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问剑九天诸神坠落 > 第637章 洛都夜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诩那张老脸就在对面,皱纹里藏着精明的算计。

乘风能闻到老人身上陈年墨锭和熏香混在一起的气味,像某种腐朽的权柄。

他抬眼看向贾诩,眉梢没动,指尖却在粗陶碗沿轻轻划了半圈,碗里的小米粥漾开细碎的涟漪。

已懒得再绕下去,他声音不高,却沉稳有力。

“老贾诩,你给我听好了,因为我就是掖邑人!”

他连草民都不再自称,直接冷脸冲撞。

贾诩老脸上的沟壑猛地一抽,身体微不可察地晃了晃,像被无形的拳头擂了一下。

他在等着听精巧的诡辩,层层叠叠的算计,却只等来这么一句劈柴般直白的蛮横。

那几个字赤条条砸过来,砸碎了他肚子里温好的“私念误国”、“乡情误公”。

朝堂上那些弯弯绕绕的东西,瞬间蔫了,软塌塌挂在那泛青的脸上。

他张了嘴,又死死闭上,喉咙里那口没吐出的气,梗得难受。

这年轻人对帝王都毫无敬畏,更何况是他。

对于乘风的这般言语,曹丕倒也能够理解。

不管怎么说,紫微星旁缠绕的戾气让他心生警觉。

甄姬的噩梦,贵霜使者的威胁,由不得他不多想。

或许这天地间,真有某种看不见的线,一头拴着皇城的气运,一头拴着千里外的乡土。

何况,未来东乡还要嫁入,不能让那里太过贫乏。些许六畜,不足道哉。

他冲着贾诩摆了摆手,转头看向乘风,言语中带着一丝了然。

“贤士,你是掖邑人,对那里的父老充满感情,朕能理解。你护着那里的土,其实也是在护着紫微星的气。”

“毕竟,这魏地的土,哪块不是朕的土?那里的百姓,也是朕的子民。宴后,朕便安排六畜赴掖之事。”

说完,他转头看向群臣。

“自今日起,宫中用度及众位爱卿的起居皆按贤士所言,力戒奢靡,诸爱卿当共勉。”

一缕夕阳恰从殿门楔形缺口刺入,将群臣低垂的后颈烙上一片赤红痕迹。

殿中群臣,面面相觑,心中虽有微词,却俱都不敢再多言。

也许乘风不在,他们敢于在曹丕面前提出异议。

但乘风在场,连太尉老贾诩的脸都打,没人再敢出列提出异议。

眼前之人,乃是能降妖除魔、碎刀定雨的神只。

谁敢直面神只的怒火?

没人!

宴会结束,又是深夜。

乘风回到馆驿时,廊下的灯笼已昏得只剩一点芯火。

风穿堂而过,卷起地上的枯叶,打着旋儿撞到门板上,又簌簌退开。

他推门进屋,坐在案前,指尖在案上划着圈,一下,又一下。

白日里的事在脑子里翻涌,毫无睡意。

他望着窗棂外的夜色,陷入了沉思。

夜沉得像一块浸透墨汁的厚绒布,馆驿廊下的灯笼在风中无力地挣扎着,忽明忽暗。

拐角处,突然显出两道模糊的身影。

头前那人穿着件灰锦袍,料子看着体面,但走路却是小心谨慎,生怕被别人发现。

他走得极轻,脚尖踮着,每挪一步都要顿一顿。

那眼神飞快地扫过廊柱后、窗台下,连墙角的阴影都没放过。

在他身后,跟着一个装束古怪之人。

那人一身黑袍,从头顶到脚面裹得严严实实,连靴底都是暗沉的黑。

他头上戴着一顶压得极低的斗笠,边缘垂着的黑纱几乎拖到地面,把整张脸遮得密不透风。

两人的脚步声极轻,只有布料摩擦的窸窣,混在穿堂风里,不仔细听根本辨不出来。

锦服人喉头滚了滚,突然加快了些脚步,贴着墙根蹭到一扇房门前——正是乘风住的那间。

他顿了顿,侧耳听了听房内的动静,然后朝身后的黑袍人飞快地瞥了一眼。

戴着斗笠之人点了点头,像是在示意他动手。

锦衣人深吸一口气,终于抬起手。

那只手在门板前悬了片刻,极轻地敲了几下。

“笃、笃、笃。”

声音轻得像春蚕啃桑叶,刚落下就被风卷走了大半。

房内的叩桌声,不知何时停了。

锦服人看上去比较紧张,黑袍人则纹丝不动,只有垂在身侧的手,指尖几不可察地蜷了一下。

过了片刻,房内终于传来一声极淡的询问:“谁?”

锦服人连忙低下头,用一种压得极低的声音回道:“先、先生,是小的,李信。”

在柱廊微弱灯火的摇曳下,映出一张紧张又苍白的脸,赫然是馆驿的侍者李信。

他的声音刚落,廊下的风忽然停了,门板后传来一声极淡的回应:“进来。”

李信却没敢动,只是飞快地朝身后的黑袍人递了个眼色。

黑袍人微微颔首,他这才佝偻着背,贴着墙根往后退了出去,退到廊柱后,身影逐渐模糊。

见李信走远,黑袍人这才轻轻推开房门,闪身进入。

乘风就坐在案前,看到眼前的黑衣人微微一愣,“你……是司马懿?”

黑袍人连忙将头上的斗笠摘下,躬身施礼。

“仲达听闻恩公来到皇城,特此深夜拜访,希望没打扰到恩公的休息。”

黑纱揭开,露出一张清瘦四十多岁的脸,正是司马懿。

目光在他身上停顿了一下,乘风微微皱眉。

“司马老兄,你深夜至此,有何指教?为何要这种打扮?”

司马懿直起身,目光扫过屋内陈设,最后落回乘风脸上,声音压得比李信更低。

“恩公有所不知,仲达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抱病在家休养,未去上朝。”

他顿了顿,继续道:“只是听闻恩公入洛,便忍不住赶来探望,但为了避免一些是非,仲达不得不如此穿戴。”

“是非?”

乘风忽然笑了,笑声很轻,混在穿堂风里,“老兄在掖邑时,可不是怕是非的人。”

这话一出,司马懿的肩背几不可察地僵了一瞬,连忙解释。

“恩公明鉴。掖邑是乡野,不会有人去过多关注。洛阳是皇城,耳目眼线众多,仲达不得不小心一些。”

乘风点了点头,指了指一旁的椅子,“司马老兄请坐。”

司马懿坐下,目光在案上的茶盏上停了停,像是在掂量措辞的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