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眼中心,黄泉悬浮于虚空,紫色长发如静默的瀑流垂落。
发梢无风自动,而她双眸紧闭,面容沉静如同凝固的星海。
命途...如同亿万条无形的丝线,自寰宇的每一个角落延展而出,最终汇向那传说中一切起源与终结的尽头——世界树。
如果所有的命途都连接着世界树,那么从世界树的眼中会看到怎样的寰宇?
黄泉并不需要知晓问题的答案。
命途是源自寰宇的概念,自诞生起便是寰宇的一部分。
毁灭是寰宇的毁灭,而存护亦然是寰宇的存护,无论是以何种概念铸就命途,最终的本质都将归于寰宇本身。
无论是焚烬万物的终末,还是筑起高墙的坚守,亦或是追逐未知的开拓,其本质都是由寰宇所孕育的一种规则。
在高天原的彼岸,黄泉日夜注视虚无,从那虚无的大日内什么都没能看到。
日夜的叩问,最终不曾得到答案。
黄泉能给出的答案唯有手中刀刃,这便是她存在的意义。
从啼哭的婴儿,再到青涩的女孩,与安明相遇,共同面对恶兽,去为了那个不可能战胜的敌人而战斗到破晓黎明。
出云的每个人从生来便被大日所覆盖,而黄泉自出生起存在的意义便是斩断大日。
只要手中的刀刃还不曾折断,只要尚存一口气息,就不会放弃。
这刀刃...永不回鞘,斩断虚妄!
这是她自生来便有的宿命,是流淌在每一个出云人血脉中的烙印,而如今...黄泉将以存在之名,为这段漫长的岁月做出最终的回答。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叩问着虚无。
虚无从不会给予任何答复,祂不在乎任何,但安明曾给出过那个答案。
若是没有任何意义,虚无本就不应存在,虚无本身就是存在的印证。
一声清越的刀鸣,仿佛从过去传来,又像是在黄泉的灵魂深处奏响。
诏刀自黄泉身前缓缓悬浮而起,环绕着一缕缕清澈的微风,过去曾有诏刀十二,然在斩杀恶兽的过程中尽数折损。
刀断人亡,血染长夜。
而如今,黄泉将以存在的命途,以【有】之诏刀,将过往的全部诏刀尽数重铸。
分明已经过去了那么漫长的岁月,时光的尘埃几乎掩埋了所有细节,连她自己的记忆也在不断的磨损中变的模糊不清。
许多面孔已然模糊,许多声音已然消散...但那些曾并肩作战的身影从未真正离去,那些逝去于忘川的人们将成为存在的一部分,成为她命途的“初”。
在手握诏刀之前,他们先是人,是父亲、是兄弟、是女儿...也是爱人,但在握住诏刀之后,诏刀使就只有向前。
向前!向着那轮覆盖天穹、吞噬一切的虚无大日!挥刀!
那是一场从一开始,所有人就心知肚明的、注定将会失败的战役。
反抗大日,是注定无法成功的反抗。
可他们依旧做了。
不仅仅是为了手中诏刀承载的使命与传承,更是为了那夜幕降临后,散落在出云大地上的点点灯火!
为了这短暂却无比珍贵的...存在!
没有任何人出生就要背负上注定的命运,黄泉要在此刻,在铸就命途之后,为那出云还有高天原千千万生来便背负着大日的众生,讨回一个公道。
存在本身的存在,便是为了诛杀虚无而存在的!
黄泉要...弑神!
除去晋升星神可以开启通向世界树的道路外,黄泉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存在诞生的意义便是为了结束虚无。
在那列神之战的最初,黄泉将成为最初的弑神者,成为彻底终结虚无的存在。
忘川的湖面上有太多太多人的意志,黄泉背负着两颗星球生灵的过往,或许如今出云的人们早已忘却那段历史,但她依旧会背负。
所有人都可以忘记,但黄泉不能忘记。
那段过去不仅仅只是历史书上的几页光阴,而是她的一生,是芽衣的曾经。
既然如此。
便叫虚无,走向黄泉路吧。
命途的力量不断积蓄,诏刀隐隐散发出权柄的气息。
符玄维持着法阵的运转,感受着其中正不断积蓄的磅礴力量,“樱,在命途形成前,你会知道自己的权柄为何吗?”
洞玄紫徽大阵外,除去符玄,樱也同样站在一旁注视着阵眼内的黄泉,如果在晋升过程中真的出现某些意外,她也能第一时间出手。
安明很少会主动让她做些什么,但这次却是格外认真,如若当真是星神层次的对手来袭,那么在场唯一能够立刻阻止对方的也只有身负刹那的樱。
当然不用安明说,樱也会这样做,只是这样可以心安理得的用刹那与安明温存片(刹那八小时)刻。
“在命途形成前,便会存在简易的‘域’,”樱很不擅长一次说很多话,这让向来话多还傲娇的符玄听的有点着急。
但好就好在,樱虽然说的慢,但每个字都有效,换成三月七撒娇十分钟大概也只有七八个字是有效信息。
“但达成那种条件需要某种契机,一般来说只有在晋升星神后才能拥有权柄。”
樱的契机自然是曾经为了拯救濒死的绯而提前触碰到的权柄之力,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创造那份奇迹,在令使阶段便提前开辟出命途的雏形。
所以樱会说,她的晋升过程并没有参考价值,如今黄泉的晋升才算是更为正常的流程。
“不过权柄的体现会与命途息息相关,”除去黄泉本人外,大概没人能提前知晓权柄的具体效果,单凭一个存在的确是很难想象出来。
符玄微微颔首,要她来猜的话,黄泉的权柄想必是如雷霆般的杀伐权柄,在不久后的终末之战中想必也能成为最锋锐的利刃。
“希望一切顺利,”符玄轻声呢喃,哪怕有卜算可以预测未来,但对于有关星神的未来注定充满变数。
在她的眼眸中,黄泉的未来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还缺少那最为关键的一。
足以一锤定音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