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谢危下了早朝之后,婉宁践行婉宁的嘱托。
启文帝更是有一种为人之长的感觉,长叹一口气啊,他也是作外祖的人了。
不对,谢危是入赘的,孩子是跟着他们赵氏一族姓赵,那是他的孙儿啊!
起名,现在就要起名!
在典籍里面好一顿翻阅,起什么名字呢,这可是他第一次给孙辈取名呢。
原本以为一时半会还真的想不出来,但是突然还真的就是灵光一现。
启文帝想起来,婉宁在孩子尚未出生的时候,就给起了一个小名“好好”。
有询问过,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单纯的字面意思,希望孩子一切都好。
那干脆就顺着这个意思往下,这不就好取名字了。
朱砂御笔悬在澄心堂纸上方,随着启文帝的挥动御笔,“承安”二字流落在纸面上。
“一生顺遂,岁岁承安。”这是对于一个孩子再好不过的期待和祝福。
立了圣旨,由谢危带回公主府。
有了圣旨作为依托,那含金量还要再往上升一些。
谢危本人也是很满意这个名字,既然他自己是“危”了,那肯定是期望孩子能够“安”。
人这一生,多少是会和自己的名字相映衬,那就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承安能够承安。
从集英殿出来,一路上是要经过进行朝会的文德殿,朝贺的紫宸殿,在穿过广济门离开燕宫。
一路上,谢危真的就是捧着这一道圣旨,来来往往的大臣宫人都能瞧得见。
谢危不是很刻意,但是那明晃晃的明黄色又不是作假的,还有两个太监在后面跟着。任谁都得要多看两眼。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目前还没有人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还和圣旨扯上关系了。
动作快的,就赶紧派人去燕宫里面打探,兵分两路,公主府那儿也派人候着。
这两边都有人,总有一边能够探查的到消息。
启文帝亲自赐名这样的好事,婉宁又不会藏着掖着。
那是她的亲爹,又不是旁人,既然是颁了圣旨,那就是启文帝故意要给公主府做脸,那婉宁还不得接着。
既然是恩宠,那当然是要广而告之。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婉宁可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
人前风光无限,人后她照样是活的有滋有味,这样的日子,是她用脑子挣来的,当然是要好好享受。
一个公主的孩子,有皇帝亲自赐名,说实话这并不能代表什么。
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这么想的,他们并没有想到婉宁在层层掩护之下的深意。
看到“承安”这个名字,婉宁很是满意,难得的觉得启文帝还是有点子中用的。
很快孩子就满月了,但是婉宁并没有选择大肆操办。
小孩子身子骨弱,不太好见风。
再说了人来人往的,万一被冲撞了,那才是没地方哭去。
婉宁出了月子之后,就进宫找启文帝,给小承安磨来了一个爵位。
说实话,婉宁这辈子也许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除非怀孕的辛苦和生产的疼痛,谢危可以承担。
所以对待自己的好大儿,婉宁是怎么都爱不够。
要说启文帝也是真的够意思,完全不愧婉宁特地准备了一个虚弱妆,成功引起启文帝的怜爱。
十分大方的给一个刚刚才满月的孩子一个正二品郡公的爵位,食邑一万户呢。
要知道后宫里面有不少启文帝的亲生孩子,还没有一丁半毫的爵位,这就让一个小毛孩当上了郡公,不少奇形怪状的小皇子们,差点咬碎了一口银牙。
也亏得是这么多年来,启文帝给皇室成员封爵封的少,这一下子才能这么大方。
任谁看了后宫里面那一大堆的奇形怪状,心情也会不好。
能够好吃好喝的养着就不错了,还提给爵位呢,算了吧!
而罪魁祸首婉宁,则是深藏功与名。
而赵承安的封号是“宁诚”,那么外人见了,都得喊一个尚在襁褓里面的小娃为“宁诚郡公”。
要是等赵承安能跑能跳了出去,光是靠着头上的爵位,也能众星捧月。
直到小承安快要周岁的时候,婉宁才放出话来,要风风光光的为她家好大儿办一场周岁宴。
这时候,新一轮的春闱已经结束。
时隔三年,又是一批能人获得进入朝堂的入场券。
在授官之后,整个燕都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是婉宁公主家的小公爷过周岁。
请帖广泛的发了出去,上至皇亲贵族,下至普通官员,公主府都给发了请帖。
而这新科入仕的朝廷新人们,有不少也是得到了请帖。
平时瞧都瞧不见,难以搭上一句话的人都出现在公主府的宴会上,这机会不要白不要。
就算是能够在上官或是贵人面前留下个面熟,那也是好的。
万一在什么时候想着用人,想着升官的时候,就把自己给想起来了。
不少的朝堂新人,以及老油子们都是这样想的,不少的想约结伴同行。
而人在江湖混,难免是要处理人际关系,
周岁宴还没有正式的开始,但是前院已经是热闹的不行。
正院的安排依旧是按照男宾女宾分席而坐,在里面的人还不算多,大部分的人还在外面交流。
你来我往,基本上都是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起交流,绕着一束花,围着一株小松,不管是不是在赏景,都能让自己的目的感减弱。
婉宁已经做好准备,已经移步来到公主府中高处的凌风亭,在这里可以直接瞧见外院的景象。
那叫做是一个人头耸动的,门庭若市。
身边基本上是跟这样个随从,另外一个是提前去核对自家的礼物,和别家撞上了没关系,但是不能犯了公主府的忌讳。
人在府外,不一定能够了解那么多的东西,启文帝亲封的郡公,可是这一辈的独一份。
为了周全不出错,每家在赠礼的时候,都是会不约而同的准备上两份。
站在楼上,有着微微的小风吹拂,在这个逐渐炎热的节气里面,倒显得有几分的合适。
尤其是这样用俯视的角度往下,从心里面,就有了自然而然的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