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楚兵 > 第846章 勇将周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落时分。

残阳如血。

魏庄战场,尸横遍野,一片惨烈。

稀稀散散的人群,在蓝甲和黑甲,鲜血、残旗、死马遍布的战场上走过。

赵国辅兵后营的兵卒,正在仔细打扫。

甲胄要收集,兵器要收集,尸体更要分好。

自家的烧成骨灰,带回北疆,敌人的就是一万人坑,一把火烧了。

潘镇赵军营地,朱红大纛下,

主将周伯拉着弟弟手,叹息着安慰了一番。

这个昔日的纨绔子弟,今日亲自带兵冲上了梁军营地,

可惜了,被流矢所伤,必须回易州休养了。

虽然战争打赢了,可周伯的心情并不好,

弟弟折损,算是丢失了一员心腹大将。

主力部队战死四千,伤亡近万。

两万人精锐兵马,只有一万人能战了。

如此兵力,似乎不足以前进,完成陛下的军令。

营房里,兵卒来来回回,赵将们脸上,也全是沮丧。

高惠寿看见周伯后,立刻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

对于这位立功心切的皇亲国戚,高惠寿内心,其实是摇了摇头的。

梁军跑了!

他们丢下了殿后的部队,灰溜溜的从潘镇撤军。

当然,这很正常。

赵人这样不要命,梁军那边全是私兵,不跑才怪。

周伯哪怕把兵马打光,周氏地位也在。

梁国将领们行吗?

肯定是不可能的,他们要是兵马输光,那就一份圣旨,族灭家亡。

“高将军,陛下说过,您乃名将。咱们接下来如何,伯想听听您的看法。”

帅营里,几个主将当面,

既然周伯问了,高惠寿就只能硬着开口。

“周将军,高某关外野人,若是说的不好,就请将军当没听过。”

“大可放心,我赵人,不以言而获罪。”周伯指天保证。

如此情况,高惠寿环视一圈,无奈叹息道,

“咱们……应该是不能前进了。”

高惠寿知道,直接否决皇帝的命令,这是很冒险的事。

但他没办法,高句丽骑兵一共三千,打光就没了。

他不为周伯考虑,也得为高句丽的遗族考虑啊。

果然,此言一出,营帐喧嚣起来。

几个周家将领,立刻议论纷纷,甚至有人责骂高惠寿无知。

这种场面,高惠寿自然不能开口,他只能看着周伯。

若是周伯连这点气度都没有,后面的话他也就不会说了。

“闭嘴!!让高将军说。”营房里,周伯一声怒吼,示意高惠寿继续。

营房场面有些压抑,也有尴尬,

高惠寿叹息一声,只能为大家利益出言,

“奇袭束城!它讲究的一个出其不意。陛下要的是在混乱中,敌军不察,被我军抓到机会。”

“如今大军潘镇血战,奇袭的效果没了,再前进,就是下下策。高某猜测,陛下的圣旨,这会应该已经出发了。”

周家这些将领,虽然不算高才,

但能在一族中脱颖而出,也绝不是蠢货。

高惠寿的话,包括周伯在内,几个将领都明白是对的。

“哎……生不逢时,好的仗没咱们的份。”

“就是,特么的,那些后族人一个个嘴脸嚣张,老子就是看不惯。”

“咱们老是打这种仗,啥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嘛……”

营房里,周家人的抱怨,让大将高惠寿心中鄙夷。

周云对你们还不算照顾?打硬仗从不上周家人。

老子给你们打下手,真特么是陪猪打仗。

要不是族人还在苦难之中,高惠寿早就万事不管,随这些兵马怎么玩。

“那行吧。周朝、周先,命令族人准备撤退……”

“周将军且慢。”帅营里,高惠寿打断了周伯的行动。

他算是看出来了,周云就是铁力心要他帮助周伯这位皇亲国戚,

所以现在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此情况下,高惠寿只能尽心尽力辅佐周伯了,

迎着周家将领疑惑的目光,高惠寿思索几息,拱手行礼道,

“周将军如此做法,不合规矩,也不合利益。”

“陛下旨意未到,将军凭什么私自退兵?万一陛下的圣旨不是退兵呢?”

“再者说,梁军退的急,这里有大量的辎重、甲胄、兵器。将军难道都不要了。”

“如今我等只有一万兵马,无论伤兵归建,还是陛下补充兵力。将军难道还去等墨圣给你发甲胄吗?”

高惠寿的话,令周伯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是啊,还有这么多问题,他为什么就考虑不到呢?

过去周伯对于皇帝给他派遣一位高句丽降将,还心有微词。

如今看来,此人手段不低啊。

魏庄赵军营帐,周伯眼里闪过光芒,

他亲自走到高惠寿面前,毕恭毕敬,将此人扶去主位。

可高惠寿是降将,他哪敢坐?

但凡他今天屁股沾一下,明日皇帝就会送他归西。

几番推搡,都扯出火气了,无可奈何,周伯一脚踹开左侧首尾周朝,

让高惠寿坐下,才毕恭毕敬的行礼道,

“高将军奇才,周某过去些许不对,请将军莫要计较。此番我等当如何,还请将军教我。”

高惠寿见周伯如此放下身段,诚心诚意的问计,

又考虑到,今后他必然是周伯的人,

只能叹息一声后,开口道,

“为臣者行事,当要欲先。要陛下尚未考虑,我等就要考虑清楚后面怎么办?”

“如此陛下圣旨一来,亦或者情况突然,我等都已准备妥当,才能顺风顺水,将事情办妥。”

潘镇,

赵营。

残月当空,篝火多如繁星,野狗此起彼伏的叫唤中,

赵军营地,有一处营房,烛火久久未灭,

周伯问计高惠寿,已有数个时辰,但却仍未停下。

这一夜,两人秉烛长谈,周伯接受了高惠寿很多建议。

无论治军,还是治政,高惠寿的眼光都不低。

赵军暂且驻守在潘庄,就地建立防御,

同时要后营、辅兵维修甲胄,恢复战力。

无论皇帝是要周伯退兵还是继续,圣旨来的时候,周伯部已经蓄势待发。

如此做法,才能在混乱的沧州如鱼得水。

甚至说,也许皇帝不下旨,

那周伯只要军力保持好,就算慢慢在沧州,配合其他部队游斗也不怕。

“高将军,如此说来,周某这一战岂不是毫无必要,徒增伤亡。乃下将所为。”

“不对。输了才是下将。如今两万杂兵击敌四万精锐,将军大胜,此乃铁血骁勇之将!将军之名号,当就此而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