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享用过丰盛的午餐,李少华施展法术瞬移,带着叶疏影出现在伏尔泰码头。

空气中混合着莫奈河的湿润气息、旧书报的霉味,以及从附近咖啡馆飘出的香醇。

这一带是文人雅士和收藏家们流连忘返的宝地,一排排古董店临河而立。

橱窗里烛火昏黄,映照出铜镜、鎏金座钟、雕花书柜与泛黄油画的剪影,仿佛时光在此停驻。

他俩来到一家以古典家具见长的艺廊,这里不乏从大革命时期流出的贵族府邸旧物。

李少华悄然运转法力,开启天眼。

店内物品表面浮现出不同色泽的光晕,揭示其所蕴含的历史能量与真伪价值。

他目光沉静,如考古学家拂去尘土,一一甄别,从容避坑:

路易十五时期的布尔工艺镶嵌柜。桃花心木为骨,黄杨木与乌木为肌,玳瑁与青铜为饰,藤蔓般的曲线如洛可可时代的呼吸,蜿蜒缠绕。青铜饰件上雕着爱神与玫瑰,正是“香水式家具”的灵魂:优雅、感性、近乎奢靡。

路易十六时期的鎏木边柜。线条趋于理性,却仍不失华美。桌面以细木镶嵌出一幅天文仪器图——六分仪、天球仪、星轨图,精巧至极。这不仅是装饰,更是一种宣言:启蒙时代的理性之光,正透过工匠的指尖,渗入家具的肌理。

蓬巴杜夫人梳妆台。镜框缠绕着洛可可式的鎏金卷草,如藤蔓攀援于凡尔赛的廊柱。台面上的首饰盒,同样以布尔镶嵌工艺制成,与主台浑然一体。

李少华从容出价,一一购下。

随后,两人继续沿街探店,逐一买下:

路易十四时期银制茶具,壶盖内刻太阳王徽记。

路易十四时期的小型摆钟,钟盘为珐琅手绘,机芯运转良好。

波斯细密画手抄本《列王纪》,十六世纪大不里士画派真迹。

明代黄花梨画案,包浆如琥珀,榫卯严丝合缝,灵光内敛深沉。

苏莱曼大帝时期宫廷药罐,用于盛放玫瑰露与鸦片酊,曾藏于托普卡帕宫御药房。

奥斯曼帝国黄铜星盘,盘面刻阿拉伯文星座与希腊度数,背面铭文记载其1583年制于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宫工坊。

波斯萨法维王朝细密画《夜莺与玫瑰》手卷,夜莺泣血染红白玫瑰,园中亭台、流水、诗人皆以极细笔触绘就。题诗为哈菲兹原句:“我的心碎成千万片,每一片都映着你的容颜。”

两人进入“岁月薄雾”旧货铺,一股混合着樟脑、灰尘与旧木头的气息扑面而来。

店内堆得满满当当,高至屋顶的货架上塞满旧书、破损的烛台、蒙尘的油画。

光线只靠一扇小窗透进来,在杂物间投下斜斜的光柱,尘埃在光里轻轻跳舞。

店主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正蹲在地上整理一箱铜器。

叶疏影被一只嵌着贝壳的首饰盒吸引,伸手去拂上面的灰。

李少华目光一转,落在了角落。

那里堆着几只破损的陶罐,最底下压着个青花瓷瓶。

瓶口被旧布裹着,只露出一小截瓶身,青花的蓝在昏暗里透着点温润的光。

他放缓脚步走过去,弯腰拨开上面的陶罐,将青花瓷瓶轻轻抱出来。

瓶身不算特别高大,约莫半臂长。

青花发色浓艳明快,是典型的“宝石蓝”。

瓶身绘着折枝梅花,花瓣勾勒得细腻灵动,枝干苍劲有力。

釉面光洁莹润,积釉处泛着淡淡的青白色光晕。

“老板,这瓷瓶怎么卖?”李少华声音平稳,指尖拂过瓶底的一层薄灰。

“大明宣德年制”六个楷书款识清晰可见,字体规整,笔力遒劲。

店主抬头瞥了一眼,答道:“你真想要,给10个法郎就行。”

他显然没把这瓷瓶放在眼里,低头又摆弄铜器。

叶疏影凑过来,小声用龙国语问:“华哥,你看上了这花瓶?”

李少华轻轻转动瓶身,让光线落在青花上,以龙国语道:“你看这青花的颜色,是宣德年间特有的苏麻离青,从波斯进口的钴料,发色浓艳,还带着自然的晕散,像墨汁滴在宣纸上的效果。”

他指尖划过梅枝的线条,接着说:“再看这画工,笔触灵动,不是批量烧制的匠气活,更像是宫廷画师的手笔。”

天眼的光晕里,他已看清瓷瓶的来历:这是明代宣德年间官窑烧制的青花梅瓶,原是皇室赏玩之物,后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流入欧洲,辗转到了法国贵族手中。大革命时贵族流亡,这只梅瓶便被当成普通瓷器丢弃,最终流落到这家旧货铺。

天色渐晚,李少华施展法术瞬移,带着叶疏影出现在市中心的银塔餐厅。

衣香鬓影间,穿缎面马甲的服务生躬身引路,将他们带至铺着亚麻桌布、点缀银烛台的角落座位。

窗外,暮色中的杜伊勒里花园隐约可见。

室内壁炉火光跃动,空气中浮动着烤面包、融化的黄油与白葡萄酒的复合香气。

不多会,两人点的菜陆续呈上。

盛在特制银盘6个凹槽中的勃艮第焗蜗牛,外壳被黄油、蒜蓉与欧芹碎裹成翠绿金黄的斗篷。

服务生递上小巧的蜗牛夹与叉,叶疏影用夹子固定滚烫的壳,以叉尖探入螺旋深处,轻轻一旋。

肥嫩的蜗牛肉应声而出,裹着香草黄油的汁液,滴落在烤热的乡村面包上。

她小心咬下,触感弹润如烩蘑菇,却多了一丝隐秘的草木清气。

搭配的阿尔萨斯雷司令白葡萄酒,酸度如利刃划开黄油的丰腴,更衬出螺肉本身的清甜。

油封鸭腿,深褐色的脆皮如碎裂的琉璃,下方肉质已被漫长的低温油浸化为丝绒。

李少华以银刀轻压,鸭肉如落叶般层层分离,露出内部玫瑰色的纤维。

搭配的焦糖苹果与焗土豆吸收鸭油精华,甜软与咸香在口中交织。

佐餐的波尔多圣爱美浓红酒单宁柔和,恰似天鹅绒帷幔包裹味蕾,与鸭肉的野性气息达成精妙平衡。

盛在厚重陶碗里的洋葱汤,浮着烤化的芝士外壳。

勺破开时拉出金丝,露出浸透牛骨高汤的焦糖洋葱与硬面包,汤的醇厚与蜗牛的鲜润形成鲜明对比。

服务生推来奶酪车,36种奶酪如地质标本般陈列。

叶疏影选了一款布里奶酪,奶香绵长。

搭配蜂蜜与核桃,完美结束这场味觉之旅。