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此番,你为覆灭伪吴政权出了大力,便留在朝中任职吧。”
武则天一言定下了薛青麟的去向,却并不急着安排官职给薛青麟。
薛青麟叩头谢恩,退至一旁。
压力在此刻,给到了武攸德身上。
作为伪吴政权唯一一个王爷,武攸德此刻只觉得武则天要把他吃了。
“武攸德,你在江南道也有功劳,你想要什么赏赐?”
“陛下,臣已经是南平郡王了,不需要什么赏赐。若是陛下执意要给臣赏赐,那就赐臣一套府邸吧。”
“那就依你所说。”武则天眼神直勾勾的盯着武攸德,根本看不穿这个侄子。
曾经的武攸德是蟒三思的得力助手,是蟒三思小团体中的一员。
就连蟒三思被人救走,这一位也在一同撤离的队伍里面,说是蟒三思的绝对亲信都不为过,可他却是李存希的人。
想到这里,武则天揉了揉太阳穴。
“朕乏了,剩余的事情你们自己商量吧,秦王,你陪着朕走走。”
认为自己脑子开始退化的武则天,朝着李存希招手,便在上官婉儿的搀扶下,和一众宫人、内侍一起离开。
不疑有他,李存希立马跟上,在上官婉儿身后,跟着一起去了御花园。
宫女、内侍们把皇帝搀扶到长亭下坐着,微风从水面上吹过来,吹动武则天额前的白发。
随风飞舞的白发暴露在武则天的视野之中,这位登基还不到七年的皇帝闭上眼睛,一身的疲惫。
登基之前,她神采奕奕,认为做了皇帝之后群臣在她的脚下,天下在她的脚下,她就是一切的主宰者,没有任何人能违逆她。
登基之后,这个幻想破灭了,群臣和天下都在她的脚下不假,但是不服从她的人也不在少数,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面,令人毛骨悚然的案子一件接着一件发生。
从幽州案、湖州案、薛府惨案、滴血雄鹰案,到后面的汝州案、邓州案江州案,再往后的崇州案、扬州案、凉州案,以及蛇灵重案。
这可都是席卷一州乃至数州、数十州的大案!
无论是哪一件,都足以震动全天下。
可短短四年,这些案子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根本不给她反应的时间。
最后,甚至就连他的亲儿子和亲侄子,都在造她这位皇帝的反。
这片天下,她即便夺到了手里,又能怎么样呢?
她真是累了,太累太累了,这全天下的人好像都在和她这位老人为敌。
“你近前来,坐下,朕和你说几句贴心的话。”
武则天回头看向李存希,挤出三分笑意。
若非还有李存希,在为她这风雨飘摇之中的大周努力四处奔走,只怕,这片天下已经乱的不成样子。
现在,是时候把重担交给李存希了。
就如李显、李旦和李氏宗嗣的愿吧,让大周就此结束在这里。
李存希信步走上台阶,来到距离皇帝一米多远的位置站定。
“陛下。”
“嗯。”武则天平静的看着李存希,“大吴亡国,大周要的最后的体面,朕已经拿到了。北方的战争,还没有打响,这将会成为新朝的体面。”
“……”李存希哑然,“陛下,您……”
“朕有意禅位于你。”武则天直截了当的说。
李存希一个大马趴趴到地上,给武则天表演了一下五体投地。
“陛下,臣绝无此……”
“别装啦,李显和李旦都表现的这么直接了,不就是为了你么?朕已经没有力气把你扶起来了,你还是快起来吧。”
“谢陛下。”
“不要谢朕,朕选的就是你,你也给了朕一个最好的体面,朕很高兴,能在找不到继承人之后,选择你。”
武则天太平静了,平静到让人觉得这不像是这位皇帝了。
曾经杀伐果断的武则天,经历了诸多的折磨,最后认命了。
女人能当皇帝吗?
当然可以了。
可女人当上皇帝之后,要面对的压力要比男人多。
武则天,在成为皇帝之后,被无穷无尽的压力压力到不愿意当皇帝了。
她迫不及待要禅位给李存希了。
“朕毕竟是过来人,再提醒你几句吧。”
“多谢陛下。”
武则天看着从地上爬起来的李存希,说:
“朕会尽力在两国之战结束之前,把皇位禅让给你,新朝建立,第一功就是抵御突厥入侵,对你也有好处。”
“怀英,柬之,奉先,这都是现成的宰辅,姚崇,姚璹,姚珽,这三人都是有本事的,各部的主官基本都没有变动,武三思的余党都被怀英和奉先他们拿下了。”
“你登基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这些人不会像面对我一样阳奉阴违……尤其是许西那帮人。”
朝中派系颇多,各派系之间泾渭分明,都有自己的真实想法。
抛开狄家浜、晋王党、李氏旧臣派、忠君爱国派、蟒三思党、清流党、左右逢源帮,就剩下许西的看热闹不嫌事大帮。
放眼武则天登基的六年多时间,这些党派互相攻讦,给武则天惹了不知道多少麻烦。
等李存希上位之后,没有了蟒三思党,余众想要惹点事出来,难度还是蛮大的。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关于李显李旦二人的事情了。”
“知道我为什么要杀那个礼部侍郎吗?他坚持要给李显和李旦恶谥,李显的是‘厉’,李旦的是‘灵’。”
“那礼部侍郎说,李显、李旦二人,想要逼死朕,所以应该给恶谥,可朕的名声,还能这么败坏吗?朕当然不愿意给恶谥。”
“朕想了很久,没想过应该给他们什么谥号,你给朕仔细的想想吧。”
李显和李旦二人死了两个多月了。
他们的谥号到现在还没有确定下来,很多人已经着急了。
武则天也是其中之一。
她即便在养病,也知道礼部一直没有商量出合适李显和李旦两个不孝子的谥号。
谥号都没有,更别提庙号了。
那个更难想。
当然,这个问题让李存希来想,对李存希来说,也是相当的不容易。
不过,李存希清楚的记得,李显和李旦二人的庙号以及谥号,在这里,也就派上用场了。
“陛下,臣觉得,太子皇兄的谥号当为昭帝,相王皇兄的谥号当为兴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