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当日,“沈大人为证水泥无毒,亲自饮用水泥水”的消息便传遍了上京。

百姓吃了定心丸,舆论风向逐渐偏离,京中与京郊大街小巷谈论的不再是“水泥有毒”,而是“父母官沈筝,爱民如子。”

与此同时,由第五家牵头,与朝廷合作的慈善商会“衔环会”正式成立,在京中以布告昭告众人。

京中茶馆人声鼎沸,茶客们三三两两,一边饮茶,一边讨论着这“衔环会”。

摇着折扇的文人评道:“结草衔环。不论是商户还是朝廷,都因民而立世。寓受恩不忘报,施恩不求报,妙哉,妙哉。”

茶客听了文人的话,细品之后,皆出声附和。

又有人道:“我听闻,这衔环会在朝中,亦是以沈大人为首,一应济世决策,都需要沈大人点头才行!”

“沈大人如此爱民如子,咱们还怀疑水泥有毒.....实在是不应该啊。”

“先别说水泥不水泥了,有谁知道这衔环会主要做些啥?施粥赈灾还是没事给咱发点银子?”

“给咱发银子?”茶客笑道:“你连三十文一盏的好茶都喝得起,人家凭啥给你发银子?钱多的丢了?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嘿,我就开个玩笑。”

“啪——”

惊堂木突然响起,茶客齐齐扭头,看向说书先生。

说书先生面上带笑,茶客齐声问道:“闻先生,您消息灵通,是不是知道点儿咱大家伙不知道的消息?”

闻先生一捋胡子,揉了揉脖子:“嗓子有点儿干。”

“嘿这老滑头!”有茶客掏出几个铜板,往桌上一拍,“请你一盏粗茶,赶紧给大家伙儿说说!”

闻先生摸了摸惊堂木,“粗茶剌嗓子。”

“......”

茶客拿他没没办法,每人凑了点儿铜板,让茶馆小二给他上了一盏三十文的明前卷芯。

闻先生咂吧一口,心满意足道:“说到这衔环会啊,你们可是问对人了。方才有一位小友说得没错,衔环会在朝堂之中,确实以沈大人为首,而这衔环会成立的原因......不知诸位可还记得,前段时日皇上下的罪己诏?”

众人恍然大悟:“因为弃婴!”

天子的罪己诏,在上京掀起一阵不小的风波。

当今天子公然承认自己错误,但百姓们却不敢公然谈论,只敢关起门来悄悄议论。

“虎毒还不食子呢!自家孩子都丢的人,简直不是个东西,就该一刀砍了脑袋!”茶客们道。

闻先生捋着胡子点头,“沈大人心系百姓,请求皇上完善弃婴之法,皇上当朝允诺,下了罪己诏不说,还自罚银万两,而后朝中百官也跟着自罚了银两。这些银两.....便是衔环会的雏形。”

他说得头头是道,仿佛亲眼观了早朝一般,茶客们信了个七八分。

“然后呢?”他们问。

“然后皇上便将罚银交给了沈大人安排,沈大人兼顾工部、洄河坝的同时,在京中筛选商户,最终选定了第五家与朝廷合作。”

近些年来,第五家的商铺,在民间口碑很是不错。

茶客们闻言了然:“那话又说回来,衔环会主要做些什么?”

闻先生又饮了一口茶,看了茶馆东南角一眼,才道:“赈灾救荒、济贫扶弱,配合朝廷开设义学、同安义诊堂,等等等等。”

茶客们一挠脑门,“闻先生,听了你说的,我们怎的感觉啥都没听一样?”

闻先生吹胡子瞪眼:“就说京郊那些乞丐,往后就归衔环会管了!”

京郊乞丐?

茶客们垂起眸子一合计。

当今爱民,比起前朝来说,京郊乞丐少了八九成,虽说没有成千上万,但也有千八百。

这每天一睁眼,就是上千张嘴等着吃饭,衔环会哪里养得过来?

而且吧......大部分百姓是看不起乞丐的。

没有经历过同等的苦难,百姓很难与乞丐共情,只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人好手好脚的,哪能一口饭都吃不起?就算在码头上扛大包,那也不至于沦落到讨饭吧。

“大半都是好吃懒做的......”茶客们嫌弃道:“只要衔环会敢养,那那些乞丐就能赖衔环会一辈子!要我说呀,还不如就办义学,让孩子们都认点字算了。养乞丐?吃力不讨好。”

闻先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说辞:“你们以为朝廷和商人都是傻的?人家衔环会不养废人!除非是瘫在床上实在动不了,不然乞丐进了衔环会,那也得干活,不可能让他们吃白食!”

茶客们闻言心中平衡了。

拿力气换吃食,这才对嘛。

有人思索片刻,发问道:“闻先生,我有一邻居阿婆,有一间一进小宅,但丈夫与儿女因病离世,夫家不管,娘家又远在靖州,您说.....像她这种情况,能不能进衔环会,让会里帮忙照顾一二?”

闻先生眼睛骨碌转了两圈,突然捂肚子道:“哎哟肚子疼......你们等会儿啊!”

他一溜烟到了茶楼茅房,有一人紧跟其后。

松开捂着肚子的手,他皱着脸问道:“爷,这怎么答?这事儿衔环会管不管啊?”

对面之人眉目清秀,衣着得体,正是第五家管家之子,霍管事。

霍管事沉吟道:“独身老人在帮扶列中,但需经朝廷查探,符合条件的老人,衔环会会保证老人温饱及丧葬等问题。”

“这么好呐......”闻先生琢磨片刻,下意识道:“可方才那老婆子有宅子,就算不在城中,一所一进宅子也能管些银子......诶,要不这样,衔环会负责给老人养老送终,但老人的遗产也得归衔环会所有,这样一来,双方都不吃亏嘛......”

霍管事闻言,看向闻先生的眼神略带古怪。

闻先生缩了缩脖子:“怎么如此看我?”

霍管事摇头:“衔环不求回报。若帮扶老人的前提条件是‘需接收其遗产’,岂不是落了‘趁人之危’的口实?此举虽对衔环会有益,但需细琢,万不可挟恩图报。”

闻先生摸了摸鼻子,嘟囔:“干好事也要被骂,这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