这梅柳人挺老实,沈锦笑着说:“我还正愁这棉鞋呢,要是这样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