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不看美女和大腿,来看杀人和悍匪 > 第593章 湖南郴州少年巨骗王晓明(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3章 湖南郴州少年巨骗王晓明(四)

王晓明决定以联合国的名义,给当地的重要部门写信,这件事一共分成两个部分,第一是信的包装,第二是信的内容。

王晓明先是起草了信的内容,然后找到当地统计局的一个科长,和他要了几张打印纸,大科长一看才子来了,肯定是相当配合。

拿到打印纸之后,王晓明又找到当地公安处的一个科长,让他帮忙安排人把信都内容打印到打印纸上,这个科长也马上照做,连问都没问。

科长马上安排可打字员去办这件事,打字员虽然看到了信的内容,但也没当回事,就在那几张特殊打印纸上,把信的内容一字不差的打印上去了。

下一步就是制作信封了,美国的信封和中国的肯定不能一样,王晓明跑去文具店买了几张邮寄新年贺卡的特大号信封,然后又跑去郴州市文化局,让他们帮忙在信封上用仿宋体写一行字。

这边一听大才子有要求,肯定不敢怠慢,赶紧派了一个书法家,用非常漂亮、非常标准的仿宋体,在那几个大信封的右下角写上了一行字,内容是“美国纽约联合国大厦教育和可约文化组织大楼三号”。

随后王晓明又去了一家研究所,以收集信封的名义,跟人家要了一大堆用过的旧信封。

大才子爱好多是正常的,所以对方连问都没问,东西马上提供到位,这些寄过信的旧信封上边很多都自带印刷的文字,王晓明从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十几个字,并且仔细的剪了下来。

接下来王晓明让研究所的人帮忙,把剪下来的字按照顺序复印到自己带来的那几个大信封上,这句话是“中国湖南省郴州一中王晓明先生收”。

信封弄好了,还要解决邮票的问题,从联合国寄来的信肯定要用外国邮票,下一步不算太难,那个年代有很多集邮爱好者,王晓明非常顺利的从一个同学手中要来了好几张外国邮票。

王晓明把邮票端端正正的贴在信封上,再用圆规和黑色钢笔画上一个圆圈,下一步就要制作邮戳了。

对于现在的王晓明来说,这个步骤也不难,他跑去一家报社,跟对方借了几个印刷用的铅字模,回到家之后,用字模沾上墨水,小心翼翼的按在了邮票上的圆圈里,组合到一起就是“U.S.A.3.27.1987”,意思就是1987年3月27号从美国寄出来的。

不过这行字是贴着圆圈排列的,圆圈中间还有很多空白的地方,看起来不太像,还需要再加一点内容。

王晓明不知道美国的邮戳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琢磨来琢磨去,找来了一个儿童基金会的会徽,这玩意是金属做的,表面坑坑洼洼,他用这玩意蘸了掉墨水,在圆圈里模模糊糊印了一下,这回就像了。

为了更完美一些,王晓明又把这个会徽印在了信封右下角,这样外行人一看,连信封都带印花的,一看就不普通。

信封做好之后,还剩下最后一步,王晓明又跑去找到一个刚认识的高中英语老师,让他帮忙把那封信翻译成了英文版本。

这个英语老师的水平还是挺高的,拿过信看了一会,就帮忙翻译成了英文,神奇的事就这样发生了,这名英语老师从头至尾都没有对王晓明产生过质疑。

王晓明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用极低的成本制作了两封联合国的来信,中间的过程一大堆人来帮忙,大家都是有求必应,不仅不怀疑,还生怕怠慢了大才子。

两封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信,一封是寄给自己的,另一封就牛逼了,让他直接寄到了湖南省省委,而且为了消除对方对寄信地址的疑虑,王晓明还特意备注了一句话:此信是由王晓明转寄给你们的。

这封信到底交到了谁的手里没有人知道,但肯定是省里的大官,随后一名内部记者就火速来到了王晓明家里。

记者进屋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了王晓明手中的另外一封信,王晓明给他看了一下,这个记者并没有看出来真假,人家可能也不在乎,只要两封信差不多就行了。

记者过来的主要目的是采访的:“恭喜我们的天才少年再次获得了国际的关注,下面来谈一谈你的感受吧!”

王晓明微微一笑:“我养过蚕你养过吗?我让蚕咬过你咬过吗?我差点死过你死活吗?我野外生存把狗干了你干过吗?中国的蚕我吃遍你吃过吗?我能吹牛逼你会吗?……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成就,我爱国无罪!”

大记者一下就懵了:“能仔细说说吗?”

晓明长叹了一口气:“唉!人的运气很重要,也许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让我今生遇到了恩师,自从我进入了一中的校园,那么多老师和校长对我精心栽培,这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如果没有他们的汗水,我纵然是一匹千里马,也只能在农村给人家干活!”

这番话说的太有水平了,记者赶紧咔咔记了下来,前边那段先掐了不播,就这样,4月17号这天,官方的内刊上率先发表了这篇消息。

紧接着所有的新闻媒体都跟了上来,各种报道铺天盖地,更有媒体指出来了:王晓明同学已经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免试录取,今年八月份初中毕业之后,就要去中国科技大学上学了。

王晓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是因为他在信里轻轻的点了一下,现在他们已经主动提出来了。

动静闹的这么大,一下子就惊动了更大的领导,4月23号这天,省政协委员一行人来到了郴州一中视察,特意找来校长询问王晓明的情况:“听说你们学校有一个叫王晓明的学生,收到了联合国的来信,这可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啊!”

老校长心领神会,他也早就做好了准备,赶紧恭恭敬敬的把那封信请了出来,然后召集全体师生,再次说了感人深思耐人寻味的两个字:“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