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百里府是大户人家,沈锦很清楚,可她这里不是。

在村子里天天让人家主子主子的叫着,实在是太显摆了。

再说,沈锦的骨子里还是觉得人与人之间身份上虽然不完全平等,可人格却是平等的。

“张妈妈、凌双,既然你们跟了我,我绝对不会亏待你们。我这个人不习惯于别人跪来跪去,以后在这里也以我自称吧,这里是村里,不是百里府上。”

闻言张妈妈一脸为难:“姑娘,这不合规矩。”

沈锦双眼一冷:“张妈妈,我这为不会说什么人人平等的话,因为这世上根本就不可能做到人人平等。可是只要你们把这里真心当成家,在我的眼里人人都是一样的人,听明白了?”

姑娘的眼神好凌厉啊!

张妈妈心中一震立即爬了起来:“谢姑娘!老婆子是老夫人给了姑娘的人,以后就是姑娘的人。”

凌双则朝沈锦笑了笑:“姑娘,凌双自小学的是武功,但规矩也放在心中,谢主子!”

认了家,铁头三兄妹也来与张妈妈和凌双认识了。

张妈妈看着乖巧的铁花特别喜欢:“二小姐真是个可人儿,老婆子真喜欢她。不过二少爷我也喜欢,瞧那眼神儿一看就是个机灵的人,真是跟着姑娘的人没有一个孬种!”

铁花、铁蛋被夸,两姐弟腼腆的站在了沈锦身后,乐得她眼睛都眯了:“铁花、铁蛋,以后张妈就是我们家的老人,你们可得听话。还有凌双姐姐,以后也是你们的姐姐,她的武夫很厉害,你们都可以跟着她学。”

一听说凌双的功夫厉害,铁蛋的双眼都亮了:“姐姐,那凌双姐姐的功夫比姐夫的功夫还厉害么?”

沈锦闻言一阵白眼:“哪天让他们打上一架,然后你就知道了!”

“好好好!凌双姐姐,到时候你一定要赢哦!姐夫老是人都见不着,你要是比他更厉害,我就改认师傅了!”

臭小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都不懂么?

铁头恨恨的瞪了自己弟弟一眼:“铁蛋,别胡说!凌双姐姐与姐夫不一样,姐夫是男人使的是重武器、凌双姐姐是女人,她的武功肯定以轻巧为主。两个人的功夫都可以学,知道不?”

“哦。我知道了,凌双姐姐你会不会飞呀?”

看着铁蛋一脸好奇,凌双足下一点,三个纵起就上了墙边的大树…

房间本不多,张妈妈与凌双一来,令狐良烨就没地方住了,他十分不满:“师兄去跟师嫂住,两个大男人挤在一起算什么?”

苏长青恼怒的瞪了令狐良烨一眼:“说什么呢?小铁花与凌双睡在她前间,你说让我过去?是不是你想被赶出去?”

令狐良烨一脸不甘:“明天我就去叫两个工匠来,在新屋子弄好之前,我要修出一间屋子来住!”

苏长青衣服一甩躺下:“随你的便!”

第二日沈锦也不知令狐良烨从哪找来两个人,真的帮他收拾起房间来了。

而沈锦为了让新屋子更方便一点,找来了大师傅,和百里府派来的管家一起,把地基又重新进行了一些更改…

“姑娘,这样一改是方便了不少,可工程会大很多,这人就不够用了。为了快点,不如在村里招些人手如何?”

安十三一提出,苏长青立即去了村子里,不到一个时辰立即来了三十余人。

这三十个人,都是与苏家相好的人家壮劳力。

一听说中饭包饭不说,一天工钱五十大钱,顿时一个个笑眯了眼。

帮工是够了,可砌墙的又不够了。

“泥工村子里倒是有一个,只不过他会不会来。”

沈锦一抬眼:“谁?不来是不是嫌工钱低了?”

苏长青掏头:“那倒不是,村西头孙家记得不?”

沈锦眼神闪了闪:“就是孙大年家?”

“嗯,就是他。他倒是有点泥工手艺,可自与王鲜花出了事后,他老娘气得倒了床,现在他在家侍候着呢。”

孙大年其实有个聪明的脑子,却是太过于好吃懒做了,要不然有门手艺为何连个家都成不了呢?

“你去问问吧,看看他愿意不愿意来。”

苏长青犹豫着:“那人手艺确实不错,可做事却有点不实在。”

“手艺真好?”

“嗯。”

沈锦笑了笑:“我有办法对付他!不怕他偷间躲懒了!”

苏长青听了沈锦的主意,瞬间眼睛亮了,立即去了孙家。

孙大年还真想不到苏长青会来请他去做手艺,他闻听了这鬼屋做新屋子的人工价高还管饭,顿时十分开心的跟来了:“什么?包一段?砌多少算多少,这个怎么算?”

沈锦指了指安家带来的几个师傅说:“他们一天砌多少砖、砌多长、砌的质量如何,你都可以看一看。要是你觉得自己比他们不差,那就按他们的工价,一天二百文。”

什么?

一天两百文?

听到这个工价,顿时孙大年的心砰砰的乱跳了:那天王鲜花偷偷来找过他了,要是他能拿得出五两银子给她当聘礼,她就带着孩子嫁给他…

虽然王鲜花长得真不算好,可老光棍能有个女人不容易,再说两人偷情也不是一次两次。

孙大年想着,这鬼屋的房子这么大,有正厅,有偏院,还有后置,没个十天半个月不可能造得起来!

立即到几个大师傅身边看了看别人的质量、问了问一天砌多少数量后,他信心十足的答应了:“是不是从今天就可以开始了?”

孙大年这么主动,苏长青还真是想不到:“当然,反正按数量算。”

加了一个师傅,自然进度就跟上了。

村里人非常奇怪孙大年会来做事,可一听说他的工价,顿时有人嘀咕了:“两百文一天?我们才五十文一天,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第二天中午苏长秀皱着眉来了:“大嫂,昨天做二百个肉包子还没吃完,可今日做两百个馒头竟然不够吃,你说这些人的饭量怎么突然就增大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