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丰臣秀吉那狂妄的战争宣言,狠狠砸在伏见城崭新天守阁顶层的金漆地板上,也砸碎了倭国表面统一的平静假象。

整个倭国,这台刚刚被丰臣秀吉用铁腕和权谋勉强捏合起来的战争机器,开始发出刺耳的、生涩的轰鸣,在关白意志的疯狂鞭策下,向着朝鲜海峡的方向,笨重而凶猛地转动起来……

石田三成、增田长盛、长束正家三位奉行恭敬地退出顶层广间,厚重的门扉在他们身后合拢,隔绝了丰臣秀吉那令人窒息的威压。

三人沿着回廊沉默地走了一段,直到确认离开关白的听力范围。

“三成大人,”增田长盛抹了把额头的冷汗,声音带着疲惫和忧虑,“关白阁下的意志,如雷霆万钧。然……十五万大军,跨海远征,粮秣、船只、军械,皆需从诸大名牙缝中挤出。岛津、佐佐木余孽未靖,德川家康态度暧昧,毛利家亦是出工不出力之态。此等情势下,强行推进,恐……”

“恐什么?”石田三成猛地停下脚步,清瘦的脸上毫无表情:“增田大人,你是在质疑关白阁下的决断吗?‘查无此人’之辱,关乎我日本国格!明国视我等如草芥,此战非打不可,纵有万难,亦须克服……”

“后面的事情,打完再说。”

长束正家叹了口气,插话道:“三成大人所言极是。只是,筹措之事,困难重重。六个月的时间有些短了,我想应该在前线加大攻势,早些把佐佐木给剿灭了,这样,岛津家没了侧翼,才会真的出工出力。”

“哼!”石田三成冷哼一声,“岛津义久?他不过是条被拔了牙的老狼,他那个弟弟岛津义弘,才是真正的祸根!萨摩的兵权,大半在义弘手中。传令给萨摩的目付,给我死死盯住义弘!他若有半分异动,即刻飞报!至于义久……”

他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他既然选择了向关白阁下称臣,就该知道怎么管束他的弟弟。”

“告诉他,这是国战,萨摩若交不出足额的铁炮和火药,或者再发生‘山贼’劫掠军需之事……伏见城不介意再派一队检地奉行,去重新丈量萨摩的土地!”

而在房内的丰臣秀吉,命令下人找到了朝鲜,大明的地图……他看着北京城的方向,脸上有着些许狂热……

一个证明自己的时刻到了……

军役状与朱印状,是此时倭国内部对各地大名的约束。

丰臣秀吉的意志,首先通过“朱印状”,加盖他专属朱印、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命令文书——传达至全国……

而后由石田三成、增田长盛、长束正家这“三奉行”组成的核心行政中枢,颁布核算军役状:精确到每一万石领地应出多少兵员、多少匹马、少具足,铠甲、多少粮草。

石田三成伏案疾书,案头堆满各家大名的检地账册。

四国伊予的长宗我部家出兵八千,中国地区毛利家作为西国重镇出兵一万人,近畿的细川、前田等谱代大名亦各有定额。

甚至远在关东的德川家康,也收到了征调船只、粮秣和部分兵力的命令。

除此之外,还有船只征调令, 长束正家负责。

命令沿海诸大名,特别是九州、四国、濑户内海沿岸的领主,如小早川隆景、九鬼嘉隆等水军将领,征调、建造所有可用船只——从巨大的安宅船、关船,到灵活的快船小早。

物资征调与囤积,增田长盛统筹。

命令各地大名将征调来的粮米、火药、铅弹、箭矢、刀枪、布匹、药品等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陆路和海路运往九州北部的博多港。

同时,在博多湾沿岸设立巨大的临时仓库区,由奉行所的直属官吏监督囤积。

命令中严苛地规定了数量、质量和时限,违者重罚……

倭国在万历十七年,比另外一个时空提前了三年,开始了进攻朝鲜的计划。

命令如雪片般飞出伏见城,落在各地大名的案头。

反应却远非铁板一块。

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等尾张出身、与丰臣秀吉关系密切的武将,以及石田三成等文治派嫡系,率先响应。

他们在领地内疯狂征兵、搜刮物资,动作迅猛,甚至超额完成指标,以期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抢得头功。

加藤清正甚至在肥后日夜赶造新船,声言要打造属于倭国的“无敌舰队”,不过造过船的船的朋友都知道,这可是一个慢工细活。

广岛城天守阁内,气氛则显得沉稳许多。

毛利辉元,这位西国霸主,正与两位最重要的辅佐者——叔父吉川广家和智囊小早川隆景对坐品茶。

案几上,同样摆着丰臣秀吉的军役状和阵立书。

“辉元,”小早川隆景放下茶碗,声音平和却带着深意,“关白此次倾国之力,志在必得。我军一万人马,乃西国之重,不可不派。朝鲜远隔重洋,明国底蕴深厚,此战胜负难料,凶险异常。”

吉川广家接口道,语气直接:“隆景所言极是。我毛利家根基在安艺、周防、长门。若精锐尽出,万一……国内空虚,难保不生变故。德川甲亢在关东虎视眈眈,四国、九州亦非铁板一块。”

毛利辉元年轻的面容上带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稳:“二位叔父之意,辉元明白。关白之命不可违抗,我毛利家自当出兵。但……”

“我军序列在第四阵。先锋是、加藤、黑田等关白嫡系。就让他们先去碰碰朝鲜和明国的硬钉子吧。”

“要是他们一切顺利,我们去抢夺些东西,壮大自己,也是不错的吗?”

说着,他看向小早川隆景:“水军方面,由您统领。我军战船务必保持完整,护航运输即可,非必要,不与明国水师主力硬拼。保存实力为上。”

又看向吉川广家:“广家叔父,出征之军,由您总揽。挑选……谨慎持重的将领统兵。精兵强将,尤其是铁炮队和我的旗本队,至少要留一半在本国。告诉出征的将士,奋勇作战,但更要……活着回来。”

辉元此举,既全了丰臣秀吉的面子,又最大程度保全了毛利家的核心力量,静观其变……

“主公深谋远虑。”小早川隆景微微颔首,“老臣的水军,定当护得我军周全进退,不过,我听说现在大明朝的宁波港非常富裕,若是,我们趁乱抢一番,在这场战争中,便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