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齐听了苏青靡的话,感动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上心头。

他深知苏青靡的外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医者,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备受众人敬仰。

能够得到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关心和照顾,对于郑齐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和温暖。

苏青靡接着说道:“哦,对了,我妹妹再过一个多月就要来这边上学啦。

她呀,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小魔女呢,性子可顽皮了。到时候,恐怕还得麻烦你多多关照她。”

郑齐连忙摆手,微笑着说道:“青靡,你这说的是哪里的话呀!

当初要不是有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帮助,我恐怕早就饿死街头了。

而且这么多年来,老师去了东北,我也没能帮上什么忙。

现在好不容易有我能出一份力的地方了,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地照顾好妹妹的,你就放心吧!”

说罢,郑齐满脸笑容地发出热情的邀请:“来,咱们先去我家吧,这边请。”他的声音充满了友善和亲切,仿佛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一边说着,郑齐一边转过身来,用手轻轻一挥,示意两人跟他走。

他的步伐轻快而稳健,似乎对这片区域非常熟悉。

此时的海市,正值冬季,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雾气,给整个城市增添了一丝朦胧的美感。

虽然天气略微有些湿冷,但相较于北方的严寒刺骨,这里的温度还是相对温和的。

三人并肩而行,边走边聊,话题从工作到生活,再到彼此的兴趣爱好,一路上欢声笑语,气氛十分融洽。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走了二十多分钟。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座略显陈旧的筒子楼前。

这座楼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墙壁上的涂料已经剥落,露出了里面的水泥墙面。

郑齐的家就在这座楼里,这是医院分配给他的宿舍家属楼。

郑齐三十多岁了,至今还没有结婚,而其他同事们都是一家子一家子地住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郑齐的老好人性格却让他在邻里间赢得了极好的人缘。

一路上,周围的邻居们纷纷与郑齐打招呼,有的问候他的近况,有的则好奇地打量着他身旁的两人。

更有两位婶子,热情地将两个热气腾腾的馍馍塞进了郑齐的怀里,嘴里还念叨着:“小郑啊,这是刚出锅的,快趁热吃!”

邻居们对郑齐的性格和人品都非常了解,他们看到郑齐那瘦弱的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

于是,平时大家都会主动匀出一些自家的食物送给郑齐,以表达对他的关心和善意。

毕竟,在这些邻居们看来,虽然他们自己可能无法成为那种纯粹的好人,但郑齐这种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帮助别人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

与那些只会动嘴皮子,却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来成就自己好名声的人相比,郑齐显然要高尚得多。

三人放下行李后,郑齐便热情地领着他们前往离家不远处的一家饭店。

这家饭店以其地道的本帮菜而闻名,郑齐特意为他们点了一道来海市必吃的招牌菜——排骨年糕。

这道排骨年糕堪称一绝,金黄的炸猪排搭配着雪白的年糕片,再浇上浓郁的上海辣酱油,口感酥脆软糯,味道酸甜微辣,让人回味无穷。

在七十年代,这可是孩子们最为眼馋的“硬菜”之一!

苏青靡对于美食有着独特的追求,而这道排骨年糕恰好满足了她的味蕾。

她一边品尝着这道美味佳肴,一边心里暗暗想着,等离开的时候一定要多带几份回去,放进空间里留给家里人享用。

三人酒足饭饱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跟随郑齐一同前往看房。

这几天以来,郑齐已经相中了五套房子,今天就是专门带她们来实地考察的。

他们首先来到了靠近海市郊区的两套房子。

然而,当苏青靡抵达这个地方时,却惊讶地发现这里竟然和陈娇娇的父母家处于同一区域。

回想起她在地窖里所目睹的那一幕,尽管她并不害怕,但心中仍然感到有些晦气。

于是,这两套房子自然而然地被她直接排除在外了。

接下来,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剩下的三套位于市中心的房子。

苏青靡跟着带路的房管所工作人员,一踏进这个院子,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住了。

她立刻喜欢上了这套房子。

房管所的工作人员姓崔,他热情地向大家介绍道:“由于目前政策尚未完全放开,所以这套房子暂时不能公开售卖。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集成或者转赠的方式来进行交易,这样一来,产权方面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且,这套房子可是正宗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

当苏青靡踏入这套西班牙式花园洋房的瞬间,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洁白如雪的白垩墙,与鲜艳如火的红筒瓦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

北欧弧形山墙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一种柔和的光芒,仿佛自带柔焦滤镜,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而那几百平的草坪,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从露台一直延伸到两株百年香樟的脚下。

这两株香樟高大而挺拔,它们的树冠合围成一顶天然的绿冠,为整个花园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沿着70米长的法桐步道前行,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每一步都像是走进了一部老电影,充满了复古的韵味和浪漫的氛围。

当一行人推开铸铁大门,一座4.5米挑空的大厅展现在眼前。

橡木人字拼花地板踩上去发出低沉的回响,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建筑的历史与沧桑。

穹顶上的1921年原装石膏雕花如初雪般绽放,细腻而精致,让人感叹工艺的精湛。

大厅内的英式壁炉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等待着火光的点燃,为主人带来温暖与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