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故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哦,好的、好的,谢谢谢谢,什么时候到京城了一定跟我说,我请你吃饭。嗯、嗯,好,再见。”

徐容说着便挂断了余诗曼的电话,昨天晚上白玉兰评委会的会议结束后,他已经了解了评委会的评选结果。

虽说未必是最终结果。

今年以来,他并未太过留意电视剧各大奖项的评选,一来是需要关心的事情太多,院里、学校、公司、剧组,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他拿主意,可是这些又都不是他所擅长的方面,做起来总是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有时候还不见得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时间总是有种不够用的感觉,可是又有所区别,过去进组拍摄期间,放工回了酒店,他把自己往房间一关,能一气儿照着剧本练好几个钟头,中间也不会有人打扰,直到饿了、累了,一瞧时间,才发现已经过去了那么久。

眼下时间过得也很快,每天到了深夜,经小张同学提醒,才意识到了该休息的时候,可是原本计划的很多事情都还没来得及做,回想一下过去几个小时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脑中又空空一片,似乎做了很多事情、讲了很多话,可是又似乎什么也没做。

如果不是昨天晚上张新健打电话,他都忘了今年的白玉兰颁奖典礼这茬,自进入人艺后,他的影视作品产量大幅下滑,尤其是电视剧,不仅产量下滑,无论是《雪豹》还是《番号》,都有一定的人情因素在,虽说也尽力了,但对于能否获奖,他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

并非大满贯之后看不上三大奖了,而是他如今的身份决定了不能局限于一个演员角度看待问题,于他而言,三大奖不仅仅是荣誉,还是促进、激励演艺圈、影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重要工具,因此相比于二轮大满贯,他更希望能够通过《北平》,在陈保国、程昱、倪大虹、王庆详协助下,或者通过下一部作品和李雪建、团长、王学祈等人通力合作获奖,在获奖的同时,展现华语影视人精诚团结、齐头并进的精神风貌。

回过头来,看着监视器当中的回放,徐容不由感叹道:“程老师的戏真的好。”

正在拍摄的马汉山第二次拜访徐铁英的戏份,稽查大队马上就要进驻民食调配委员会仓库,而扬子公司承诺的一万吨大米完全没半点踪影,马汉山情急之下找徐铁英出想办法。

屏幕当中,陈保国俯着身子,盯着程昱,质问道:“可你们这20%股份总不能没有交代吧?那可是死了一个中将、死了一个上校,还死了几个国军王牌飞行员剩下的,你吞得下吗?”

“不不不,你不能这么说啊,就凭我?吞那20%?我要是真吞了,有人把我就吞了。”

程昱的戏精彩之处在于他的肢体动作非常丰富,一句“不不不”愣是让他给玩出了花来,在身体微仰的同时,通过颤音的三个“不”由高到低,最后一个字只剩下了微弱气息。

孔大头笑着道:“陈老师的戏也精彩,一句词眼神砸一下,一句词眼神砸一下,声音越来越低,但是情绪整体上是一路往上走的。”

徐容并没有接话,从纯粹技术角度来说,陈保国的戏的确非常好,可是如果考虑人物的身份,只是说差强人意。

马汉山的身份是通讯局北平战实际负责人,同时也是北平民调会主任,这个身份定位目前是没有的,对徐容而言也相当陌生,所以马汉山只要塑造出“合理”就是成功,但是徐铁英完全不同,他是北平警察局局长,对于这个职务,徐容可就太熟悉了。

他起了身,沉着陈保国走去,道:“陈老师,休息会儿?”

陈保国此时也意识到了问题,刚才导演喊了“cut”,半天没下文,二人就知道出了问题,可是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出在谁身上,现在徐容跑过来,一切都不言自明。

俩人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徐容笑着给陈保国递了根烟,点上了才道:“陈老师,昨天老刘来的急,有些话我没......”

陈保国毕竟是业内前辈,过于尖锐的批评恐怕难以接受。

“有话你直说。”陈保国摆了摆手,“刚才你们半晌没动静,我就知道肯定是我出了岔子。”

“哈哈哈。”

笑完了,徐容才道:“陈老师有没有接触过徐铁英所担任职务的目前的负责人?”

徐容的话稍微有点绕,陈保国稍微回味了一下才明白他想要表达的意思,道:“那怎么接触,人家可是大领导...”

话说了一半,他就给打住了,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接触不到,可是眼前的这位接触的到,而且应当相当频繁。

最关键的是,徐容拿这个人类比徐铁英,让他忍不住多想。

这也是徐容觉得陈保国演的谈不上好的原因,因为这个人就是他的同事。

过去他积极谋求进步的原因就在于此,绝大多数顶级演员演得了皇帝、演得了乞丐,可是却演不了朱衣紫绶,尤其是当代的朱衣紫绶,因为他们的生活中和这类人几乎没有交集,但他完全不同,因为他但凡开会,座位在他前边的全都是这类人。

“在我的印象当中,甭管徐铁英贪腐也好、弄权也罢,但是至少表面上,这个人在这个位置上坐着,气质、言行还是十分正派的。”

陈保国夹着烟听着徐容给出的总结,沉吟了一会儿,轻轻点了点下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他本来还想打听点小道消息,好回头看看新闻做参照,却听远处的场务喊道:“徐老师,徐老师,有探班。”

“那你先忙。”陈保国理智地打住了好奇,“我再琢磨琢磨。”

到了片场外,看到来人,徐容笑着道:“我当是谁呢,黎叔,这哪股风把你吹来啦。”

徐容的这声“黎叔”张立哪敢应,如今哪怕业内尊称为“三爷”的韩三苹,徐容也才喊一声“三哥”,于是忙道:“哎,什么黎叔,可别可别,你要是看的起,喊我一声哥就成。”

许多年前,张立就想过徐容会发达,因为这个人做事的底线很低,异常执着的同时又懂变通,而且这个人很懂人性。

这样的人在任何非纯技术行当都不会混的太差。

之所以认为徐容懂人性,还是一句问答:

“你叫什么名字?”

“沈一石。”

这是他后来醒悟过来的。

他是一个文艺气息较为浓厚的人,在已经否定过徐容一次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再给第二次机会。

徐容的回答相当糟糕,一个正常人听了在尴尬的同时还会觉得这人脑子可能有点毛病,但唯独他认为这是最完美的答案,一个能让他顷刻间改变了演员选择的完美答案。

他相信徐容一定研究过自己,因为徐容本身和文艺并不搭边。

一个不谙世事的学生却能无师自通的揣摩人性,若是再经历一番摔打,摸清了社会的规则,又不具备太高的道德底线,这样的人距离某种程度上的成功不会太远。

他过去不太乐意跟徐容打交道。

娱乐圈是个名利场,他自身的底线再低,不过多睡几个女演员,再不济挣点烂钱,顶了天被人说道不要脸。

可是在他看来,徐容绝不止于此,事态的发展跟他预估的差不多。

徐容有负面新闻,但是自入行以来从来没有跟哪个女艺人不清不楚。

一个能控制下半身的男人不容易,而一个能面对诸多乔娇百媚控并且制下半身的男人,已非“不容易”能够形容。

各大院校在招生时已经把好了关,也就意味着但凡进入这个圈子的女艺人在高中、初中时代都是班花、校花级别的美女。

作为导演、制片人,交换这些美女的身体还要付出人脉、资源,可是一个长相俊朗的男明星,绝大多数时候真的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但纵然如此,他也从未听闻过徐容和哪个女艺人交往过密,甚至这家伙还有一个特点,不会和同一个女演员多次合作,哪怕这些女演员在各种场合公开喊话。

要么不行,要么其目标更加远大。

但这正是他跟徐容不多来往的原因,在演戏这条路上,徐容的上限是看得见的,而这注定了其远大目标的实现要走歪门邪道,跟这样的人来往多了,也许不知道哪天就把自己搭进去了。

但他想破脑袋也没想到徐容会进入人艺,于三大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人艺是天堂,因为那是中国表演届的最高殿堂,但也是地狱,因为过去他们为人称道的卓绝天赋只是进入殿堂的门槛。

之所以没想到,是因为在他的印象当中徐容根本不具备踏入人艺门槛的资格。

出乎预料,进入人艺的徐容仿佛龙归沧海,仅仅三年,就完成了从新人到副院长的火箭式晋升,而且同时兼任人艺和中戏两家文艺界牛耳的副院长。

曾几何时,那个跟在许晴身后忐忑地望着青年已经成长到了自己需要仰望的地步。

他今天之所以过来探班,是考虑到未来还要合作,再者也是缓和一下过往冷淡的关系。

不缓和不行,毕竟徐容的人生才刚刚起步。

如果放在三十年前,那徐容如今的高度基本已经达到了天花板,因为在那个时代北电毕业的学历没有任何加成。

但是徐容赶上了一个最好的好时代,从过去的种种迹象表明,未来的某位领导真的非常喜欢使用而且是重用学者型官员,尤其是高校出身的学者型官员。

徐容作为其中之一,不仅具备优势,而且优势巨大,那就是他开创了一套新的表演体系,这简直给大国崛起贡献了一块不可多得的拼图,给“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做了最好的注解。

张立甚至已然能够预料到徐容未来的发展,再不济也会如万家宝一般,执掌艺联,身兼人艺、中戏两院院长,若是运气到了,说不得将是第二位郭开贞。

至于更高的,他不确定,但已然不敢再想。

唯一确定的是,这样的人已经具备左右他命运的权力。

徐容将张立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好几遍,笑着道:“今儿怎么有空过来了?我记得当初老刘可是找了你三趟你都没同意。”

张立的态度,他虽然不明白缘由,可是隐约能够察觉。

“嗨,当时正忙着拍别的戏,不是怕耽误嘛。”

张立干笑了两声,他当初听刘合平提起徐容要投资《北平》,心里也有点发怵,因为在他看来,徐容那么精明一人,能干这种赔本的买卖?

而且赔的还不是三五百万,而是三五千万,要说其中没猫腻,他是一万个不信的。

这买卖不成还好,真要成了他这个导演大概率跑不了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

扫了一眼片场,张立回过头头来,下一刻,他又把视线放到了片场内,观察了一会儿,有点难以置信地问道:“这,是孔导的组?”

徐容笑了笑:“我的。”

“香港忽悠来的吧?”

“看你说的,什么忽悠不忽悠的,都是一家人,在哪挣钱不是挣。”

张立作为业内知名导演,刚到片场没几分钟,熟悉的陌生的,打招呼的络绎不绝。

“张导来啦?”

“陈老师好久不见啦。”

“张导好。”

“嗯,你好你好。”

“.....”

徐容瞅着跟人寒暄的张立,想起刚来那天剧组一场戏分开拍的破事儿,寻思了一会儿,问道:“张导,不急着走吧?”

张立正跟孔大头闲扯,听到徐容的话,转过头来,露出一个询问的眼神,见徐容光笑,没言语,才忙道:“不急,不急。”

孔大头似乎毫无察觉,笑着道:“那成,让专家给我们掌掌眼。”

“不敢不敢,要说学习还成,孔导对于细节的把控业内可是顶尖的。”

“好啦好啦,咱们就不要相互吹捧啦。”

“哈哈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