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带着义子们回大唐 > 第342章 你爹丢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恪先是一愣,随后嘿嘿一笑“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父皇,这就是电,只是儿臣用一种特殊的办法,将其储存在了这根棍子中”。

“今日献宝也是想唬一唬契丹王,实际上这棍子根本没办法列装,制作工艺太难了,目前举全大唐之力,能做出这一根,已经是万难了”。

李二白了李恪一眼,果然这小子还是这么随性“你切过来,朕问你?”话没说完,假装着有些喘息。

李恪见状,赶忙上前想要帮李二顺顺气,只是那根快速伸过来的黑棍子,让李恪心中一惊就想转头开溜。

只是此刻发现已经晚了,那根棍子已经距离自己的衣服还有几厘米。

下一刻,李恪的惨叫声在大堂中响起。

良久之后,李恪捂着腿,一脸幽怨的看向李二。

李二不以为然,爱不释手的看着电棍“朕问你,这棍子当真做不出来了?”。

李恪不情不愿的回道“当真,这棍子其中的储存电的地方非常复杂,要用比蝉翼还薄的特殊金属箔,还要用极其特殊的隔膜纸才能弄出来”。

“全大唐目前就您这有一根”。

李二对材料根本不懂,但是听李恪这么说什么专业名词,隔膜纸,一听就不简单,算是相信了李恪。

点点头之后接着问道“那又不能列装,你刚刚还大放厥词”。

李恪叹息一声“父皇,咱们不能列装他们又不知道,若是他们乖乖的,那便还好,若是他们不长眼,将来在战场上遇到了,你说咱们人手一根黑棍子,他怕不是不怕”。

李二叹息一声,“哎,你这疑兵之计也就能用上一次,若是两军交锋以后,这棍子也就没有什么威慑力了”。

李恪点点头,“嗯,那就不给他们怀疑的机会,如今我们火枪火炮的储备还算充足,基本打不到接刃战那会”。

李二“如今的新武器虽然很强,但是基本功还是不能废弃,总有供给不及时的时候”。

李恪“是,父皇,这一点平时将士们还是有操练的,您不用担心”。

李二“不出意外的话,再有半个月就能拿下高句丽,到时候新罗与百济,你有什么打算”。

李恪想了想,最后说道“新罗百吉肯定是要拿下的,只是不知道应该想个什么样的借口”

“若是贸然直接攻打,消息传到别的小国,怕是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若是他们联合起来,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届时大唐东西线都开战的话,咱们的压力怕是有点大”。

李二自出征开始也在担心这样的问题,东边的这些小国哪怕全面开战的话,问题也不算太大,但是若是西边的吐蕃,吐谷浑,西突厥按耐不住的话就会很被动。

用老秦话来说就是有点背不住了。

且不说兵源问题,粮草方面就不是很富裕,虽说现在有新增高产农作物,但是还没有到收获的时候。

李二沉思着,重重叹息一声。

李恪看李二这副模样,微笑着安慰道“父皇别想了,有句古话说得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攻到他们城下的时候,自然就有办法了”。

李二皱眉看着李恪“这句古话出自哪里,朕怎么没有听过”。

李恪挠挠头,心想,这我哪里知道去,这个时代还没有这句话么?“父皇,不要在意这些细节,早些安睡,这些头疼的事情,头不疼了在想”。

说完便向李二行了个礼,直接退了下去。

李二看着李恪走远的背影,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但是又实在想不起来。

五日后,众人再次回到了马訾水江边,高藏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短短几日便带领着周边的百姓,造好了几十艘渡河用的船只。

甚至在一边比较平缓的水流处,已经开始运石头尝试搭桥了。

李恪难得站在一边的高岸上,看着滚滚的江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悠悠绿光,这颜色和鸭头绿还真有点像,难怪后来换名鸭绿江了。

随即轻咳一声,“本王宣布,从今日起,马訾水改名鸭绿江,你看这绿的,不叫这个名字都不好意思”。

一众随行一脸懵逼的看着李恪,这名字起的也太草率了哦。

一边的李二更是翻了个白眼,但是考虑到自己孩子在军中的威信,决定还是给他留点面子好了,一条江而已,改就改了。

过河以后的大军,更是一路碾压,李恪将后世热武器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先是炮火洗地,随后火枪兵三人一组,徐徐向着被洗礼过得城池摸索。

虽也偶尔会有几名幸存的敌军士兵幸存反抗,但是这点微末力量,根本影响不到大局。

热武器在这个时代,就是碾压的存在,仅仅过了一周,大军就推进到了高句丽与新罗的边境之处。

而渊氏三兄弟,自知敌不过唐军,新罗与百济也不会有他们三人的安身之处,在唐军攻破王城之前,就带领些许随从,匆匆乘船向着倭国遁逃而去。

李恪几人站在边境处,看着远处实在是不怎么坚固的新罗边境城墙,有些难受的挠挠头“真想对着这城墙放一炮”。

王仁表叹息一声,“放一炮干什么?放两炮啊”。

朱宝义不懈的看看二人“别扯了,新罗王和百济王这俩太贼了,咱们刚打过来,他们就拉着金银珠宝过来进贡了,搞得咱们下手都不好意思”。

李恪眼珠子转了转,“我倒是想到一个好办法”。

几人齐齐看向李恪,后者轻咳一声“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后世无耻倭军的做法,就说我们的士兵丢了,咱们要进城搜索”。

朱宝义皱了皱眉头,“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且不说那一车车的珠宝,就说咱们光明正大之师,干嘛用这种下作人的下作手段,还是鬼子用过的,太不耻了”。

王仁表则点着头,一边表示认同朱宝义说的话,一边眉头紧锁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李恪看着王仁表的表情,呵呵一笑“你装什么,你这模样一点不像认同朱宝义的样子”。

王仁表四下望了望,随后对几人招了招手,确认不会有第四个人听到之后,悄悄的说道“李恪,咱们就说你爹丢了,咱们要进城搜索”。

李恪“你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