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田园生活录 > 第105章 到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运时期的车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进站的长队甚至都排到了车站广场的外面。车站的工作人员就站在路边,拿着大喇叭引导旅客按照画好的标志线进站。

“胖哥就到这里吧,再往前人多车多的也不好走,我从旁边过去就行了。”

庞伟看了看前面的路口,虽然有人在疏导交通,但是因为车太多,整个路段行驶缓慢,导航上也显示了一段长长的红色。

“那行我就不往前开了,你路上注意安全,到家发个消息报平安,年后回来的时候提前给我打电话,反正胖哥也村里,到时候过来接你也方便。”

“行嘞胖哥,你回去也慢点开。”

等姜川拿着行李下车,庞伟按了一下喇叭就掉头回去了。

背包挂在胸前,行李箱扯出拉杆,再把一个编织袋压在行李箱上就这么拖着走。

袋子看上去很新,应该是被清洗过,上面印着——尿素两个大字表明了它的身份。

这东西比一般的行李箱能装太多,关键是不用额外花钱,很受外出务工人员的青睐,不过有些小伙伴可能抹不开面子用这个。

没有阳光时的腊月就连空气里都透露着一股阴冷的感觉,不过随着靠近候车大厅这种感觉也逐渐消失,或许是因为暖气开的很足,又或许是被人们归乡的急切给驱散了吧。

但又有多少人不能回家过年呢?

他们可能是因为工做需要,也可能是基于生活不如意和某种家庭矛盾,做出的无奈选择吧。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者并无二三。

“这位先生您的箱子里面有液体,请到这边开箱检查。”

车站的安检员把姜川请到一旁,并示意他把箱子打开。

“这是什么?”安检员从箱子里拿出两个小酒坛,对着姜川问道。

“自己做的桃花酿,箱子里面还有两个竹筒里面装的也是酒!”

“可以打开喝一口吗?”

“呃,这两样用的都是木塞和蜡封,如果打开的话可能就不能重新密封了,可以想想其它办法吗?”姜川为难道。

安检员看了姜川一眼随后拿起对讲机,“一号安检通道需要一台液体安检仪。”

“收到,马上过去。”

五分钟后姜川重新收拾好行李进入候车区。

其实如果他带的是瓶装或者罐装的啤酒的话没有这么麻烦,相较于地铁,火车上的液体安检要方便的多,当然各地的规定也略有不同。

尤其是是在坐绿皮火车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一些大叔上车之后立马掏出自己带的小麦果汁,再配上两个小菜甚至是卤肉。

他们总是在自己的位置上自斟自饮,不仅在匆匆的旅途中给我们带来了一点松弛,缓解内心的急躁,而且过的比我们这些泡面党过的舒服多了。

现在的动车确实是江湖新秀,但等到了风雪秘境还是得请内燃机老祖出山护道。

更何况根据这种特性和氛围,我们开通了一些旅游专列,这项任务可都是宗门老祖在执行。

当然了讲这些并不是说你弱,而是年轻人还得练。

其实在我们的社会里很多地方都存在这样的哲学,老前辈保驾护航,年轻人勇于进取。

等年轻人成长为老前辈的时候,自然有新的年轻人提供思路,正是应了那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叮叮咚,从花城开往津门的G456次列车即将进站,请乘本次列车的旅客朋友到十号检票口检票上车。”

车站的广播连响三遍,姜川带着自己的行李排到人群后面。

跨过天桥、踏上月台、来到等待区,工作人员早已做好接车准备。

“咱们旅客朋友们不要跨过黄线,在蹬车区右侧等待,列车停稳先下后上。”

上下车这种事自然是不用担心,就怕有脑子进水的去卡车门,影响列车运行安全,不顾自己与他人安危,到底是不怕死还是没有安全意识。

进入13号车厢在连接处找了个不碍事的位置堆放行李,倚靠车厢站着,不一会整列车轻轻一震缓缓向前,虽说是走在铁轨上,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坐船一样,并不显的颠簸。

“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了,两边的把腿收一收。”

乘务员推着小车缓缓的走着,座位区的还好些,车厢连接处人不少,所以走的很慢。

零食车过去没多久,餐车就跟上来了。

“盒饭盒饭,新炒的盒饭。”

看的出来春运很累,把乘务员都摧残的一幅有气无力的样子,好像一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招财猫。

“盒饭多少钱一份?”

“十五的、二十的、二十五的,分别是全素、一荤两素和两荤一素,先生你要哪个?”

“呃,对不起打扰了。”

姜川还是没舍得花钱,餐车营业员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觉得今天的列车特别的长,来回还要跑两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车厢内部略微有些凌乱,桌板下方和过道两旁几乎都有行李存放,过年反乡对有些人来说,不亚于小规模的搬家,一些搬不过来的都发快递回去了吧。

不知道为什么在车厢上倚靠了半天没有一点睡意,平时视若珍宝的手机一点也刷不下去,心底涌出一股焦躁不安的情绪,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

“小伙子累了吧,到婆婆旁边来,婆婆身边有座。”

姜川训声望去只见一位穿着朴素的老太太正对着他招手。

疑惑的他伸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意思是说叫我吗?

见他这个样,那老婆婆顿时微笑着点头。

“婆婆谢谢您的好意,小子我买的是站票不能座别人的位置。”姜川走过去微笑着解释。

老婆婆摆了摆手道,“不妨事不妨事,婆婆旁边的人在上一站下车了,她是买长坐短,这位置空余着呢。”

“那就谢谢婆婆了。”既然人家都这么说,姜川也就没再推辞。

“你们这些年轻人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都喜欢自己窝在一边,就像地铁上一样就算是有位置也没人去坐,代着耳机靠着栏杆像个闷葫芦。”

姜川笑笑没有说话。

“其实啊就算是站票,看到没人的座位也可以休息一下,只要在座位的主人过来的时候还给人家就好了。”

“嗯嗯知道了婆婆,您这也是过年回老家吗?”姜川果断的选择转移话题。

“不是回老家,婆婆的儿子儿媳都在津门工作,过年时间也脱不开身回家,这不让我这个老婆子去跟他们一起过年。”

提起自己的儿子老太太眼睛里透露着两个字——满意。

“那也挺好,反正都是一家人在一起,在哪不是年?”

“对了婆婆,刚才我看到小餐车过去了,您吃饭没有?”

“没,这里不如我儿媳妇做的好吃。”

“哈哈,那您老等我一下。”说完姜川就跑回车厢连接处,从包里把李雨萱给他的点心盒拿了出来。

姜川打开盒子递过去,“老婆婆,您试试这个。”

老太太伸手从盒子里捏出一块,在眼前仔细端详,随后放进嘴里慢慢咀嚼。

“花色精致,味道甜美还透露着一股清香,但从盒子来看又不像是商店里买的,是你对象给你做的吧!”老太太语气颇为肯定。

“嘿,婆婆您真是神了,一点没错。”

……

味都镇白家村积雪已经没过脚面,不时的一阵风吹过雪花打着漩,这样的天气几乎没有人在外面走。

但是村东头的一户人家门口却支起了大灯,配着地面上的积雪反光,把半个胡同照的亮如白昼。

一对头发花白夫妻坐在房间里,男人时不时的抽两口烟,女人则是频繁的看向门口。

没过多久伴随着踩踏积雪的咯吱声,从大门外走进来一道身影。

“爹,娘,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