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谁给皇甫静上的建言,叫她随太子一起亲临边关。
其实这次无论是花影还是太子,去边关也不是真去打仗的。
即使他俩精通兵法,又英勇无敌,女帝也绝不会让他们真的拿刀杀敌。
这不过是一场政治秀,给他俩镀个金。
以后他俩的履历上都会加上,“北征大捷”这样的字眼。
同时也在观察他俩在边关的表现。
这个表现不一定就是亲自带队斩获多少。
有时,什么都不做,放手给手下,也是一种智慧。
这次北征,主力其实还是靖远侯。
所以皇甫静去,周野能想到的唯一解释,就是她也要借机获得一些政治资本。
周野是想劝她,但他也不算皇甫静的嫡系,有些话不好说。
于是这件事就拖到了回京之后。
皇甫静最终帮太子组织了三府满编士兵,也就是3600人。
太子那边也组织了两千多人。
这样东宫六率勉强算是满编了。
皇甫静也随着三府士兵一起回了京城。
和女帝生怨后,她已经两年没有回京。
许多关系也需要重新走动。
当然最先要见的就是女帝和太子。
周野也趁机回家一趟,给胡府送了书。
这是要把自己的行踪和所做的事情及时报告给太子。
既然要辅佐人家,相互信任很重要。
而信任来自于日常的一点一滴。
那些觉得君主就该无条件相信自己的人,觉得自己做的对,就可以我行我素的人,一般都不会有好下场。
……
周野没想到回京之后,第一个来找他的竟然是慕容霜凌。
跟前妻的妹妹约会,周野总觉得很心虚。
于是选在了一个较为偏僻的茶肆。
“你不觉得这样的地方,更容易暴露我们吗?”
慕容霜凌看了看四周空荡荡的座位,这个茶肆里只有他们两个客人。
周野正忙着煮茶。
他喝不惯茶汤,于是自己动手,只泡了茶叶。
听到慕容霜凌的问题,他没有回答,而是反问:
“你找我干什么?听说很着急!”
“现在不急了!”
慕容霜凌端起周野泡的茶,慢悠悠喝了一口,还真不急。
“不管急不急,什么事?我最近很忙!”
“听说了!没想到姐夫你还真有路子,我父亲和姐姐已经封死了你的晋升之路,没想到你还能另辟蹊径,从洛阳盛平公主那里入手!”
“与你无关!你要是没事,喝完茶就走吧!”
慕容霜凌笑道:
“别急,我说就是了。前一阵子我是着急找你,因为有件事我自己没法办!你认识阿达木吗?”
周野皱眉回忆,从陆长风的记忆里提取到了关键信息。
“慕容雪若的骑射老师?”
“不仅仅是老师,他俩几乎是青梅竹马。阿达木是大元某个部落的小王子。因为仰慕中原文化,以商人的身份来京城求学。此次陛下北征,下令彻查京中的外族商人,筛查细作。
结果查到这个阿达木长期给京城的大元细作提供资金和庇护。果然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然后呢?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然后,在金吾卫上门捉拿阿达木的时候,有人给阿达木偷偷送了信。让他提前逃跑了。”
“你怀疑是慕容雪若?”
“不是她又是谁?她和阿达木之间不光有师生情谊,阿达木还深恋着我姐姐。我姐姐最近又和花影走得很近,提早从金吾卫收到消息偷偷提醒阿达木,我一点都不意外。”
“这不是你为了陷害你姐姐编造的吧?”
周野合理怀疑,慕容霜凌的动机。
慕容雪若毕竟是女主,为了自己的私情,放走细作?
额,还真有可能!
慕容霜凌听周野这么说,没有生气,反而笑道:
“我的确想踩她一头,这点我从未否认过。可陷害她?我还要冒着风险做假证据,搞不好就鸡飞蛋打!我才没那么傻。
我当时是想让你帮我追捕阿达木,只要找到阿达木,审问一下,我相信就能知道真相。”
周野摇摇头,慕容霜凌太低估这种男配对女主的忠诚了。
“没那么容易!”
“算了,反正你当时也不在,我自己也没法调查。现在阿达木早该回到大元了,说不定这次北征我们还能遇到!”
周野叹了口气。
“这也是一个隐患了。我的记忆里,阿达木在京城至少生活了十年。不仅熟悉汉语,跟很多官员也都有交集。这样的人,回到大元,对我们极为不利!”
“谁说不是呢!”
周野突然又想起慕容霜凌上一句话。
“你也去北征?”
慕容霜凌,笑容多了些苦涩。
“我求了好久,父亲才愿意带我!却只让我当他帐下侍卫。而慕容雪若就可以堂堂正正带兵。这次回来,她要是再立功,恐怕陛下要亲自给她选婿了。”
“所以,你来见我,根本不是为了什么阿达木!”
“哈哈,姐夫,别多想,我就是想和你互相有个照应。这次父亲是主帅,我在父亲身边总有些消息是你接收不到的。”
“这是我的好处,你的呢?”
“你就是我姐姐的一道疤,她越是想隐藏,我越是想把你推到她脸上!”
周野理解不了他们侯府这种你死我活的氛围,但有人自愿当卧底,他也不会拒绝。
……
皇甫静这次回京和女帝的关系缓和了一些。
会面过后,女帝赏赐了许多东西给公主府。
之后皇甫静就直接去见了太子,这等于毫无掩饰地表明了她的立场。
太子当然是很高兴,多年未见的妹妹居然送他那么一份礼物。
可太子的辅臣也提醒了他。
太子六率有超过六成人,都是公主招募的。
这意味着公主掌控着太子的安全。
即使公主对太子没有异心,但身为太子也不能不防。
太子最近也在因此烦恼。
如今太子身边这些辅臣可不同以往了。
自从太子学会了在女帝面前当儿子,女帝给他安排的都是朝中精英。
这些人也开始主动替太子谋划。
所以他们的话,太子还是听的。
太液池,太子皇甫玦和盛平公主坐在凉亭里喂着池塘里的锦鲤。
侍卫和宫女都退到了三十步之外。
两人可以放心地交流。
“四哥,母亲似乎对你信任了许多,这是好事!你要保持下去,多学学花影怎么讨好母亲!”
太子见妹妹一心为他考虑,也很感动。
他们都经历过那场浩劫,能幸存下来,更该珍惜彼此。
可是权势动人心,那个位置只有一个。
他代表的也不止他一个人,还有身后所有支持他的人。
不能不谨慎!
“六妹,这次多亏了你,太子六率才能成形。只是这次北征你还是别去了吧?”
“为什么?”
皇甫静还真没往深处想。
“四哥你被母亲冷落这么多年。到了边关难免会被骄兵悍将轻视。我这些年给母亲推荐了许多人才,手中多少有些能用之人。由我从旁协助,能让你轻松不少!”
“此次我和花影的胜负不在边关,而在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