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见到苏刘氏与沈锦进门,她像个慈祥长辈般立即开了口:“哎呀,小姑啊,你这气色可是越来越年轻了!果然是人缝喜事精神爽啊,听说长山年前也订亲了?你这算是熬出头了!哟,这是长青的媳妇吧?听说长青的媳妇是个天仙似的人儿,今日一见可真没说错呀,要我说呀这天仙也没她这么美。弟妹,你说是不是?”

说罢,刘李氏的眼光转到了另一个女人身上。

“可不?孩子他姑,长青娶了个这么漂亮的媳妇,苏家可真有福气呀。长青媳妇叫锦绣是吧?你听听,这名字取得多好啊!可不是前程锦绣么?”

接着说话的是刘氏的二嫂刘钱氏,她与这刘李氏倒长得完全二样,胖胖的脸上一笑连眼睛都看不到了。

这两妯娌一开口,立即刘氏的弟妹和她的两个妹妹也跟着说起来奉承话来…

反正奉承话又不要钱的,大家说了一箩筐,而沈锦听得掉了一身鸡皮疙瘩!

等大家说得没话说了,苏刘氏这才开口:“你们今日到是很齐整啊,真没想到我这又穷又破的苏家还能让几位嫂子上门来,这可真是难得。几年没进过我家门吧?来来,既然来了就喝杯茶,也别嫌弃我家茶点太差了。”

这是讽刺他们以前不来了?

这话说得大家一阵尴尬,刘李氏倒是反应非常快:“哎,他大姑,这些年大家都不是忙着生计没空过来看看你么?今个啊,是听说长山也要娶媳妇了,所以大家来看看有没有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你们说对不对啊?”

“大姐,是这样的,我们就是想来尽点心意。”

“小姑,以前不是不想来,实在是家里事太多没空来,你多担待啊。你也知道家家都本难念的经,不忙生计就没得饭吃啊。”

“那这位大婶子是说,现在你们家个个都富得流油了不用忙生计了,所以来走亲戚了是么?”

沈锦的话一出口就呛死人,顿时刘李氏一脸讪讪:“大外甥媳妇啊,我们不过是个作田种土人家,哪来的什么富得流油啊?你说笑了。”

刘家的事沈锦早已清楚,当初苏家条件好的时候,一个个笑着上门喊得亲热,每一回来总是要得点便宜回去。

后来苏家老爷子失踪了,苏刘氏得了大病,长子苏长青能顶个劳力的又去了军队,这苏家的日子就像瀑布一样直往下掉,瞬间谁都怕沾上苏家了。

甚至有一回苏刘氏病得快死了去刘氏借点银子送病,可苏长山把三个舅舅、两个姨家都走齐了,总共就借了三百个大钱!

据说当时苏刘氏因为这病,欠下了解孙郎中整整十七两银子!

这些人,真的是太不了脸了!

现在见苏家日子好过了,所以就来打秋风了?

哼!

想打苏家的秋风,还得看她沈锦愿意不愿意呢!

刘李氏的话才落下,沈锦毫不客气:“既然家中还没有富得流油,大好的天气不去赚银子,跑来这里不是浪费时光么?今日多谢你们来看我娘了,不耽搁你们赚银子,就不留你们了。”

这话一出把大家气个半死,刘家沟离这里不近,光是走路来回一趟也得两个时辰。

他们一帮人一大早吃了两个窝窝头就出来了,这一会肚子正空着,可没想到才喝一杯水就被人赶跑了?

刘李氏是老大,自然变翻了:“小姑,这个家莫不是你儿媳妇作主?”

苏刘氏早看透了这些亲戚,要不然这么多年她也不会不回娘家。

“大嫂,你还真没说错。我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好,家中也是穷得连饭也没得吃。特别是长青初回来时为了给我治病筹银子去上山打猎,那一回差点把命都送了。要不是有锦绣在啊,恐怕我们娘儿俩你们就看不到了。这个穷家,除了锦绣心善会接下外,还有谁会再看一眼呢?”

穷家?

修整得暂新的屋子,铺整得整齐的青砖地,她竟然说这是个穷家?

看着这苏家的上房,刘李氏脸色更差了:“小姑说得这么惨,是怕我们来借银子吧?”

苏刘氏没开口,可沈锦却点了头:“嗯,这位大婶说对了!我们家现在日子刚刚好起来,可禁不住恶亲戚打秋风,你真有双透视眼,竟然能看得清我们在想什么!厉害了,我的婶!”

一番话只差没把众人给气得吐血,刘钱氏脸上的慈祥不见了:“我说孩他姑,就算这个家是给儿媳妇当了,可这婆婆家的亲人来了,她如此不敬,你也看得过去?”

苏刘氏是打定主意不与刘家人来往的,她是心软,可又不是傻!

这些年刘氏的人怎么对自己家的,她又不是不清楚!

为了给她治病,家中的人时常半饥半饱,可她哪位兄弟姐妹又伸出过手,给过她一把米、一把粮?

“二嫂,既然家给了孩子当,看得过、看不过也就这样了,谁家当谁作主啊。至于亲戚么,不是这样接待那还要怎样招待?五年前我家的粮食都卖了给我治病时,我们全家包括了二弟一家吃了整整半个月的野菜煮苞谷粒。那时长美长轩都小,孩子实在不能委屈,看他们脸色腊黄我让长山去了你们家,你们可是门都没让他进呢,我们至少让你们进了门,还喝了茶。”

一说起往事,刘钱氏脸皮抽了几抽还是硬着头皮扯:“他大姑,那时候我们家里也同样是没饭吃啊,不是不借,实在是没办法。”

“是么?”苏刘氏淡淡一笑:“我听说那年终柱子的媳妇下聘时,你给张家的聘礼可是八两银子、一头猪、还加一应齐全的三生礼呢!”

这话一落,刘钱氏终于说不下去了。

桌上的茶水喝干了、粗果子也吃完了,可这刘家人就是赖着不走。

就在这时,苏二婶来了:“大嫂,春荣来叫你们过去吃饭了,春枝姐说让你们赶紧关门,菜都上桌了。”

一说到刘春枝,顿时众人脸色复杂了:她可是他们刘家沟里正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