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两个月过去,盛夏已至,小河村的槐花开得正盛,甜香浮动在暖风里。
宋清音的身体日渐好转,余毒已清,只是心悸的毛病还需慢慢调养。
不过有吕素留下的方子,加上陆宸远寸步不离的照顾,她气色好了许多,已能时常在村中散步。
这日傍晚,夕阳西沉,蝉鸣渐歇,宋清音和陆宸远沿着村口的溪流慢慢走着。
她穿着素净的浅青衫裙,发间只簪了一支白玉钗,清丽温婉。
陆宸远依旧一身玄色长衫,身形修长挺拔,只是比从前消瘦了些,但眉宇间那股凌厉的气势却丝毫未减。
村民们见了他们,纷纷笑着打招呼——
“陆村长,陆娘子,出来散步啊?”
“娘子气色好多了,看来陆村长照顾得周到!”
“陆娘子,我家婆娘蒸了槐花糕,待会儿给你送些去,补补身子!”
宋清音眉眼弯弯,一一应着,陆宸远虽神色淡淡,却也微微颔首,显然与村民们关系极好。
正说着,村口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马蹄声由远及近,尘土飞扬间,几匹骏马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沈观,一身墨蓝锦袍,英姿勃发,腰间悬着御赐的龙纹佩,通身气派却不显倨傲。
他身后,黎青青一袭绯红骑装,明艳飒爽,正笑吟吟地冲村民们挥手。
“青青丫头回来了!”
“哎哟,这不是沈观小子嘛?”
“那可是沈侯爷。”
“青青有福气啊!”
村民们又惊又喜,纷纷围上去,既敬畏沈观的身份,又因黎青青的关系而亲近。
沈观翻身下马,笑容爽朗,丝毫没有侯爷的架子,反倒像是归家的游子,拱手向众人问好。
黎青青更是熟稔地挽住几位婶子的手,笑吟吟道:“婶子们别打趣我了,我这次回来,可是有喜事要告诉大家的。”
“什么喜事?”众人好奇。
黎青青脸颊微红,沈观则含笑上前,牵住她的手,朗声道:“我与青青下月大婚,今日特来给乡亲们送喜帖。”
“哎呀!这可是大喜事!”
“青青丫头总算熬出头了!”
“沈侯爷待青青好,咱们小河村也跟着沾光!”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祝贺,黎青青笑得眉眼弯弯,沈观则温和地一一应着,甚至主动跟几位年长的村民寒暄,丝毫没有权贵的疏离。
宋清音远远地看着,面上也浮现了喜色。
黎青青和沈观的感情线并没有因为她的原因有所改写,这也可能是由于她一直未插手他们之间的情感的原因。
但他们一路走来并不顺利,期间也是几经坎坷,如今好不容易走到一起,她也替她高兴。
而且,黎青青也是她这么几个世界以来唯一合眼缘的人,又暗地里帮了她很多,她自然也希望她能幸福的。
“夫君,是青青回来了。”宋清音有些欣喜,眉宇间也多了些许雀跃。
“嗯。”陆宸远眉眼温柔的看着她,神情专注,对于不远处的喧嚣,没有分出半分心神。
他抬手理了理她额间的碎发,眼神专注的只能容下她一人。
就在众人热闹寒暄时,一道清脆的少年嗓音突兀地插了进来——
“老师!”
众人一愣,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从沈观身后的马车里跳了下来。
他一身月白锦袍,腰间系着蟠龙玉佩,面容清俊,眼神灵动,虽年纪尚小,却自带一股矜贵之气。
小皇帝——萧景琰。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陆宸远,快步上前,竟是要行学生礼。
陆宸远眸色微沉,不动声色地侧身避开,淡淡道:“公子怎会在此?”
萧景珩见他避开,也不恼,反而笑嘻嘻道:“我偷偷跟着沈卿来的,想见见老师。”
说着,他目光一转,落在宋清音身上,好奇地打量几眼,忽然眼睛一亮,拱手道:“这位就是师母吧?”
宋清音微怔,随即浅浅一笑,并不接话,只是不着痕迹地往陆宸远身侧靠了靠。
村民们这才反应过来,这少年竟称陆宸远为“老师”,再看他通身气度,又是跟沈观一起前来,心中隐约猜到他可能是什么达官贵人的子弟,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多言。
沈观适时上前,笑道:“陆兄,许久不见。”
陆宸远神色稍缓,颔首道:“沈侯爷。”
黎青青则直接扑到宋清音身边,挽住她的手臂,亲昵道:“音音,你可算大好了!我和沈观特意来给你送请柬,你可一定要来!”
宋清音笑着点头:“自然。”
萧景珩见众人寒暄,也不端架子,反倒兴致勃勃地凑到陆宸远身边,压低声音道:“老师,朝中事务繁杂,朕……我真的需要你回去。”
陆宸远神色淡漠,并未接话,只是目光落在宋清音身上,眼底闪过一丝犹豫。
宋清音察觉到他的视线,轻轻捏了捏他的手指,温声道:“阿远,若有事,便去吧。”
陆宸远的身份她早已经告知于她,她也早有预料他终会回到那片繁华的地方。
他有他的理想抱负,以他的才华若是屈居于这么个小村庄亦是损失。
他应该在最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华。
陆宸远沉默片刻,终于看向萧景珩,淡淡道:“容我再考虑。”
萧景珩眼睛一亮,知道这已是松口,顿时喜形于色。
夜色渐深,小河村的喧嚣渐渐平息。
陆宸远站在院中,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影,眸色沉沉。宋清音端了一盏温热的药茶走来,轻轻递到他手中。
“在想什么?”她柔声问。
他接过茶盏,指尖在她手背上轻轻一蹭,低声道:“在想……京城的事。”
宋清音微微一笑,目光清澈:“小皇帝亲自来请,你总不能一直避着。”
陆宸远沉默片刻,忽然转身,将她拢入怀中,下颌抵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阿音,京城不比这里。”
那里有尔虞我诈,有权势倾轧,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也盯着她。
宋清音靠在他胸前,听着他稳健的心跳,轻声道:“我知道。”
她顿了顿,仰头看他,眸中映着月光,温柔而坚定:“但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陆宸远呼吸微滞,手臂收紧,将她牢牢锁在怀里,像是要将她揉进骨血。良久,他低低“嗯”了一声,嗓音微哑:“好。”
——
三日后,陆宸远给了萧景珩答复。
少年皇帝眼睛一亮,几乎要跳起来,却又强自按捺住激动,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礼:“多谢老师!”
陆宸远侧身避开,神色依旧淡漠,只道:“陛下不必如此。”
萧景琰笑嘻嘻地凑近:“老师放心,师母在京城,我一定让人好好照顾!”
陆宸远眸光微冷,瞥他一眼。
萧景琰立刻缩了缩脖子,讪讪道:“……我就说说。”
——
小皇帝不能在外久留,所以先一步回京。
而陆宸远在安排好小河村一应事务之后,收拾收拾也准备带着宋清音一路返京。
但因为宋清音担心宋父宋母,就耽误了些许行程。
宋父宋母年纪大了,在小河村时,离得近,还能常常见面。可是一旦到了京城,两地相隔的远,以宋清音的身体,长途跋涉于她并不好。
思来想去,两人一商量就想着将宋父宋母接去京城。
初时还担心老两口不愿意,没想到他们一说,老两口犹豫了一段时间,就答应了。
他们就宋清音一个女儿,女儿身体不好,他们年纪也大了,见一面就少一面。陆宸远家中如今也无长辈,他们过去说不定也能帮衬一点儿呢?
虽然,以陆宸远的身份地位,好像也不太需要。
这样一来二去,他们回京之后,正好赶上黎青青和沈观的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