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衣服之后,适配的裤子总得有吧?再喜欢也不能总穿一件,至少得备一套换洗的......
这件想要那件也不错,不一会功夫,陆晴就把款式不多的店内款式试了个遍,最后挑了三套衣服,还磨着要买顶帽子。
“一共两百七十六块四角,抹个零您给两百七十五就行,再送您三双袜子三条丝巾.......”
新店开业,虽然没搞什么打折的促销活动,但也弄了些小礼品赠送,都是师兰精挑细选的货品,质量没得说。
师兰算完价格,将衣服分开装进定制的牛皮纸袋里。
陪好友来的方玲玲如遭雷劈,忍不住拉了拉好友的衣服,试图劝对方理智一点,“冷静啊,你这是进货来了吗?这可是咱们半年的工资啊!”
哪家好人敢这么花钱!
陆晴也回过神来了,脸色有些尴尬。
师兰还以为对方是冲动消费,可能一时忘记算钱了,连忙善解人意地说:“不着急,你们可以再逛逛,考虑好了再买。”
“老板你这有电话吗?我身上没带这么多钱。”陆晴有些难为情地说。
出来逛街,她身上确实带了钱的,但零零散散加在一起也只有七十多块,这还是打算买双鞋子才带这么多出来的。
虽然她家里不缺钱,但谁也不会出门就把几个月工资揣身上。
“旁边有电话亭。”师兰给指了路。
看了眼外面,方玲玲忙不迭把好友拉了出去,还不忘回头客气地跟师兰笑笑说出去打电话。
“你是不是疯啦?”
离开女装店的大门范围,方玲玲就使用拽着好友的胳膊晃了晃,企图把她脑子里的水晃出去。
陆晴莫名其妙地摇摇头:“没有啊。”
“你都要买三套衣服了,还没有疯?”方玲玲左右两只手都比出三根手指,伸到陆晴面前。
“你是不是被老板迷晕了?你清醒一点啊!她可是会掏空你钱包的!”
再有钱也不是这个花法,日子还过不过啦?
“没事,买衣服的钱我爸妈可以给我报销的。”
陆晴父母有点关系,去年辞职下海去南方闯荡,虽然没有乍富,但给儿女们花钱非常大方。
上次还给她哥带了件衬衫回来,说是什么法国的品牌,托人从香江买过来的,价值一千多块说出去都吓死人!
结果她哥穿了两次就嫌弃得要命,又热又闷根本不舒服,直言全是卖牌子挣黑心钱。
打完电话让人帮忙送钱过来,陆晴领着好友正要往回走,发现前方有一大波人也朝这个方向来了。
原来刚刚电影院外面,不少人看着陈小卉身上的衣服十分眼热,但是又害怕被坑所以犹豫不决。
最后还是陈小卉出了主意,让有意向的人组团过去,人多势众就算是黑店也不敢动手。
大家一想确实有理,凡事只要人多,心里就不发怵了,一群人便浩浩荡荡往店里来。
原本听了价格直接被劝退的部分女同志,看到大家都过去了,顿时也忍不住那颗蠢蠢欲动要凑热闹的心,干脆也跟了上来。
路上碰到其他人,一看这伙人聚集在一块,先是疑惑,问清楚后,竟然也默默跟上就想着来瞧瞧。
反正口袋一分钱没有看看而已老板还能把她们给吃了?
结果到了店里就不是那回事了。
瞅瞅这低调却不失格调的装修,进来就感觉自己已经高人一等似的,再望望那清晰明亮的大镜子,连衣服上的油星子都无处可逃......
来都来了......
不少进店之前告诫自己只是看看的女同志们,试了衣服都忍不住掏钱包。
没想到在成衣店竟然也能买到这么合身的衣服!
尺寸比百货大楼的贴合,款式比裁缝店的新颖,虽然价格是贵了点,但咬咬牙买一件也不是不行。
人一多,四个试衣间都不够用了,还得排队呢!
林雅欣嘴角的笑容根本控制不住,比迎着太阳盛开的向日葵还要灿烂几分。
顾客们也是头一次享受这种微笑服务呢!
站在光洁明亮的店里,被年轻靓丽的售货员服务着,走累了还能坐在沙发上休息,凉开水和小点心也是免费提供的。
大家都是从外头进来的,这里摸摸那里碰碰,手上肯定不干净,端着纸杯喝水的倒是不少,点心几乎没有人拿。
有个女同志是陪朋友来的,坐着无聊,倒不是不想买,而是囊中羞涩,经济条件还不支持她购买价值一个月工资的衣服。
只好控制自己的眼神别往新衣服上瞅,只顾着看眼前的点心。
这点心是方玉梅在家做的,模具是师兰以前为了讨孩子们喜欢特意定制的,样子都是各种小动物小花朵,充满童趣。
这位女同志看了半天,最终忍不住隔着干净的纸巾捏了一块放进嘴里,顿时就被惊艳了。
口感酥脆,奶香十足,在口腔里融化后细细绵绵的,一点渣都没有。
这店果然不一样,连免费招待用的饼干都这么高级!
“老板,能不能告诉我你这饼干是哪家的?你放心我一定不告诉别人。”等师兰手上闲下来的时候,吃了饼干的女同志悄悄问她。
说不定美味的饼干也是老板的商业竞争手段之一呢!她发誓绝不会告诉别人的。
“是我妈做的。”师兰从柜子里取出一小份来送给她。
巴掌大的小袋子,里面只有七八块,上面写着饼干的成分,特别标注了容易过敏的物质。
“准备给幸运顾客的小礼物。”师兰看出了顾客的意图,“只送不卖。”
卖是不能卖的,无证经营要不得。
客人只能失望放弃。
送完一波又来一波客人,林雅欣跟张百合嘴巴都说干了,趁着空隙端起水杯就是咕噜咕噜一阵狂饮。
身体虽然累,但两人精神却十分雀跃。
真希望生意一直这么好下去,那她们就能一直在这稳定地干下去。
两个员工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十多年来的认知,潜意识总让她们觉得个体户就代表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