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正午。
腊肠作坊和松花蛋作坊停工。
长工们结束半年的忙碌,拿了工钱和年礼,欢欢喜喜归家。
镇上的早食铺昨日便不开了,一上午李桃花都在准备炸丸子、炸酥肉。
谷雨和立冬两个小的,吃着李桃花每一次出锅给他们喂的小吃便已经小肚滚圆。
四个大人吃了一碗面,配上刚炸到金黄酥脆的小酥肉,掺了用油炒过的酸菜肉末,吃起来酸爽美味。
大年二十九,镇上有赶集。
吃过饭,简单收拾一番,林家便赶着出门。
要买的东西多,一辆车装不下,马车和驴车齐出动,在两小只的欢呼声中,一驴、一马撒欢地往镇上赶。
村口碰见赶牛车的王大爷和同样去镇上赶集的村民。
大多数都是在作坊干活的长工。
林大牛扯着嗓子挥着手,“东家,你们也去镇上赶集?”
林大江笑道:“是啊!这不孩子盼着过年么?你马上要当爹了吧?”
林大牛不好意思了,红着脸,“是啊,我去镇上买些棉花,给小娃娃做衣服。东家,我和二牛两块布呢,全家人都能做袄子,只可惜棉花太贵,先紧着孩子,咱大人有衣服穿。”
“大牛都要当爹了,二牛啥时候说亲啊?”
“大牛,婶子娘家表侄女和二牛差不多年纪,今年十七啦,洗衣做饭样样都好,要不婶子给你们搭线过了初十见一面?”
林二牛老实巴交的性子,顿时不知所措。
王家五兄弟赶到村口,王小狗凑过来看热闹,见林二牛一副窘态,笑着问:“咦,都围着大牛哥干啥呢?”
“哎呀,我给二牛说亲呢!你们来得正好,你家三个可比二牛急,我跟你说,我娘家好几个表侄女呢,个个长得水灵,干活也是好手,嫁过来亲上加亲,妯娌间都没得矛盾,多好啊!”
王小狗还没说话,王三狗呸的一声,“婶子,你的好心咱心领了,亲戚间吵起架来更没什么顾忌了,咱家地方小,可没地方打架。”
五弟在作坊干活,外村的不少人都盯上了他家。
娶妻娶贤,他的媳妇可得好好挑,不仅他的,四弟、五弟的也不能马虎。
李桃花见外头越来越热闹,去赶集的人越聚越多,和林大江说:“咱走吧。”
“得嘞!”
林大江鞭子轻轻一挥,小黑嘶鸣一声扬起马蹄撒欢地往前跑。
赶集日,镇上人满为患。
别说马车了,就连人进去都要牢牢地拉着孩子。
林大江把牛车和马车寄放在镇外,完了一把抱起谷雨放在肩头,“走,爹带你们逛集去!”
林惊蛰有样学样,见立冬一脸羡慕,一把抱起立冬,手臂一转,立冬已经坐在他肩上,“立冬,你小子真重,说,家里好吃的是不是都进你肚子了?”
回答他的是立冬的手舞足蹈和咯咯咯咯的笑声。
李桃花笑着抓过林小满的手,“小满,抓着娘。”
林大江在前头开道,林惊蛰其次,母女两个跟在他们身后。
卖山货的、卖野味的......挤满了集市。
越往里走,越是热闹,冒着热气的馄饨摊,香味弥漫的羊杂汤,各色香气夹杂着叫卖声,让人腹中生饥。
不仅食肆摊前热闹,镇上唯二的两家杂货铺更是被人围得水泄不通。
还有布店、成衣铺、糕点铺,也是热闹非凡。
林大江和林惊蛰一人管着一个孩子,买年货的主力就落在李桃花和林小满身上。
正巧林小满是个爱看爱逛的,什么都觉得好,什么都想买。
在李桃花一样都没下手的情况下,林小满已经买了好几根色彩鲜艳的头绳,还有全家人一人一身正月里穿的成衣,李桃花拦都拦不住。
“娘,辛苦一年,不就是为了吃好穿好?我还觉得买少了,该一人两套才对。”
过了三十多年的穷苦日子,林小满也没指望爹娘一下子转变过来。
按理说,以作坊的规模和家里赚的银子,在嘉林县里也能排的上号了,可他们除了吃这方面被林小满带歪了,其他穿的用的都不讲究。
“你这孩子,娘知道你会赚银子,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你瞧瞧刘地主,蹲大牢去了。”
“娘,刘地主那是犯了事,我们一家可是遵纪守法的老百姓,当官的让我们往东我们也不敢往西啊。退一万步说,真落到刘地主那地步,留再多钱都没用,不如该吃吃该喝喝及时享乐。”
林小满绞尽脑汁想把爹娘的观念转变过来。
一家人辛辛苦苦、起早摸黑赚银子,难不成是为了继续过苦哈哈的日子?
这样赚钱和奋斗的目的是什么?
“娘,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你可别生气啊~”林小满试探道。
“你说,你是我闺女,我跟你置气不成?”
“娘,赚的银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你和我爹如今年轻,多花点。”
“你这小妮子嘴皮子溜我还真说不过你,明天除夕,我就听你一回。”
林小满露出奸计得逞般的笑容,“娘,那咱们去买肉!”
“家里不是有肉吗?我炸了丸子、做了酥肉,还有两块条肉留着明天年夜饭做红烧肉,家里鸡鸭都有,你还卖肉干啥?”
“娘,我打算做狮子头,红烧狮子头。”
——
在林小满的不懈努力下,回上林村的路上,李桃花盯着满满当当的驴车直呼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