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想岔了,你是真的蠢,这次能中进士真是……”史大人本想说是祖上有灵,但这样说太不尊重侯府诸位先生了,改了口风道:“多少有些傻人有傻福。”
史玉琦倒是在这方面拎得清:“是先生们教导得好。”
史大人激动得又差点红了眼,此刻让他把心肝掏出来给侯府都是乐意的,以后让他给侯府抛头颅,洒热血,他二话不说啊!
史玉琦突然来了一句:“萧佑为什么是皇子啊,要是我都能中进士,他岂不是更强?”
“还用你说,高相都说要等游街以后再公布小公子的朱卷、墨卷与草稿,说是怕抢了风头,你们想想,就连高相都这么说的话,那可想而知了。”
史玉琦听得瞠目结舌,想到自己最大的心结也解开,现在只余下高兴,他中了欸。
侯府里上下听说喜讯也是跟着一起开心,萧佑回去后就打赏了全府上下,而照顾私塾的下人们得到的最多,梅庄主等人虽未到现场,得知结果个个压不住嘴角。
常尚书瞬间想到自己多年前参加科举看榜的情形,而柳世璜则是考虑到更长远处:“侯府私塾必定会声名大噪,到时候若有人要加入,侯府又该如何?”
“此事可不是由我们自己做主。”侯爷抬了抬下巴。
萧佑所有的先生及同窗都是皇帝拍板定下来的,就算要进新人,也要过那位的眼。
没接收到确切的旨意前,他们哪敢随意招人进来?
也是应了常尚书的话,不多时就有陆续的贺礼送过来,说是恭贺侯府私塾首战告捷。
说来也是好笑,高中的是史玉琦,大部分的礼却是送到侯府来,不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反正是他们担心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不少世家都想将适龄的孩子送进侯府私塾,间接与直接表达的都不少人,老侯爷也如自己所想的那般一律先拒绝。
这私塾又不是书院,不可能广招生,一般也是为自己家族服务,老侯爷本来就是不管不顾的性子,谁提就是没想过,不想扩招学生,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行,进不了侯府私塾的大门是吧,就有人上门挖先生。
梅庄上是来无影,去无踪,一般世家也不重视武学,也不愿意与江湖人士打交道,他算是逃过一劫,但常尚书与柳世璜在出门的时候就发现不像以前自在了。
两人偶尔出个街也会被人拦下来,意图以更高的报酬挖走。
对于此事,两人也是哭笑不得,他们是能走就能走的身份吗?
为免麻烦,他们索性藏在府里不出门了,等到状元郎带着进士们游街以后,皇帝终于公开了萧佑的春闱试卷,为了打消众的人疑心,侯府还将他平时的课业也一并提交上去。
提交的课业贯穿了三年,提供这个东西干嘛呢,方便那些挑刺的人对比字迹呗。
高相所言不虚,他的确是第一个看到萧佑考卷的人,其次便是主考官及阅卷官们,甚至连负责誊抄的官员都一并阅过,这才有了后来的抢风头之说。
是以在百官们排队看过所有的考卷,再看过那些平时的笔记后,个个哑口无言。
“哼,高相所言不虚吧?”正逢喜事精神爽的史大人看到他们吃瘪,乐开了怀。
皇帝不动声色,示意丁公公将东西奉上来,待看完后,皇帝无比舒爽,克制住自己问高妄与状元郎相比如何的冲动,淡然道:“千古阳谋,此论点的确有些意思。”
听多了阴谋,这陡然间听到阳谋,的确令人耳目一新,
萧佑的微论里是用阳谋的法子解决当下大楚面临的困境,“光明正大地利用人性之弱点与规则、常识策略布局来让敌人无解,令得对方不知不觉中就范,的确出人意料。”
阴谋固然诡谲和隐秘,阳谋却堪称顶级!
高相说道:“这正是臣彼时看到的第一感受,公……殿下所思所想超乎常理,智谋过人。”
有高相为萧佑背书,这令得不少人又心如擂鼓,不少臣子皱起了眉头,但不得不承认,比起太子来, 这位六殿下似乎更有才学,现在虽是纸上谈兵,若有机会可以一验。
若能从纸上过渡到现实,这位六殿下将来可就不能小觑了!
这公开的试卷与草稿可谓是掀起了众臣心中的骇浪,怪不得说不能提前公开,现在想想,若是萧佑不是皇子,如常评卷,至少也是个探花!
一时间不少臣子也心生叹息,不知道这样才学的少年不能参与殿试是否太过可惜。
“看来侯府教了他不少,”皇帝轻飘飘地将宣武侯府抬出来:“朕甚感欣慰,也是他运气好,能与萧天洛扯上关系,萧天洛……这小子的确有些本事。”
“陛下所言极是,萧公子总说自己没什么才学,但他懂得如何利用手头的人与物,最终还是能发挥莫大的作用,不仅六殿下培养得好,就连史大人的孙儿这次也列二甲之名。”
有臣子说完,史大人立马红了脸,摆手道:“臣家那孙儿也就普通,无法与殿下相比。”
“史大人谦虚了,从前的史小公子可不是这般,这进了侯府私塾,可是彻底改天换地了。”
“欸,下官也想让家中孩子能进侯府私塾读书,可惜被婉拒。”
“是啊,是啊,我们也有这个想法,萧天洛这般有作为,何不多惠及些人。”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其实说婉拒都是客气的,侯府那可是半点没有犹豫,根本不接茬。
史大人是既得利益之人,面对他们的议论就只是笑笑,孙儿小小年纪就上岸,史家这几天都喜气洋洋,他本人在上朝的时候更是挺直了腰杆子。
说什么世家三代以上方能称为簪缨世家,他史家只要史玉琦不落,就有希望!
现在听得他们这酸里酸气的话,史大人就更乐了,从前侯府办私塾的时候,就连他们都要思量思量才肯把孩子送进去,这帮人哪里肯啊。
不是想法子送国子监了,就是去找盛名的书院,不可能瞧得起侯府临时拉起来的私塾。
现在好,发现人家的树上结了好果,一个个就着急了?呸!
侯府拒绝得好呀,就算萧佑走了,这侯府能随随便便就招新的学生吗?
史大人乐得看戏,今日不像平时那般火力全开,乐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