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七十五章 示骄忠君郭丞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十五章 示骄忠君郭丞议

薛万彻、张士贵、郭孝恪三部兵马,来源不同。

却薛万彻部主要是其父薛世雄的旧部;张士贵部除了些他在卢氏起兵时的老卒,其余的皆是李善道亲卫精锐;郭孝恪部,部分也是他的旧部,但更多的是上次河东之后所得的俘虏、投附的河东群盗。论之战斗力,郭孝恪部较弱,薛、张两部俱汉军头等精锐。

战力既精,他两部的军将自就多勇武敢战之士,平常时候,便每以功勋相高,互不相下。此次援陕虢,又前日刚有几乎近歼唐军伏兵此战之胜,当然大部分军将现便多求战心切。

是故张士贵进言才毕,即有众多军将起身,异口同声,尽皆附和张士贵之议,赞同迎战!

薛万彻抚须沉吟,说实话,他也是有点心动。

郭孝恪乃也起身,行了个军礼,说道:“总管,张将军与诸将之此迎战之议,诚知兵之谋。李建成因怒兴兵,其若敢出,以我之锋锐,固可胜之,足以震慑敌胆,彰我军威,亦有利於接下来的解陕县、进而再解虢州之贼围。然在下却别有一议,管窥之见,敢进言将军。”

“公请说之。”薛万彻抬起手,示意张士贵等将坐下。

郭孝恪背着一手,立在帐中,另手抚须,於坐回胡坐上的诸将视线中,侃侃而谈,说道:“今若应战,虽可胜之,然方才巡观贼城外三营,见其壁垒严整,壕堑深固,察此三营方圆大小,统计少可容兵万余,与我援军和城中守军兵力相近,多则两万之众矣。是今日迎战,即便取胜,亦难全歼其众。而反若今日再克一胜,李建成势就转愤为慎,极有可能,他就会一边坚壁不出,深沟高垒以自守,使我军虽胜而不得建功,唯能与他对峙而已,是陕县之围终不可速解;一边他当会急檄围弘农县、及驻上洛之众来援,则当其时,其众愈盛,陕县之围,则便我军非但终不可速解,还将会陷入不得不与之僵持之境。一旦僵持,利便不在於我。

“何以利不在我?因我军远来,携带粮秣有限,若旷日持久,补给难继,——陕县城中虽然粮足,可如果从城内向我军输粮,贼必截击,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为之;而李建成所部贼兵,西距永丰仓、潼关、长安皆不远,粮道畅通,补给无虞,可久战不疲。若久持不下,我军粮乏,士卒疲敝,而贼兵反得养精蓄锐,形势逆转,危矣。故今日之计,仆之愚见,不在一战之胜,而在谋全。宜当设计,诱其倾营而出,与我野战,一战而歼溃之,则大功可立建也!”

粮秣这一条,郭孝恪说到关键处了。

如前所述,陕县西边有个常平仓,这仓中本储粮不少。但一来,仓中之粮,此前就已大部分运输到了陕县、桃林和弘农郡诸县,以充军实;二来,所剩的粮食,在闻报李建成兵出长安,进向陕虢的时候,秦敬嗣度料此仓难保,就已下令,将余粮尽数运入到了陕县城中。

如此,常平仓已空,汉军援兵从外已是无粮可以补给,只能依靠自身携带、后续补给与陕县接济。

而陕县虽粮积如山,足够城中军民年余之食,唯又如郭孝恪所指,李建成又怎会坐视,任其出粮?若贸然运粮出城接济,必遭唐兵截击,纵能运到汉营,损耗亦必惨重,此非长久之计。

又至若后续补给,粮道倒是畅通,却也有弊端。

其弊便在耗力费时、损耗很大。

薛万彻等出兵的时候,李善道已向绛郡下达令旨,令绛郡调集粮草,给薛万彻等部运输后续粮秣。然从绛郡输送粮秣,亦是得先经盂县渡河。渡河后,到陕县的这二百余里路,薛万彻等刚走过,无人不知,这段路程,着实崎岖难行,人马通行已不易,载重车运输想见可知,肯定更将不便,是乃不仅需要大量民夫,耗时也长,兼以又渡河、又走山路,损耗也会不少。

薛万彻眉头微蹙,考虑了会儿,说道:“郭公粮秣此虑,确实非虚。”

郭孝恪说道:“虽然圣上明见万里,庙算周到,已令绛郡输粮与我军,然路途艰难,费力费时,耗费亦多,却我等身为人臣,自当事事处处乃心王室,为圣上勤俭节约,却也不可因此而就自恃浪费。当以最小之耗,成最大之功,方不负圣上倚托之重。——况我军虽已连得黎阳、兴洛粮仓,粮不为缺,两河、山东,尤其河南、山东诸郡新得,圣上方自开仓放粮,赈济饥民,以安民心,所耗甚巨,仓廪亦非无穷。故就此战,总管,仆窃以为,无论从节省粮秣上说,还是从尽速解陕县、虢州之围来说,不求一战胜,而谋全以歼敌主力於野方为上策。”

武勇上,郭孝恪比不得薛万彻、张士贵,但忠心上,他有过人之处,却能从小处着手。

薛万彻思之再三,询问他说道:“依公之见,当如何用兵?”

郭孝恪看了眼左边上首坐着的张士贵,说道:“若张将军不怪,仆策方敢言之。”

张士贵愕然,说道:“公若有高明之策,自便向总管言之,与俺何干?何来的俺怪不怪?”

郭孝恪笑道:“盖因仆策能否得成,悉赖将军。”

张士贵说道:“公有何策,便请说罢。只要能上为圣上分忧,不虚耗粮秣,下可尽速解陕虢之围,为圣上解虑,俺自当竭力以赴。”

郭孝恪得了他的应允,这才将心中筹划和盘托出,与薛万彻说道:“总管,仆愚见,我军先在砥柱山大胜一场,今日张将军驰逐唐贼骑,又大显神威,常理计之,我军当前必是将骄兵傲。是所谓‘骄兵必败’。何不便以此,示敌以骄,伪作松懈之态,而故意败上一场?李建成见我军败绩,必生急胜之心。至时,他一定会全军尽出,迫我决战。我再胜之,一战而将其大溃,岂不就可尽收全功,进而速解陕虢之围?此所谓能而示之不能,以骄诱贼也。”

帐中诸将闻听此策,纷纷神色一振,暗自称妙。

张士贵说道:“公策,俺知矣。这‘故意败上一场’的,当即是俺了?”

“正是。将军刚才进言,建议总管如果李建成出兵来战,便迎击之。将军此策正可用於仆之策。稍候若李建成果然兵至,将军可率兵出战,佯败而走。必可使李建成不疑,中仆计矣!”

砥柱山一战的张士贵箭退千敌,射杀雷永吉,慕容罗睺已向李建成禀过,——退一步说,就算李建成尚不知此事,刚才张士贵追逐数十唐骑,射死一二十骑的战绩亦已传至唐营,李建成也定然已知。则张士贵这时若做出骄恣之态,“因而失利”,却何止是情理中事,并且还能李建成出一口恶气,更能促使他急於与汉军援兵决战。郭孝恪此策,颇得察识人心之妙。

薛万彻与诸将视线都转向了张士贵。

张士贵再次起身,抱拳说道:“但为能圣上除忧解烦,俺纵战死沙场,亦无怨言。况乎佯败?总管若欲用郭公此策,俺便佯输一阵,又有何妨?”言罢,目视郭孝恪,说道,“只盼公此策,能够奏效,确能凭此,引得李建成心浮气躁,而举主力轻进,与我决战於野。”

郭孝恪笑道:“将军但行此计,必能成全功。倘若不成,仆愿向将军请罪,必不毁将军威名。却有一处,将军须当把握,便是佯败之际,须拿捏得当,不可一触即溃,也不可久战方败。过急则贼疑,过缓则损兵折将,反堕我锐气。最好是交战之际,先示之以轻慢,待其势盛,乃略显不支,徐徐引退。既不让贼生疑,又不使己陷危局。”

张士贵说道:“将军放心,俺自晓得分寸。”

薛万彻见张士贵同意,他亦已被郭孝恪说服,接受了此策,便起身说道:“郭公此策,放长线,钓大鱼也。如能得成,陕虢之围,短日可解,进战得当,竟全歼李建成部唐贼、擒杀李建成,以献圣上,亦未为不可!此功成之日,首推郭公运筹之功,次则张将军效命之勇。既定此计,便可预备行之。且观李建成是否出兵来战,其若来战,将军即便依计出战,示骄佯败可也。”顿了一顿,补充说道,“俺会令精骑备战於营外,待将军退时接应。”

郭孝恪说道:“却若行此策,尚有一要务当办。”

薛万彻身为主将,统观陕县战场全局,已明其意,说道:“公言此要务,定是城中?”

“然也。须告知城中张将军等守将,使知我军此败系有意而为,以免城中见我军失利,或士气受挫,乃至误判战局,贸然出援,反有误於仆此策得成。”郭孝恪说道。

薛万彻点头称是,张桃符派来的军吏尚未到军中,即遣一吏,先去城内,向张桃符通报此计详情,李建成若果真出兵来战,而张士贵败走之时,令其且只在城中坚守,切勿出城救援。

又选出精骑数百,以勇将统之,歇候於刚开始筑营的诸部侧翼,随时准备接应张士贵部后撤。

而张士贵领命出帐,还回本部,整兵备战。

各项准备停当,只待李建成是不是会出兵来战了。等了未有太久,只半个多时辰过去,斥候就急还禀报:“东、南之唐贼营,各出贼兵两三千,进逼城下;西唐贼营,出兵近万,分半数举陈演寿旗,亦进逼城下,余约三四千步骑,举杨毛、慕容罗睺等贼将旗帜,向城北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